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下单库存变化分析
编辑导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电商软件下单时,可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遇到特殊促销节日,涉及到电商下单环节的库存扣减逻辑时,又会有些差异。作者针对该细分模块,从下单环节和库存变化出发,和你一同探讨用户在电商平台下单后的库存占用逻辑。
平常你在不同电商软件下单的时候,似乎没什么感觉,但是具体到电商的下单环节的库存扣减逻辑,却又各有差异。年底节日扎堆,今天就从细分的下单环节与库存变化的模块,跟各位读者一起详细聊一聊用户在平台下单后的库存占用逻辑。
一、模式1:下单扣库存
通常在电商平台订单页面会显示商品当前可销售数量。常用的做法是当消费者订单拍下,系统会占用前端销售层的可销售库存数量(网站前台显示的库存,也就是可以对外售卖的库存,此时需要占用库存),下单页面显示的可销售库存数量会相应地自动减少。
当买家(消费者或用户)付款后,卖家(商家或平台)开始执行发货流程。同时系统会有设置付款时限,如果在付款时限内没有付款,该订单被取消,库存被释放,此时被释放的库存可以被后续的消费者继续购买。上述这种机制被称为下单扣库存。
二、模式2:付款扣库存
另外一种机制是消费者下单时系统不改变可销售数量(不占用前端库存),只有当付款后,系统才会占用可销售数量。当然付款后扣完前端库存订单状态由待支付变为待发货,此时需要卖家进行发货及后续履约处理。上述这种机制被称为付款扣库存。
三、机制对比分析
不同的库存占用机制会导致不同的后续结果,对比分析如下:
1. 下单扣库存
优点是:不会出现超卖。
缺点是:当消费者拍下商品但长时间不付款时,由于可销售库存被占用,可能导致页面显示该商品“售罄”,使得想要此时购买的消费者无法下单,从而失去销售机会。
2. 付款扣库存
优点是:确保形成处理的订单都是已付款的真实订单,对供应链和库存管理提供真实可靠信息。
缺点是:由于订单和付款是在不同的页面处理,可能会出现并发付款,在大订单量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超卖。
特别的,超卖解释:是指商品售出数量超过卖家设置的商品库存数量,导致库存数量变为负数。
比如下文提到的秒杀案例。在秒杀活动进行中,往往会有高并发的问题,从而导致超卖。比如某商品的库存为2,user_A、user_B和user_C并发购买该商品,user_A、user_B提交订单后该商品的库存被修改为0,user_C并不知道的情况下提交订单,该商品的库存再次被修改为-1,这就是超卖现象,后续就需要前端及时补货或者做技术特殊支持处理。
四、使用现状
当前主流电商或者其他单量较大的网站都是采用下单减库存的机制,但付款时限的规定则会根据销售品类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商品的库存深度越深(即库存数量相对前端商品的销售流量大很多),付款时限的要求越宽松。不过商家的库存压力也会越大。著名案例例如:天猫付款时限的规定是:正常订单72小时,聚划算订单30分钟,双“十一”期间的订单1小时。作者本人当时做的电商小程序付款时限为:30分钟倒计时。
五、方案建议
第一,可以针对自己应用订单付款时间做些简单的统计,根据统计结果的数据分析后做相应的设置,甚至可以精确到品类,不同活动入口等等可以做到更加细化的精细化运营。
假设场景:对某电商APP订单从下单到付款的时间差做数据埋点统计分析。
分析表明:女装某品类70%的订单付款时间是在30分钟之内,20%的订单付款时间是在2小时之内完成。最初自营商城运营团队设置的付款时限是2小时,由于买手谈的此品类商品库存深度很高,经常出现活动期过,部分用户的单自动释放造成滞销的情况。
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后续类似活动的付款时限调整为30分钟,购买转化率大为改善。既保证不出现超卖现象,又能尽快释放未付款订单,且使真正需要立即购买的消费者完成交易,从而提高购买率。
核心点还是在于突出了活动的紧张氛围,促使用户快速下单,且某一单品SKU极易打造爆款,毕竟用户很容易从众:我不知道哪里好,但是别人都说好的应该大概率会好。
第二,根据品类的深浅,设定库存扣减机制。
因为商品的库存数量较为敏感中,比如秒杀、团购等专属活动的打造,建议使用下单减库存的方式。如果不采用这种方式,可能会出现商品超卖的情况,最后导致订单不能正常完成。且容易造成前端销售和后端供应链割裂,尤其是为了快速跑通MVP闭环的新业务是一个重要的打击。
下单减库存的好处说白了:就是买家体验较好。下单后商品就是用户的,用户可以慢慢支付。缺点是存在用户下单后不付款,最终商品库存下架后,想买的用户也不能下单。
第三,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恶意拍单。
恶意拍单是指用户拍下订单后不付款,导致商品下架。某些潮玩属性的商品很容易吸引黄牛进行恶意拍单,这种需要平台和商家联合处理。平台可以有用户黑名单,该类用户不给予大促期间的拍单资格。商家也可以向评审申诉,做暂不发货处理。
六、结尾思考
现如今各大平台都流行预售模式,预售模式交了定金就扣减库存,但是只有支付完尾款才会生成可发货的订单。个人进一步的思考就是:付款完不发货的订单都可以走售后的,如果用户真的不想要,付完款还是会退的。以前是没有运费险,很多用户付款完嫌走售后比较麻烦,所以就默默承受了非理性消费的后果。当然如果你是人生赢家就是想买买买、剁手啥的,那就个案考虑了。
如今大环境的倡导,以及各平台运费险、七天无理由等等保证消费者的政策倾斜,付款机制的选择意义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反而是产品本身带来的价值,以及后端的供应链履约的因素会是重要的考量依据。
无论如何,对于普通人而言记住一点平台永远都会比用户聪明,今年的各种大促很明显各商家都在力推预售模式。无论是哪种扣库存方式,最终都是商家、平台与用户之间的利益角逐。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不变的故事就是我们的行为都会交税。
作者 @changeword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