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增系列 – 1】「用户增长」是什么?

提到「用户增长」,很多人映入脑海的都是《增长黑客》、“AARRR模型”等理论知识。

但回到实际的业务场景中又会觉得,理论不容易落地实践。

事实上,不同业务、不同团队、在不同的内外部发展阶段,可能都需要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此时“成功方法论”的效果就会有所降低了。

本系列,笔者将总结个人2年多的工作经历(横跨互联网大中小厂、海内外业务、B/C端的各赛道产品),以及结合数据分析师的视角,尽可能简洁明了地聊一聊:“「用户增长」到底是怎么个事?我们要怎么做?”

而本文作为系列的“开篇巨作”,将站在宏观角度,先聊一聊「用户增长」的“前世今生”,以及如今用户增长的目标是什么。

相信无论哪个行业的小伙伴,看完后都会对用增有一定的收获。

【本文目录】

1、互联网和用户增长的“前世”

2、互联网和用户增长的“今生”

3、当下如何设定增长目标

4、用户增长的最终目标和准则

全文约3600字,阅读时间约为7分钟。

一、互联网和用户增长的“前世”

人们对“用户增长”的认知发展,其实也正如互联网这20年的发展史一般,螺旋上升。

早期的传统互联网,大多base在PC端,其代表产物包括:

  • 新浪、优酷、百度、淘宝网等网页门户;
  • QQ、游戏等客户端软件。

【用增系列 – 1】「用户增长」是什么?

(当年常见的电脑桌面)

那时候的人们习惯于用“DAU增长”代表着“用户增长”甚至“业务增长”(或者说,把DAU作为用户增长的目标),这是很自然的。

因为回归到商业模式,有

  1. 网页门户(如新浪、优酷、百度等):其盈利模式主要为“聚集了用户后展示广告,以收取广告主费用”的广告变现,则流量很重要
  2. 购物平台(如淘宝、当当网等):其盈利模式主要为“用户在平台上购物、交易,然后收取品牌推广费、服务费等”,则交易规模很重要
  3. 休闲娱乐产品(如QQ、游戏等):其盈利模式主要为“用户付费”,那么(付费)用户数量和体验很重要

这么一梳理,其实大家很容易发现,这个时候的业务,其用户规模(DAU)很重要。

因为用户多了,就有:

  1. 我的广告展示(广告展示PV)就多了;
  2. 我的交易规模(GMV)就多了;
  3. 我的付费用户(付费用户DAU)就多了。

广告收入 = 广告展示PV * 展示单价 = DAU * 人均广告展示次数 * 展示单价

GMV = 交易订单数 * 交易金额 = DAU * 人均下单数 * 交易金额

充值金额 = 付费人数 * ARRPU = DAU * 付费率 * ARRPU

二、互联网和用户增长的“今生”

而2010年以后,随着智能手机穿戴设备等普及,互联网进入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

这让互联网的能力走出了PC端的地理限制,真正进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 新时代的代表产品,分别有:
  • 移动社交支付中心的“微信”;
  • 移动内容媒体中心的“抖音”;
  • 基于LBS的生活服务中心的“美团”;
  • ……

当然也包括传统互联网的移动化,如“手机淘宝”、“百度移动端”等,他们通过移动端APP能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用增系列 – 1】「用户增长」是什么?

(现在的手机桌面和常用APP)

除此之外,C端需求的爆炸式发展,同样带动了很多B端的需求。

除去服务于C端互联网公司的乙方公司,政策和市场同样催生了很多行业需求,包括传统行业的数字化等。

其中的代表性产品有:

  • 钉钉、企微、飞书等B端IM工具;
  • 石墨、腾讯会议、ZOOM等线上协同工具;
  • 各行业SaaS工具或服务:商家工具、行业驾驶舱、帆软BI工具等。

时至今日,互联网业务的百花齐放,这要求我们在思考「用户增长」问题时,需要结合具体业务具体分析:

对于一般的C端产品,在很多时候,以“DAU”为增长的北极星指标仍是奏效的。如微信、抖音。

因为此时DAU的增长,仍能显著地拉动业务生态和商业价值的增长。

但对于一些特殊工具、甚至行业产品,单纯看DAU,可能并不能反映业务真实的增长水平。

三、当下如何设定增长目标

此处举个🌰:腾讯会议。

众所周知,疫情时因为居家办公学习、导致用户需求暴增,腾讯会议得到了迅猛爆发式的发展。

在此期间,腾讯会议的业务团队在设定用户增长的目标指标时,选取的是“每天参会人数”,而不是“每天活跃人数(DAU)”。

显然一个DAU,并不能完全说明,这个用户触达了产品的核心价值。对产品来说,一个“仅活跃的”用户为产品贡献的实际价值,也远不如一个“参会用户”。

所以“参会用户”,明显是对用户和产品都更有价值体现的标志。

而从盈利模式的角度,假设腾讯会议是按“开会次数”收费的,即一个人参加一次会议就收一次钱。

(注:此处为方便理解,实际上腾讯会议是按时长收费,逻辑更复杂一些)。

结合数据分析,则有:

开会费用 = 参会次数 * 参会单价 = DAU * 参会渗透率 * 参会单价

一般而言,上式中的“参会单价”由“服务器运维等成本 市场价值”决定,不太会经常变动。

而“DAU”是由增长投放的策略结果决定;

