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为什么越兜效果越差?

随着公司做大,发现不仅组织架构变复杂了,流程也变多了。

美其名曰是:“我们需要设立独立的团队负责独立的业务,同时也需要有更多的流程机制去保障协作与质量。”

这么一听是没错,越大意味着越复杂,链路意味着越长,是需要一些措施去保障。

这个时候,流程机制、组织架构分层,就是相对应的一些举措。

但是为什么效果不好?

定了很多的流程机制,但执行上还是不达标;

定了很多的缓解措施,最后还是没兜得住问题。

这是为什么?

有一次生病发烧,我在家里点了几次外卖,我好像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想法和答案。

第一天,我点了一家相对便宜的门店,点了一碗青菜瘦肉粥,份量是挺大的,味道也不错。

但是,我拆包装盒的时候就有疑问:

为什么要拿保鲜袋把打包盒给包起来?

自问自答式地回答了自己:

“因为怕打包盒不牢固,怕汤汁漏出来,所以加多一层。”

在这个场景里,保鲜袋就是汤汁漏出来的兜底机制、缓解措施。

但是我又给自己说:

“可是,它还是漏出来了,只是可能漏的会少一点,但是汤汁弄的保鲜袋都是,我去拆包装,还把手弄脏。这个方案并不完美。”

第二天,人还是生病没好,于是又点了一份粥。这次点了一家相对比较出名的店铺,价格也高了一些。

拿到外卖,我拆包装的时候,我就惊讶的发现:

“他们家的打包盒怎么不用套保鲜袋?而且还没漏出来?”

难道是配送员的问题么?

肯定不是的,现在配送的标准化程度很高了,不太可能会出现这种问题。

核心问题在于:

有些事情是一次性做好,做彻底了;

有些事情没做到位,进入修修补补的阶段,看似做了很多兜底措施,只能说是缓解,症状看似变轻了,但是有很多的代价要付出。

映射到企业里的日常工作,我觉得也是异曲同工,下面聊聊我对兜底的一些看法:

一、我们需不需要兜底?

毋庸置疑,我认为是需要的,尤其是在工作中会有很多不确定性的事情,且会有很多无法彻底解决的事情。

举几个例子:

  1. 之前文章有提到,和别人谈判时,最好准备plan b、plan c,这些也算是兜底的一种机制;
  2. 软件开发,不论开发怎么做设计,做开发自测,还是要有专门的软件测试人员去再做验证,这也是一种兜底;
  3. 某个对外提供的功能,效果不达预期,但是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补充,也是一种兜底;

可以说兜底、缓解,我们在生活和工作里都离不开了。

那是不是和我上面的观点冲突了?自相矛盾?

往下再看看。

二、兜底应该怎么做?

首先,兜底是必须要有的。

但是,很多团队在制定的时候,就变成了出现一起问题,加一个机制,加一项checklist。

刚开始好像还好,但到后面就发现流程越来越重了,步骤越来越多,执行就变得不规范或者是出现遗漏。

举个例子:

1.当出现测试用例漏测的时候,可能就在checklist上增加一个复选项:“测试请检查测试用例bvt是否执行完毕”;

2. 开发过程出现,将不可信数据拼接到数据库查询,导致安全问题,就会增加复选项:“禁止直接将不可信数据拼接到SQL语句里”;

慢慢地,就发现checklist变成一座小山了,质量看似保住了,但工作效率却下降了。

兜底,为什么越兜效果越差?

这也是兜底或者是缓解措施没做好的原因:

只有增加,没有减少

只有过去最优,没有现在最优

三、怎么减少兜底?

那这道题到底要怎么解呢?是不是就无解了?

我还是以打包盒举个例子,来表达下我的粗略见解。

1)如果能一次性设计好并做好的,那就尽量不要上缓解措施,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产生一个新的问题。

(不考虑金额的情况下)那就换个质量好一点的打包盒,就不会漏出来了。用了缓解措施对客户而言,手动去撕黏糊糊的保鲜袋,体验是非常糟糕的。

当然,确实存在很多没法一次性做好的事情,但最好是以这个为目标去做,实在是有障碍,再考虑缓解措施。

2)兜底的措施要跟随当前的业务适当做减法,不能一尘不变。

比如:过去网络带宽小、服务器内存小这类的情况,我们在传输和内存使用上有很明确的限制,那么现在已经非常充裕了,是不是这类的检查项就应该舍弃。

3)兜底和缓解措施,最好是能自动化。

有些时候会发现,检查项越加越多,裁剪了一些,仍然还是很多,那怎么办?

答案就是自动化,机器上要做一些工作,去减少人工的成本。

比如像软件开发要规避代码一些质量问题,是不是可以有一些自动化的工具能快速按照我们的标准去检查,那开发人员只需要看检查结果做对应修改就好了,而不需要去记住那么多的检查项。

那映射到其他的业务上也是类似的,像一系列的办公自动化的软件,过去开完会议,要写会议纪要,现在的软件有些在开完会议后,能自动帮助你输出出来,我觉得未来还能再进一步,自动将会议纪要同步到群里。

以上几点就是我对兜底的一些感悟了。

确实很多时候,我们是一直在做加法,从不做减法。结果慢慢就开始负重前行,包袱越来越重。

“一层保鲜袋还是会漏,那就两层,还不行,那就三层。。。”,这不是做产品和做研发想追求的。

还是那句话,工作是一门艺术,掌握技巧和门道才能做的更好、更轻松。

作者:鹏鹏的工作日记
公众号:鹏鹏的工作日记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