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盘关停,免费面包你还敢吃吗?
title: “网盘关停,免费面包你还敢吃吗?”
author: "hjb2722404"
date: 2016-10-23
tag: 免费
导语
国内知名网盘360云盘发布申明称,将在短期内停止向个人提供云存储服务。申明发布后,用户已经发现无法再通过360云盘将文件分享给朋友了,而到2017年初,网盘将彻底关闭。
网盘关停的原因
1.知识产权保护
在360云盘关闭之前,国内用户量前十的网盘服务商已经有大半关闭了自己的网盘服务,在官方申明的原因中,皆是为了“配合专项整治行动”,这个专项整治行动指的就是“剑网·2016打击网络盗版行动”。
自从快播被查,几个主要盗版资源站被封停以来,国内众多网民并没有对网络盗版敬而远之,相反,他们把阵地转移到了隐蔽性更强的网盘里,通过网盘服务商提供的文件共享功能来传播和分发盗版数字资源,并且在最近两年情况愈演愈烈,从前的盗版商们换了一身装扮重新归来,大肆建立盗版资源网站,并且提供的资源下载连接全部指向各个网盘。
这其中当然也有网盘服务提供商自身的原因,由于各个服务商之间为了流量而进行的各种营销行为,网盘空间的获取成本被压到极低,一个普通用户都可以毫不费力获得动辄数个TB的存储空间甚至无限存储空间,这种做法间接导致了盗版商们选择了网盘作为东山再起的舞台。
那么,对于政府来说,为了建设一个更加健康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知识产权,打击盗版是一种战略任务,不容任何妥协,虽然从客观法理上来讲,网盘作为一个工具是中性的,无论使用者使用工具来进行什么活动,工具并没有任何主观错误,但是,由于目前从盗版犯罪的源头来管控行为我们的执政执法部门还没有能力做到,那就只能拿相对比较容易控制的工具来开刀,快播CEO认罪伏法就是官方树立的一个典型,所以这也给众多网盘服务提供商们巧了一个警钟,让他们开始考虑自己的行政成本和社会成本,从而做出关闭网盘服务的决定。
2.成本利润曲线走低
前面说过,各大网盘运营商为了竞争,纷纷为入门用户提供大容量空间,这种政策一开始的确能吸引大量用户,但存储再便宜也是要钱的呀,当用户上亿后,每个人数个T的空间,总量所带来的成本十分惊人。
而网盘的主要盈利模式是靠付费会员的月费年费,这一部分用户本身就不多,然而随着用户基数的剧增,他们的比例也急剧下降,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各大网盘服务商在网盘业务这块基本都是入不敷出,再加上目前国内网盘市场份额已经趋于稳定,基本上是本地网盘一羁绝尘,所以其他网盘提供商在利润走低的情况下再继续下去只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正好借着“专项整治”这股东风,关停相关业务,并且将责任都推给监管部门,装出一副自己也是受害者的表情。
免费是关键
1.免费模式的天生弊病
在一个健康的市场里,如果所有的面包都是收费的,这时有一家面包店免费为用户提供面包,你敢吃吗?
实践证明,大多数人会吃,并且不只是吃,甚至是哄抢。
这就引来了一个问题,当我们遇到免费面包时,是何种心理原因和经济考量使得我们接受免费的面包的呢?
大家都知道,商人天生趋利,那么当商人提供一种免费的商品或服务的时候,他的经济动机是什么呢?
只有两种可能,其一,他是做慈善;其二,他别有所图。
如果是做慈善,真正的慈善行为通常都是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而不会面向普罗大众,所以如果这种免费的面包领取门槛极低的话,那就不可能是做慈善。
那么,大部分情况下,只剩下第二种可能:他别有所图。
那么,他图什么呢?
商人自然是图利,图钱。
既然图利图钱,他为什么又要免费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哲学问题了:人类到底有没有自我意识。
通常,在古典哲学中,大家都认为人是有自我意识的,我在大学的论文里也多次就自我意识进行探讨,对此深信不疑。
直到当代,一部分科学家用实验证明:人的意识是可以被人为操纵的。
通俗点讲,我们的意识其实并没有那么“自主”,而是极易受到各种外界特定环境的操纵,让我们的意识做出符合环境制造者意图的判断。
对,所谓的“意识操纵”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我们现在其实每天都活在别人的“意识操纵”之中,这让我想起了曾经十分迷恋的一款游戏——《红色警戒:尤里的复仇》,其中的尤里就是一种可以操纵他人意识的角色。关于“意识操纵”这一点,我会另外撰文讨论,这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
免费模式本质上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意识操作,目的是引诱消费者进入商人们制造的各种消费场景,再利用在消费场景中设置各种心理暗示和引导,从而引诱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
所以,免费模式有一个天生的弊病——欺骗。
免费并不免费
时下在互联网中有一个群体提出一个观点: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我对此深表同意。
前面我们说了那么多理论,现在我来分享几条案例来展示到底免费产品如何让我们付出昂贵代价的。
先说一个大家最熟悉的:搜索引擎。
直到今天,我们使用搜索引擎还是免费的,但是你可知道像百度这样规模的搜索引擎背后的成本吗?大规模的计算机集群,基础技术研发成本,人工成本等等,具体数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样的服务成本,一般企业根本是担负不起的。
那么,既然成本不菲,自然得有相应的利润支撑,百度才会乐于一直提供该服务,钱从哪里来呢?
