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的故事原理
如果我们以故事的方式来理解交互设计的话,我想交互设计从此会简单的多。
一般的故事都是这个结构------- 谁,做什么事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为什么去做,如何做,结局如何。这个模式也是著名的《七何分析法》的核心。
终于在一家便利店,让我找到第30罐凤梨罐头。就在5月1号的早晨,我开始明白一件事情,在阿May的心中,我和这个凤梨罐头没有什么分别。
-------《重庆森林》1994
这是出自王家卫《重庆森林》电影里的台词。虽然是一句简单的台词,但是它却把事件,人物,地点,时间交代的清清楚楚,并且韵味十足,让体验这部电影的人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如果以故事的方式来理解交互设计的话,我想交互设计从此会简单的多。
一,找到故事的主角是谁(Who)
交互设计的目的就为了让用户和产品之间能够产生良好的“沟通”,以便让用户简单有效的完成目标。以用户的需求和利益为基础,以产品的易用性和可理解性为侧重点。如果没有了用户,也就没有了交互设计。所以做设计之前,第一个要考虑的便是为谁设计,谁才是主流用户?他们的物理属性,精神属性,社会属性。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这些属性要素,越详细越好,并为这个“主角”建立模型数据库。而不只是表面的男或女,年龄多少,喜欢什么等这些初级的属性。具体要有哪些要素,不妨参考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在主角去完成任务的时候,也会出现其他关系角色。就会有配角也就是二级角色,辅助角色,客户角色,受惠角色及消极角色,但不一定所有这些角色都包含在里面,这个要看具体执行的是哪些任务。
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往往会陷入设计模式,而忘记了用户模式和产品的系统模式。设计模式是指设计人员脑子对产品的概念,而用户模式是指用户所认为的该产品的操作模式。但实际上用户和设计师的交流只能通过产品系统本身的外观,操作方法及反馈来进行。所以设计师应该保证产品能够反应出正确的系统表象,只有这样,用户才能建立恰当的模式,将意图转化为正确的操作。
二,故事发生的场景或者何种情况下 (Where)
使用产品的场景不同,用户的使用行为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而我们设计师无法控制用户使用产品的场景,所以只有使产品设计去适合场景。到用户使用产品的实际场景中去观察用户的操作行为,分析用户会遇到哪些干扰。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当中,场景主要分三大类型,
1,日常场景,为用户最常使用的功能,黄金流程,最常态的物理场景,这是设计师重点思考的核心,是决定产品成败的关键。
2,必要场景,如错误提示,新手引导等一些不常用,但是必须具备的
3,边缘场景,指产品出现一些极端场景,如当服务器宕机的时候
而这三种场景类型,有分物理场景和系统本身。物理场景比如是室内及室外等。系统本身指产品被用户最长使用的功能等。
三,故事发生的时间
用户在什么时候会来体验产品,当用户体验产品,必定存在时间跨度。每个页面停留了多长时间,用户完成任务花了多少时间,平均在线时长,用户的生命周期多长。用户在体验产品时的情绪,在用户体验到那个时间点进行交互,怎么控制用户体验节奏,就像一首摇滚歌曲一样节奏是至关重要的。
四,做什么事情呢,也就是用户目标。
有了目标,自然就有起点。就像坐地铁一样,起点到终点会有很多站点。在物理的世界里是无法跨越这些中间的站点。交互设计也是一样,用户为了完成这个目标,设计师就需要分解这个目标,就的合理安排中间这些站点,方便用户能简单顺利的完成每一个小任务。每个子任务都得有明确的操作和目标。并把每个子任务层级关系分解清晰,形成结构图。这些子任务就构成了用户的操作流程图。子任务的多少,关系的复杂度,得根据目标去衡量,希望是越简单约好。
五,如何做
用户有了目标,那么就开始采取行动。根据心理学家的理论,大致流程是这样的,人的行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执行和评估。执行是做某件事情,评估是指把行动目标和外部世界的状态进行比较。
从上图看出一个人做个行动,大致要经过7个阶段,人的大脑虽然反应很快,但不管怎么样,这还是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加之当今社会,媒体设备多样化,及设备里的各种应用程序干扰,还有物理世界的嘈杂。让一个人专心做一件事情是多么困难。所以设计人员应当秉承简约至上的原则,这里我拿唐纳德.A.诺曼的7个化繁为简的做法。
1. 应用存储在外部世界和头脑中的知识
如果用户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可以在外部世界中找到,用户就会很快学会,操作起来也更加轻松自如。设计应当容许用户把外界的知识和脑中的知识结合起来。符合大部人的常识反应。
2. 简化任务结构,缩短用户完成任务的时间。
考虑到人的心理特征,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及注意力的局限性,还有媒体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的多样化,以及物理环境的嘈杂多变。设计人员应当简化产品的任务结构及操作方法。
3. 重视可视性,消除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
注重可视性,用户便可在执行阶段明白那些是可行的操作,及如何进行操作,并可在评估阶段看出所执行的操作,造成了怎么样的结果。
4. 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
利用自然匹配,确保用户能看的出关联。操作意图与可能的操作行为之间的关系。操作行为与操作效果之间的关系。系统实际状态与用户的感官状态关系。所感知到的系统状态与用户的需求,意图,和期望之间的关系。
5. 利用自然和人为的限制因素
要利用各种限制因素,使用户只能看出一种可能的操作方法,也就是正确的操作方法。
6\. 考虑可能出现的人为错误
设计人员应当考虑用户可能出现的所有操作错误,并针对各种差错,采取相应的预防或处理措施。
7. 采用标准化
制定规范和标准,就像ios的设计规范。有这些规范,在这个大框架做设计,才能让用户体验到appstore的应用的一致性。用惯了android的人去用iphone肯定就不习惯,那是因为这两中产品的用户体验标准不一样。
再结合以下四种策略, 删除 (删除不必要的,关注核心), 组织 (版面布局合理,突出重点),隐藏(非核心的,把不重要的功能隐藏),转移(转移到正确的地方)。
六, 为什么做
保持童心,开启十万个为什么模式,不断反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并为每种做法找到论据。
七,结局如何
设计完成,需跟踪用户反馈,密切关注运营数据,从这些数据来评估结局怎么样,找到更加好的设计方案,不断迭代。
方法有了,关键还是要去完美的执行,追求“细节”,“平衡”设计方案里各个要素,这也是最难做的部分。虽然这些方法都是侧重交互的易用性上,但还是有一句话,值得你我去思索,“只有当交互设计师不再只是简单的提倡设计的可用性,而是开始致力于创建更具诗意,更具文化内涵的设计解决方案时,交互设计的潜力才算真正发挥出来”。
关键字:交互, 产品经理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