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扯汽车 O2O

今天要扯一个自己完全不了解的汽车领域,主要结合现有汽车行业市场状况和自己一些主观看法摸索着来说点啥。为什么强行写下这篇文章呢,今天看到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但更猛的勇士还敢于用笔把它记下来”,我不怕被批评,不怕被纠正,我就怕自己看过想过的事情没有勇气写下来,我不仅要写下来还要发出来给人看,可以说我是对读者不负责,作为回报,给你们一万个可以喷我的权利。
汽车市场不同于其他的行业,改造起来难度系数比较大,从汽车前市场切入做新汽车市场看起来倒是一个还不错的选择。但由于电商平台将新车价格透明化,各汽车品牌的相互竞争,极大压缩了新车市场的利润,就像现在也没有人专门去干一个智能手机电商平台。因此,我们在谈论汽车市场时候更多的会把精力集中在汽车后市场上。
汽车后市场指的是当汽车买卖行为产生后,在售出之后的一切围绕汽车相关的服务,大体涵盖:汽保行业、汽车金融行业、汽车IT行业、汽车养护行业、汽车维修及配件行业、汽车文化及汽车运动行业、二手车及汽车租赁行业等等。不完全统计2014年O2O汽车后市场领域相关的风险投资案例多达67起。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已经达到6000亿元。比2013年增长30%,而到2018年,可能达到万亿。
既然市场有了,投资人也大规模追捧,是不是汽车后市场就会满地开花呢?显然不是。2015年下半年以来,资本收紧,缺少资本补给的汽车后市场O2O行业开始了一轮残酷的洗牌。车来车往、云洗车、91汽车为代表的上门类 O2O陆续下线关停,连曾在去年3月份获得2000万美金融资的e洗车也在上半年关闭了上门洗车和上门保养的业务。从去年下半年截至目前,再获得融资的公司少之又少。
为什么一个如此有市场的行业却经历如此残酷的洗牌,甚至步入行业寒冬呢?首先,洗牌是常态,任何新行业的稳定都是大批的践行者前仆后继的尸体铺出的道路,春不是叫出来,而是真刀真枪干出来了。那些被市场淘汰的企业并不可耻,毕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打保票他们的模式一定成功,我们能预测市场未来,但我们不能预测市场路径。今天在想一个问题,砸钱在初期抢占市场和中期进入差异化颠覆市场哪个成本更低?也不知道我想的这个是不是伪命题,先记这儿。好的说完洗牌的常规性我们还是要客观冷静地找点其他理由,毕竟有的企业真的就是该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这次后汽车市场的洗牌中,疯狂烧钱,盲目扩张也是被洗牌的直接原因。为了抢占市场而疯狂烧钱补贴吸引用户,资金一断需求就会断崖式下跌,这时候我是觉得资本介入过早,需求在未被验证的情况下狂揽伪用户是非常冒险的行为,而在用户行为没被培养到习惯点时候又资金断流直接导致企业出局,资本无法回收。我不认为用户需求能被培养,我只认为用户潜在需求能够被激发,我们花钱是唤起用户的潜在需求而不是创造用户需求。缺乏核心优势,无明确市场定位导向被动淘汰。在后汽车市场O2O领域,大部分公司只是简单的加上了互联网,并没有对行业有革命性的颠覆,也导致这个市场同质化高又引到了烧钱抢市场的恶性竞争中。想起一个观点,创业成功无非三点:技术压制,低成本以及对特定资源的占有。
那么后汽车市场如何做会好那么一点点?一、高客单价X高频次的产品运营思路,做增值服务为盈利蓄力。找到高频需求切入市场,占领用户流量培养初步线上线下完整消费习惯。二、深耕细作,做好口碑做好体验做长期战准备。三、汽车后市场O2O最终还是线下体验消费才算实现商业价值,做好线下服务、供应链管理,增强门店、用户、平台的粘性才能真正完成商业价值的实现。四、不只看产品、用户体验,实现商业价值有利可图才能真正长久发展,上门服务降低原有生产效率,从这点我就觉得它定不会成功。五、技术驱动与传统线下服务保持差异化,用户的历史行为比当下行为更有价值,在大数据时代,我们该去思考如何利用技术形成更好的服务。

文/KevinZhon

关键字:产品经理, 汽车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