“参会渗透率”可以通过产品引导和培养。

此时假设一种情况:

增长投放侧,盲目追求成本最低的获客策略,使得产品的DAU快速增长。

但可能获取的用户不是目标用户or用户质量差,此时“参会渗透率”会被低质量用户快速稀释。

为了加强“用户参会”的引导和培养,产品端需要额外的资源投入。

因为不是目标用户,很有可能经过大代价(补贴、激励等策略)进行引导和培养,用户薅了一波后还是大量流失了。

最后投放和产品一合计,一顿操作下来账面亏损还扩大了,得不偿失。

所以此时,如果明智地将“DAU”换为“参会人数”,那么投放时会瞄准“更有会议需求的用户”,产品引导和变现时也会更顺利。

四、用户增长的最终目标和准则

上文讲到,对于不同业务的用户增长需求,不可一概“DAU”而论。

从一开始追求“用户规模增长的数量”,到关注“用户规模增长的质量”,其实源于2个要求:

“外部环境的残酷变化” “业务增长的本质诉求”

【外部环境的残酷变化】

2020年前后,互联网渗透率触顶,行业从“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

通俗点讲,以前是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一起赚钱,井水不犯河水。

现在好了,用户就这么多,不是你抢我的,就是我抢你的,变成直接竞争关系了。

而且,互联网高毛利的行业属性,也吸引了更多玩家的涌入,竞争对手也变多、更“卷”了。

其次,在传统互联网的增长逻辑中,有一个经典的《农场主理论》:

互联网公司就像是农场主。他们在草地上划了一块地,然后圈了一群羊。当羊越圈越多、越圈越肥时,就可以割羊毛羊肉卖钱了。

这里,农场主的草地,就是互联网公司的所处的赛道;羊,就是用户;羊毛,就是用户的商业价值。

在《农场主理论》中,如果农场主能先一步抢到更多更肥沃的草地、圈更多的羊群,那么该农场主未来就有更多的羊毛可以出售,赚更多的钱。

所以这就是互联网行业中很多细分赛道,大家前期疯狂地烧钱推广,哪怕不够钱到处融资了也要“跑马圈地”,把市场份额占住了再说。这就是因为企业和资本,都相信占据行业头部位置、用户心智后,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

典型的成功案例就是“百团大战”中脱颖而出的美团。

但现在,地主家也没余粮了呀。

宏观经济环境的衰退,让进入行业的资本减少、投资决策更谨慎。“元宇宙”的暴雷,让行业逐渐回归理性。

近2年,落地收益性与确定性强的大方向,应该只有“AI大模型”的开发和应用了。

由上述,企业在获客端的成本要求、资金要求都更严峻,没条件像以前一样“粗放”地烧钱去换量了。

【用增系列 – 1】「用户增长」是什么?

(“百团大战”的胜者——美图,已经是社区团购、生活服务赛道的“一把手”了)

【业务增长的本质诉求】

要记得,企业和业务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增长,来“追求商业模式的闭环”(赚钱)。

所以投放增长过程中的准则,也是:“哪一个策略的回报or投资回报比越高,我就选择哪一个”!

以前粗暴地烧钱换量,是有丰厚回报的,那没啥问题。

因为取得垄断优势后,确实能获取丰厚回报的。再不济,也有资方兜底。(讲一个好故事,让资本买单)

但如前文所说,如今互联网业务形态复杂多样。资本的退出,也要求行业必须有一定的“自给自足的造血能力”。

随随便便的烧钱、投放补贴,可能最后是回收不了成本的。

所以“投放ROI”,在用户增长的话题中,也越来越多地被关注和提及了。

投放ROI = 投放带来的收益 / 投放成本 =单用户价值(LTV) / 单获客成本(CAC)

ROI < 100>

ROI > 100%,证明我们的投入是有收益的(赚钱)。

ROI的思想,给行业的提醒是:

  1. 无法商业闭环的业务,不能盲目扩张(试图通过规模效应打低成本),否则有带来更大亏损缺口的风险;
  2. 从业者需要关注“提供给目标用户的价值”,因为商业的本质是价值交换。用户感受到了价值,才会反过来长期支付信任和费用,业务才能持续迭代发展。

【用增系列 – 1】「用户增长」是什么?

(线下品牌广告成本巨大。但若ROI可量化且收益高,对于七猫小说来说就是一个好策略)

五、小结

本文站在宏观角度,简单介绍了互联网与用户增长的“前世今生”,以及如今做增长的方法、“目标准则”。

如上文所说行业回归理性,各业务进入深水区。相比于用户的“数量”,我们更关心用户的“质量”,以及我们投入后的价值回收。

所以在如今的存量竞争市场中,只有进一步地做好精细化运营与服务,企业才能在越来越卷的行业中得到更大的收获。

如果对「用户增长」话题感兴趣,不妨多多点赞转发关注。如果如果感兴趣的朋友比较多,vv也会继续完成这个系列!

从“科普概念”到“经典案例”到“成功方法”,希望能让各位读者能够从一些新颖易懂的角度,更深入地理解「用户增长」,以及我们怎么利用到求职、工作和业务当中!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