当然百度不会向普通用户收钱,如果这样做了,他的用户量会急剧下降,搜索引擎也就失去了其商业变现价值。
所以,他向企业收钱。
一开始,只是在搜索结果页显示一些企业的广告,这在蛮荒时代是可以支撑他的收支平衡的,此时的用户是这样的心理:反正是企业替我们掏钱,那我们就坐享其成呗!
后来,随着用户规模剧增,基础设施成本和研发成本也越来越高,仅靠几家企业的广告是远远不够平衡收支的,于是,他们搞出了“关键词竞价排名”机制,即针对一个搜索关键词,哪个企业给钱多,那么当用户搜索这个关键词的时候,哪个企业的名字就会出现在搜索结果页的前面。然后就出现了用户搜“苹果”出来的不是关于真正的水果类中的苹果的信息,而是美国的苹果公司,用户搜小米,也并不是五谷杂粮中的“小米”,而是中国的一个廉价电子产品销售商小米公司。
当一个普通的大学生魏则西搜“北京肿瘤治疗哪家医院强”的时候,百度并没有把具有真正实力的医院推荐到前面,而是将一个挂着“军”字牌的莆田系杂牌医院推荐到了最重要最显眼的位置,然后这家并没有多少实力的医院因为设备和水平有限,耽误了一个生命最后的治愈希望。
千千万万个像魏则西一样因为这样的原因而受伤害甚至失去生命的人并不是我们的亲人,然而,你不知道哪天这种事情就会发生在我们的亲人身上,当我们平时将免费当做一种理所当然时,最终免费也理所当然的会让我们付出昂贵的代价。
第二个案例,来自我自己。
之前有一段时间,QQ提供过一个叫“网络收藏夹”的功能,就是一个网址收集器,你可以将自己认为重要的有必要记录下来方便以后自己再次浏览的网页地址收藏到这个收藏夹里。当然,这个功能一如QQ一样,是免费的。历史两年,我在里面存储了几百条重要网址,然后有一天一觉醒来,不见了,不只是我收集的网址不见了,而是整个“网络收藏夹”这个功能不见了,因为腾讯内部业务调整,这个功能使用的人不多,所以他们把它砍了。
然而,我再也找不回那些对我来说十分重要的网址了,这是我为免费付出的第一次昂贵代价。
后来,网盘服务兴起,我注册了某网盘,然后一年的时间里,在里面存储了几十个G的资料,其中包括很多重要的帐号信息和个人与朋友家人一起的合影留念照片。然而,我第二次中招了,某天想要登上去下载自己的资料时发现帐号为未注册,我懵圈了,后来才知道是他们业务调整,清空了之前的用户数据。我再次因为免费而失去了很多昂贵的东西。
当然,有人会提出,去告它们呀?第一,当我们注册这些免费服务时,一定会勾选或默认同意它们的使用条约,而这些条约中对免费用户是不负有保证数据可靠安全的责任的,从法理上来讲,你一开始使用免费服务时已经输了。第二,即使有人承诺了保护你的数据,即使你告赢了,你也再找不回你的数据了,这就是免费的代价。
第三个案例,我们大多数人正处在其中。
微信,自从他出世后,便在中国大地上的到了迅速的扩散,一开始只是一些年轻人使用,因为是免费的,并且可以使用QQ登录,十分方便,后来退出语音和视频还有朋友圈功能后,逐渐扩展到各个年龄段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用户,当今已经成为中国社交应用中的巨无霸。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刷朋友圈几乎已经成为我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并且我们被朋友圈占去的时间越来越多,甚至因为微信的摇一摇功能而出轨离婚的人数每年都不在少数。
可以说,微信已经开始侵占我们的个人生活空间,微信作为一款社交应用来说,他并没有解决我们根深蒂固的孤独问题,反而让我们变得更孤独,让原本不孤独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孤独。
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类似微信这样的免费应用们(包括微博,QQ等等)本应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但最终它们并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而是让我们失去原本生活中那些真正重要而珍贵的东西。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社交应用作为工具是中性的,像我说的,工具并没有主观过错。这的确不错,但是请试想,如果微信微博们不是免费的,而是按时长收费的,又会是怎样的一副情景呢?人们过马路时还会不停地刷手机吗?人们会在本该努力工作的上班时间时不时拿出朋友圈来刷吗?朋友们会在聚在一起时人手一部收集刷朋友圈而忽视了身边的朋友吗?
工具是中性的,任何时候都不会有主观过错,这是我的基本价值信条之一,所以,我并不支持监管机构或企业那种封杀工具的做法,我反对的是对有价值的工具实施“假免费”策略,从而毁了这个工具真正的价值,反而使得工具成为促使人性之堕落基因爆发的祸水的这种商业行为。在背后制定这种虚伪的免费策略的那些人,才是我们这个社会应该声讨的对象。
其实只需要回归市场本质,对使用工具和服务的人进行合理的收费,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可人们偏偏选择了最粗暴最落后的方式。
在国外云服务正在健康发展的时候,国内的个人云服务市场却在开倒车,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无异于挥刀自宫,而这一刀,是自卑的监管机构、狡诈的商人们和贪图免费的民众们共同挥下去的。
现在我来回答上文提出的问题:当我们接受免费的面包时,我们的心理动机和经济动机是什么?
我们有这样几个动机:
1.植根于我们内心的小农意识传统,对小便宜的天然热情;
2.侥幸心理,认为总会有别人为这块免费面包买单的,不认为自己会成为买单者;
3.经济原因,无论政府提供了多少好看的数字,事实是,我们大多数人真的还很穷。
结语
除了慈善救济,天下不会有免费的面包,如果你接受了免费的面包,那么你终将失去更多更为珍贵的东西。
文/何建博桑
关键字:产品经理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