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好产品,你得先具备“渣男”思维
经常有朋友找我说,“我想到了一个点子,那家公司的产品太傻了,我想把它改改,一定能打过它。
这时候,我觉得他的整个气氛,特别像双十一购物。我做了这个产品,就能满足用户需求,走上人生巅峰,就好像我只要买了这个跑步机,就能长出6块腹肌。
但这些都是幻觉,只有在你下单那一刹那,你成立公司那一刹那,你的钱在变少,这件事才正在发生。
做产品是成本,让用户爽才是成果。我们要让真实发生的事情,尽量早一点。让成本发生的尽量晚一点,小一点,这是做产品的一大原则。
我们不应该把做创新产品当作一次购物血拼,而是应该把它当作一个投资行为。思考能不能把成本减少一点,把未来收益变大一点。
当我们想到一个点子后,下一个问题不是该怎么做产品,怎么找程序员。那么正确的问题是什么?
一、做事之前,想清楚“我是谁”
1. 我是谁?
要做一个产品,首先得从自己出发,想清楚人。
第一,我是一切路径的原点。
不能说你想去天安门,但是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你得有一个原点,才知道路径要怎么设计。
第二,我约束了解决方案本身。
自己的资源禀赋,限制了路径可以怎样去设计,有什么选择。比如,你很有钱的话,可以打车去天安门;没钱的话,就只能坐公交去。
最后,我本身可以重新定义目标。
本来你想去天安门,但是我问你想去天安门干嘛?你听说那边新开了一个某某网红咖啡。我说,其实你隔壁就有一家,不用去天安门了。所以我甚至可以重新定义目标。
其实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该从我要什么出发。因为我们的动力,全部源自于内心。如果是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定会很嗨,晚上加班也不累。但如果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那一定没有动力,也没有优势的。
2. 要什么?
想清楚我是谁之后,再来想这件事,是什么事儿?
这里有两个最简单的约束条件。
- 事件的目标是什么?它要达成一个什么成果?
- 它的指标是什么?我们如何衡量这个成果?
因为我们只有知道目标和指标之后,才会明白怎样取舍一件事,方向该朝左还是朝右。
大家可能会说,目标指标不是很清楚吗?不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用户,赚更多的钱吗?其实不是这样。
我举个例子,之前链家出了一个租房应用叫丁丁租房,租房不要佣金。大家会觉得一定是链家看到这个市场,要进去赚钱。其实不是,链家当时就是为了狙击爱屋吉屋,然后要试一下这个市场到底存不存在。如果存在的话,不能让爱屋吉屋打到北京。就这么简单。
再比如,小米在做MIUI之前,那帮研发人员在做小游戏。因为当时小米聚集了微软,谷歌和金山几派的工程师。需要先用一些产品练练手,磨合一下,培养团队的默契。然后才开始正式做事。
所以很有可能,你当下正在做的产品,并不是为了用户,也不是为了赚钱,它可以是为各种各样的目的而设计的。
我们用“十字交叉法”看人和事。人有使命愿景和优势约束,事有目标和指标,然后找到一个人和这件事交集的地方,这里就是我们做产品创新的土壤。
二、用“渣男”思维洞察用户
价值肯定不是在我这里产生,只有用户满意才能产生价值。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洞察用户的“嗨点”在哪里。
1. 用户画像-他是谁?
第一件事是定义用户。
但是很多人,都会把这一步直接跳过去,因为我们脑子里会默认,已经在用类似产品的用户就是我们的用户。比如,你想做一个电商网站,首先会把淘宝和京东的用户研究一遍。
但是,这永远是在用一个存量思维思考问题。
存量思维的好处是方便,懒,不用想。但是缺点在于,你得把用户抢过来。我们做一个创新产品,如果生态位上已经有巨头了,用户为什么要切换到我们的产品?转换成本有多高?用户怎样知道我们呢?这里边全是成本。
所以,如果我们不事先做用户定义,抢存量用户,那基本上就是去打硬战。
但是如果我们从洞察出发,就会看到新的空间。比如拼多多,它不是说我要去做一个更好的淘宝或者京东,它看到了微信已经打开了一片广袤的下沉市场,这片市场里的人需要什么?满足他们,就打开了整个全新的市场。
千万不要偷懒,首先要从问题出发定义用户,而不是从竞品的用户出发,这才能打开一个创新的空间。
另外,我经常看到有公司说,我们的用户是25岁到35岁的年轻都市白领女性。这跟没定义一样。
真正定义用户,你要把TA当作一个人去了解,而不是打上一堆标签。TA生活在什么环境里面,有什么爱和怕,如何工作生活,受到哪些信息影响,最近有什么变化。甚至包括TA上个周末怎么过的?
我跟你说一个“十动然拒”的故事:
有一个大学生花了212天,写了一封16万字的情书,去向一个女生告白。女生表示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
你光考虑感动了,但是没想过女孩子想不想要16万字的情书啊。如果是“渣男”会怎么做?
他会和女孩子聊天,了解这个女生平时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她关心什么话题、最近生活有什么起伏、情感上有什么需要。
“渣男”会马上get到这些点,然后他做的每一件事都踩在点上。而不像很多钢铁直男碰到一切问题的解决方案都是多喝热水,他每句话都可以说到点子上,这是洞察用户。
大家可能觉得这只是一个段子,实际上背后的道理比我们看到的段子更残酷,段子里,无非就是一个老实人,和一个不老实的人。但是老实是一个褒义词,这种“老实”更应该叫做傲慢与胆怯。
什么叫傲慢?
