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中,文案才是重灾区!
设计当中除了视觉表达很重要,还有一件事也很重要,就是文案。
我们都清楚,讲话要有重点,别人才知道你在传达什么样的信息。而如何遣词用句,则会影响你的表达效果。
圣经上说,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放在银网子里。同样的,文字使用的正确与否,会影响你想传达给用户的信息,而错误的使用甚至会引导用户走向错误的方向。
相对于移动端的产品,中台产品会更偏向专业性,这个专业性不仅体现在产品本身,还体现在文字上。有些名词可能你从来没有听过,有些名词是基于产品造出来,有的是为了让用户更好理解,有的是从外文翻译成中文,有的是为了彰显不一样…
在一次对用户的访谈中发现,用户对我们产品中一些概念完全不了解,或是半知半解。产品页面中也没有对这些名词进行解释,或是这些解释太专业,完全不明白在讲些什么。
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只出现在一个产品中,在使用其他产品时,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况,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这样的情况。似乎大家都把专注力放在视觉的设计,却忘记了比起视觉的引导,有时候文字的引导是更清晰的、更直接的。
下面简单聊聊,一些文案被滥用的地方以及优化的建议
01 专业名词:这名词太高级,我不懂!
之前因为要做一些产品调研,所以有简单了解了下关于软件测试的一些知识。比如大概是有哪些测试软件的方法,会在产品的什么阶段使用。
测试方法的概念真的好多,比如冒烟测试、单元测试、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接口测试、回归测试、自动化测试、测试用例、余量测试、兼容性测试等等。
然后我就懵了。我只能一个一个去百度,查了后还担心百度不准确,还找测试同学验证下是不是这个意思。而现在回想起来,我能记住的大部分是本身名词就好理解的测试概念。而对我来说,比较难理解的,我始终没记住,比如冒烟测试,我至少查了三遍。
在一些比较偏技术类的产品中,专业名词是比较难完全避免的一件事,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办法去优化。比如加个解释。
专业名词加解释,用户可以明白名词本身所传达正确的意思,而不会被误导。毕竟网络上所查到的,不一定是正确,或者不是你想引导用户的。
添加解释,同样也是让用户的疑惑有出口,而不是迷失在茫茫的名词中。如果当前这个名词或是某个操作,需要更多的引导和解释,一两句话完全无法解释清楚,这时就需要加个文档链接,来让用户知道更具体的引导。
那加了解释后,是不是就万无一失了呢?
02 文案太冗长,抓不住重点
曾经用户只想要一个简单的理由,但你却写了三大段……
聊天中,大概大家都不会喜欢与啰嗦的人聊天,因为废话太多,而且还不停在重复。如果你看电视,你大概也不会想看情节拖沓的,看了快30集,男主还在女二身边徘徊,这心焦急的如同火烧。
解释的文案也是同样道理。如果写太长,用户会失去想看的欲望。长句也会增加用户的理解成本,到最后文案并没有发挥它该有的功用,可能不小心还误导用户。
因为是解释,所以更应该要直接明了,简洁有力。
03 用文字代替图标
在一些页面中,为了让整个页面看起来更加美观,会用图标的方式来表达一些操作或指导。一些常用的图标用起来,会相对来说得心应手,用户也能够理解。
但是在一些本身就比较少见或难懂的名词中使用图标来表达时,往往会造成用户疑惑。有时候费尽心思,熬尽脑力,终于画出一个让人惊艳的图标后,业务方却告诉你,他看不懂这是什么?
这真是尴尬的时刻,但却很真实。人们对图标和对文字的理解,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一个是语言,一个是图形。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很纠结,为什么指南针的图标,是表示“发现”, 不应该是方向么。
每个人对图形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如果一定要加上图标,那就图标+文字吧。
04 可怕的英文翻译,可怕的英文
我有个习惯,中文系统看腻了,会时不时地把系统语言换成繁体中文或英文。当我切换到英文时,经常会看到一些让我觉得尴尬的英文。要么就是中文式英文,要么就是一长段看着就像是机翻的英文,还有中英文夹杂的页面…
如果你的产品要做外语用户,请遵循外文的一些使用习惯。不然你的外语用户,会很痛苦…
不要以字翻字,以文译文。如果这样操作,英文的界面会显示特别的啰嗦。再提一个小点,西文字体会相对偏小,所以最好检查下,西文状态下,字体大小是不是合适。
05 尽量不要用负面词或否定词语
少用或不用以“是否”开头的句子来引导用户,比如你是否确定删除该文件?你是否真的要退出产品?你是否确定要添加XXX为管理员?
为什么呢?首先,否定词本身传递的信息会偏向负面,再者,是是非非的选择,让用户疑惑。大家可以想想当初学英文否定句的时候,Yes, I do. No, I don’t. 不也让我们迷惑了好一阵么
同时,千万不要用双重否定句,记住,你不是在写作文,你要是把老师绕晕了,可能还有机会及格,你要是把用户绕晕了,他可能就出门左转,从此相忘于江湖了。
06 错误信息,要给出原因和解决方案
发生错误,是比较常见的状态,也是无法避免的。所以产品本身要有容错的设计,比如可以撤销,二次确认等等。
但是,在发生错误的时候要如何反馈给用户,也是需要考量的一件大事。经常遇到的页面是,直接告诉你,出现错误了,然后就没下文了。
也不告知用户什么原因造成的,也没有优化建议,所以这是想让用户自己去挖掘吗?
基本上有错误产生,都有其原因,可能是网络,可能是页面被删了,或是服务器出现异常,接口出现异常等等。这个方面移动端的报错提示方式会比中台更友好,当然这也有业务本身的区别。
中台比较多的产品,就是报完错,就消失了。也不告诉你要如何解决。有些偏技术的产品,报错都直接是代码或英文。当然,你的高级用户或许能够理解这些意思,但是“说人话”会让产品更有温度。而且还有一大堆看不懂的用户呢。
早些年,让我最疑惑的场景就是Windows系统奔溃后的蓝屏,一堆的文字,还是英文也就算了,我还没看完就重启了。所以这么多字,到底想不想让我看完呢,想让我看完,又不给我时间;不想让我看,又写这么多。所以它估计是写给一目十行的人看的。
现在Windows也升级了,改成中文了,也少了那么多字,但是后面建议搜索的那一段英文,我真心记不住。所以一般也就等待重启了,再不行就重装电脑,再再不行,我把电脑换了….
真心总结:给所有报错加个理由吧,给所有理由再加个建议吧。
写在最后
文案是产品当中比较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部分,但是如果你运用的好,它可以成为产品的助力。如果你的产品是偏专业性强的,建议给产品做一个完整的产品文档。简单明了的产品文档,不需要过多不必要的信息,让用户可以快速找到功能说明。
不要忽视文字的力量,它和图形一样,都是引导用户的好工具。
本文作者@箴盐设计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