专注于解决学生写作的app–纸条

还记得初中、高中考试的时候,最难应对应该就是作文了,为了提高作文水平,会看很多标准范文和故事案例,因为本人当时文学功底有限,做不到长篇大论的抒情表达,只能用叙事性的文字,穿插一些有的没的故事,才能凑够800字。

其实写作是有方法的,有意识的多看多练,才会越写越好,现在有一款这样的产品,将写作全部搬至互联网,用移动app的方式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写作,并且拿到“匠心奖”,这款软件就是专注于服务学生写作的app–纸条

今天我们就全面体验一下,这么一款小众、垂直的app怎么能获得这样的成功。

一、产品背景

初中、高中生这部分学生群体中,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像我一样的学生尝尝面临素材匮乏、表达不通畅的问题,他们需要一个能够提供丰富作文素材、范文和写作技巧的平台,以帮助他们提高作文成绩。

但是传统的作文学习通常依赖于课本、作文辅导书等纸质资源,这些资源更新速度慢、获取渠道有限,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同时,传统学习方式缺乏互动性,学生难以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基于以上需求,纸条app应运而生。

二、产品介绍

2.1 产品概述

产品名称:纸条

产品定位:以作文素材积累与学习为切入口,逐渐拓展为一款贯穿年轻人日常生活分享与成长的内容社区

目标用户:

①13-18岁的中学生用户群体:满足初中生、高中生的应试需求,帮助他们积累写作文的好词佳句、名人名言等。

②19-24岁的大学生用户群体:满足大学生群体日常练笔、积累素材的需求。

③25-35岁的新媒体、编辑等职业的用户群体:满足新媒体、编辑行业从业者收集素材,激发创意灵感的需求。

产品简介:一款专为年轻人打造的学习与成长社区,提供丰富的作文素材和创作灵感,助力写作提升,同时促进思想交流与成长。主要特色功能有作文素材宝库、素材解析即看即用、在线练笔高效提分、思想碰撞观点分享、每日积累定时充电等,

专注于解决学生写作的app–纸条

2.2用户画像

①年龄分布

根据艾瑞数据,纸条APP的使用人群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占比高达85%。

其中,中学生用户群体(13-18岁)占据较大比例,这部分用户主要是为了积累写作文的好词佳句、名人名言等,满足应试需求。

此外,25-35岁的新媒体、编辑等职业的用户群体也占一定比例,这部分用户主要是利用纸条APP收集素材,激发创意灵感。

专注于解决学生写作的app–纸条

②性别分布

女性用户占比65%,几乎是男性用户的2倍。这可能与女性用户普遍更关注语文方向的知识,以及女性家长更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关。

专注于解决学生写作的app–纸条

③地域分布

与一些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的APP不同,纸条APP的用户在一线城市占比较少。而广东、山东、福建等传统的高考大省以及江苏高考难的城市的用户占比较大。这可能与这些地区的学生及家长对考试成绩有更强烈的需求有关。

专注于解决学生写作的app–纸条

三、商业模式

① 会员

提供40元的月卡和318年的年卡。

会员提供更多的作文素材合集和专题讲解、完整的范文库、专项提升课程、全app每日推荐畅读、音频倍速播放、笔记划线等权益。

专注于解决学生写作的app–纸条

② 线上课程

提供毕业套装、语文线上训练营、高中体系化训练营、高中数学体系化训练营、必备知识速记卡等线上课程。

专注于解决学生写作的app–纸条

四、产品功能分析

4.1 产品功能架构

专注于解决学生写作的app–纸条

4.2详细功能

① 首页

主要包含每日速递和发现。

每日速递分为每日热点、每日一句、今日话题、纸友练笔。

每日热点,纸条会针对当前的热点做详细的解析,比如嫦娥六号月背采样成功这个事件,通过这个标题可以从哪个角度去撰写,比如未知寻梦、技术创新、合作共赢等三个方向进行表达。

每日一句,纸条会每天精选一条写的比较好的、能广泛引起用户共鸣的句子,让用户去体会、参与、思考。

今日话题,将相关城市的作文题目进行二次改编,给到用户去锻炼、学习。

发现,分为不同主题,让用户可以针对性的去学习,比如历年真题、人物、时事、写作模板、写作技巧等。

专注于解决学生写作的app–纸条

② 社区

社区的引入,让喜欢文字的人有了交流的圈子,犹如为他们搭建了文字的殿堂,在这里可以肆意挥洒笔墨,分享彼此创作与感悟,共同探索文字的魅力。

专注于解决学生写作的app–纸条

③ 会员

会员的专属内容,全面独家解析整理当前时事热点、高考必备主题、高分模板、人物素材等,感觉把这里面的内容能全部掌握,高考作文应该不成问题了。

专注于解决学生写作的app–纸条

④ 小卖部

主要是售卖线上课程,这里面的线上课程还是偏学生,比如高中语文训练班、必考知识速记卡等,因为现在这个软件的定位其实已经不只是学生了,还有很多的喜欢文字写作的人,我觉得应该引入更多其他用户可以学习的,比如怎么更好的阅读?写作的技巧?等等线上课程。

专注于解决学生写作的app–纸条

五、体验总结

纸条app产品功能上还是以服务初中、高中生写作为主,将这些痛点加以拆解,并重点解决。

产品内容上面主要以PGC为主,UGC为辅,这个也是比较考验公司内容生产的能力,毕竟针对初中、高中作文和一些实时热点分析,需要很强的文字功底的人来突出专业性,这个也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有了这些专业的内容生产,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去学习、参与分享,使得这个社区圈子得以玩转起来。

产品界面和交互上,全局用了卡片式的设计,并搭配一些细微的交互动画,让界面变得易操作、干净整洁,因为是PGC,关于文字的排版,里面有引用、有加粗、有标红、有精美的配图,使得文字的阅读更加简洁、通畅、明了。

以上都是好的方面,提一些建议和想法。

从学生写作转向年轻人日常生活分享与成长的内容社区,我觉得还差挺多的,如果我是一个学生,我有写作这方面提升需求,我应该会用,但是高中毕业后,这个软件我大概率就卸载了,有点像考完驾照第一件事就是把驾考宝典给卸载了是一个道理。

纸条软件,要不就老老实实只服务于这些学生,要不然如果想实现这个内容社区目标,我觉得在主题板块分割上和内容上面多添加一些年轻人感兴趣的内容,慢慢减少带有中考、高考的标签。

关于用户激励和用户粘性这块,可以多举办一些线上线下有趣的活动或比赛,配合着金钱激励,可以极大的吸引用户去参与。

关于品牌宣传,可以冠名赞助有些王牌节目,比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扩大品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个软件。

最后,我一直认为,虽然短视频肆虐,侵蚀着不同年龄段的用户,但我始终相信文字的魅力会随着时间的长河日久弥新,给人以充实温暖。

给自己一个短暂安静的时光,读上几段优美的文字,细细品酌其中韵味,感受一下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一下文字带给心灵的洗涤与温暖。

希望这样小众的软件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它的出现不只是为了商业营收,而是真正的想为这些用户解决一些痛点和需求,想为这个社会提供更多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