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提升AR设计的使用体验,需要注意这7个技巧
广告、零售、建筑、教育、旅游以及其他许多行业都使用AR创造了超越屏幕的沉浸式体验。AR技术有潜力为用户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让体验尽可能地友好且易用。
一、什么是AR?
增强现实(AR)是指在真实环境中发生的交互式体验。
使用AR,用户通过可以屏幕(手机、智能眼镜等)与真实环境中的图像交互。设备会寻找一个“标记”,当识别标记后,在这个标记的上面会出现一个虚拟对象。
请注意:谈论AR时,很容易与虚拟现实(VR)混淆。AR中存在虚拟元素,但使用VR可以完全替代现实环境,沉浸在完全不同的环境和体验中。二者都有各自的优势和最佳用例,这篇文章将专注于AR。
二、设计AR的重要技巧
随着用户与越来越多的AR体验交互,哪些是“好”的体验哪些不是,对他们来说显而易见。无论是AR专业人士还是刚入门的设计师,下面这些提示和技巧都能带来帮助。
1. 前期研究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回答:“为什么使用AR体验会更好?”
有很多策略性的设计技巧可用于创建良好的体验。但是,在致力于创建AR应用程序前,请确保已完成研究。因为讲述用户将如何以及为什么使用产品并从中受益是很重要的。
在查看尽可能多的AR应用程序后,我们会收获很多的设计理念,但了解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也很重要,因为需要在功能和技术之间保持平衡。
2. 关注AR的机会和约束
AR带来很多的机会,它是如此的新颖和令人兴奋,所以我们总想着让它具备尽可能多的功能,提供更多服务。虽然这很吸引人,但保持简单是最好的方法。
太多的功能也许会带来不必要的复杂性。用户一次只能做这么多事情,保持简单会让用户集中精力。
AR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取景器,用户只能看到当前时间的视图并与之交互。用户可以控制取景器,所以他们也可以控制移动。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浏览方式可能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
为了充分利用AR的全部体验,用户必须移动取景器。在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将用双手握住他们的设备,因此有必要相应地调整交互方式。Live Home 3D具有方向控制(左下)和缩放功能,通过点击和拖动,很容易在空间中移动。
3. 提供入门教程
并非每个人都体验过AR,所以为不熟悉的用户提供一个出色的入门体验很重要。
在开始之前就给出明确的说明,向他们介绍基本的知识,有时候简单的图像说明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愤怒的小鸟》中就包含操作提示,用来指导用户,方便他们找到适合玩游戏的最佳表平台。
4. 计划并了解用户的环境
用户将在哪里使用该应用程序?是室内还是室外?这将为理想的方案奠定基础,例如在AR Dragon中可以轻松访问选项。
为用户定义体验空间的大小是一个好的开端。对他们来说,重要的是要了解清楚是在桌面体验,还是需要更大的体验空间。相对stack AR(右)来说,体验Live Home 3D这样的模型(左)需要更大的空间。
环境存在局限性,有些元素可能需要很大的水平空间有些则相反,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案,保证良好的体验。
5. 与环境互动
用户应该清楚地知道他们可以或者不能与哪些元素交互,这时候存在一个视觉指示器对用户会有所帮助。在IKEA Place中,很容易看到椅子处于“被选择状态”,因为它下面标注了阴影和圆环。
另外并非所有用户都能顺利进行交互,当他们周围的环境不适合体验时,应该展示一个错误信息的指示,以帮助用户重新体验。
6. 真实的质感
为用户提供真实的环境很重要,对象需要看起来真实,以便用户相信虚拟元素属于其环境。
光源是创造真实感的关键,高光、阴影和反射使对象的外观看起来更真实。细节和纹理在虚拟元素中也极为重要,在Avo app中对象就展示出非常逼真的纹理,看起来特别真实。
设计一致性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AR技术相对较新,因此最佳实践仍在建立中。尽管如此,创建并使用尽可能通用的图标、UI组件仍然很重要。
7. 考虑安全性
沉浸式的体验很棒,但是人们也有可能忘记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因此在设计体验时要考虑到安全性。用户很可能专注地举着手机四处走动,确保没有要求用户向后走或者其他可能导致他们陷入危险的行为。
另外,长时间拿着手机会很累,通知或者建议他们休息是有意义的。如果用户暂停,要做到能轻松存储进度。
总结
提升AR的使用体验,总的来说需要:
- 充分了解用户和做好前期研究,把握功能和技术之间的平衡;
- 尽可能的让功能保持简单,这样利于用户集中精力地体验;
- 为不熟悉的用户提供一个入门指导、定义体验所需要的环境要求;
- 保证对象的真实质感,在沉浸式体验的同时要考虑行为是否安全。
原文:www.userzoom.com/blog/how-to-design-augmented-reality-experiences/
作者:Abbey Fitzgerald
译者:Clippp,微信公众号:Clip设计夹。每周精选设计文章,专注分享关于产品、交互、视觉上的设计思考。
本文作者 @Clippp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