明明这是一个创新产品,我不知道用户要什么,但是我觉得我知道,我就是对的。
什么叫胆怯?
不敢面对挫败。假如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和朋友畅想,点子越来越多,方案越来越美妙,ppt也越写越多。这跟那位同学写情书是一个心情,我今天又写了1000字情书,就又进步了。
东西量级上的变化,会带来虚妄的成就感。只有自我感觉良好,但其实什么都没达成。
哪里会有挫败?
和用户聊就会有挫败。因为你可能根本找不到用户。自己定义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产品,最后发现用户找不到在哪里。或者你找到了用户,结果发现TA的需要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样。因为我们害怕这些拒绝,就不断用积累性工作逃避好好思考这个产品,逃避和用户接触。
我们真正做用户洞察的时候,要用所谓的“渣男”角度。这是一种更无我的态度。
完全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看见用户的生活,看见用户的爱和怕,看见用户需求。再把每一句话都说到点子上,然后用户就搞定了。
2. 场景需求-他在哪?
我们真正要设计的不是一个光秃秃的产品,而是用户会在什么场景下如何使用我们产品来解决他的问题。所以一定要洞察场景。
举个例子,大部分人都用过滴滴打车。请问你平常喜欢打快车,还是打礼橙专车?可能你喜欢打快车,因为便宜划算;也可能喜欢打专车,因为舒适服务更好。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偏好。
你再思考一下,如果今天有很重要的会议,你已经出门晚了。在很着急的情况下,你打什么车?是不是只要给我来车快就可以。所以滴滴有个功能叫做同时呼叫。
这时候效率变成了你的第一优先级。所以在不同的环境下,你是一个有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我们一定要在用户的不同使用场景下,做相应的产品设计。
场景还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如何抓住未来趋势。当新趋势发展后,那些和之前不一样的场景里会有新机会出现。
我举个例子,下厨房在PC时代,最多只有几十万月活。你想得多热爱厨艺,才会把做饭的每一步都用相机拍照,最后还要传到电脑上,编辑成一个菜谱。然后你想要做个新菜,还得把菜谱下载,打印出来。当时这些都是小众行为。
但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场景。现在大家一边做饭,一边看着手机,手机上怎么写,下一步你就可以直接操作。这样阅读场景就出现了。与此同时,制作场景也出现了,你可以把自己的菜谱直接用手机拍照,编辑上传。
当这个场景出现后,现在下厨房拥有几千万的日活。
未来大趋势一定会最后回落到大趋势下的新场景。在新场景下找到新产品的机会,这才是一套组合的打法。
3. 用户任务-心理诉求是什么?
用户真实需要的一定不是品类、产品或功能;TA需要的是爽,是去完成某个任务,或者达到某个心理诉求。
有一个经典的段子,一家做蛋糕粉的公司,对自己的配方进行了升级。只需要把蛋糕粉用水搅合一下,放进微波炉加热,就能做出一个方便又好吃的蛋糕。
然后销售额大跌。为什么多快好省之后,反而用户不买单了?
这得回到深层次的用户心理需求。用户做蛋糕究竟是完成了什么任务?
他绝不是为了吃蛋糕,如果是为了吃蛋糕,没有必要花两个小时在厨房里,直接去外边买。绝对更好吃,还省事。
用户做蛋糕是为了感觉自己很厉害,是为了标榜自己是一个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如果你把做蛋糕变成了用水泡一下,加热一会就出来的东西,他就感觉自己做了一碗方便面。做方便面是没有成就感的。
所以我们要理解用户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心理动机是什么?他完成任务后心理诉求是什么?这点像我这样的直男产品经理就经常忽略了。
三、价值验证-真的吗,测一下?
一切未经验证的事情,都叫做我猜的。
我们第一次炒饭的时候都会糊掉,凭什么你第一次做产品创新的时候,一切就会如你所愿。
既然是我猜的,那应该先测一下是不是真的?
我想到了闪送的例子。做这样一个产品牵涉到快递员调度、用户下单、反复协调,既有前台产品,又有后台产品,你多久可以做出来上线?
闪送官方说他们只花了7天。首先做了一个PC网站,利用百度搜索的流量,通过短信派单,快递员电话接单,最后电话签收确认。用最快的速度验证了用户需求。之后一两个月闪送的APP才上线。
所以价值验证简单来说就是两句话:真的吗?那我们测一下。
四、小结:放下“我执”
产品创新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被需要。
我们经常思考问题都是从我出发,我想要做一个什么产品,我想组建一个什么团队,我想去赢得市场。但事实上,很可能这件事本身有自己的想法,它的需求是什么?它需要被嵌入什么网络?最后市场想要什么?
这时如果放下“我执”,我们很有可能打开一片新的空间。
按照科斯定律,资源一定会走到最能够用它创造价值的人手上。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这个世界想要的产品,每个人都能成为世界想要的人。
作者:任鑫;公众号:混沌大学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4p3A4yPk4ncclKcN2AWOwg
本文作者 @混沌大学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