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奇葩”设计真的奇葩吗?
笔者作为一个日常喜欢开开脑洞的人,我时常对于微信的一些设计感到不解,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这么设计?
但是看多了别人的文章和思考逐渐深入之后,对于问题的思考开始从功能、情景、实现难度等方向考量,结合社会学与心理学,对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这里的分析很多是从别人那得到的启发,也希望这些分享能让大家对这个国内最好的产品更加了解和尊重,求求大家别教张小龙做产品了~
目录
我主要分享五个微信很让普通人费解的产品设计,并尝试综合他人想法和自己的推测分析其原因。
- 为什么语音没有进度条?
- 为什么语音不能分享?
- 为什么群收款功能放置在收付款,入口那么深?
- 为什么不能互删好友?
- 为什么表情包数量有限制?
具体分析
1. 为什么微信语音没有进度条?
这个问题我相信是巨多人都会产生疑问的,也是被吐槽最多的一个功能点,但接收到如此多的吐槽,但是微信仍然不为所动的原因是什么?汇聚了中国最优秀的一批产品经理都听不到群众的呼声吗?还是技术难度太大,微信做不了?
答案显然都是否。(一个简单的科普:18年年初微信曾经小范围测试过语音进度条,后来被砍了)
事实上,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被解决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它并不是一个问题,所谓的很多吐槽只是你作为一个关心产品设计的人(又没那么懂的人)觉得而已,事实上,这个进度条的功能并不难做(QQ就做了语音进度),君不见罗永浩当年依托语音进度条带着“聊天宝”想要干翻微信,结果铩羽而归,终其原因除了微信稳固的社交生态链之外,还有就是老罗把这个需求想的太重要了。
下面就让我用黄金圈法则来说明为什么“语音进度条”是个彻彻底底的伪需求:
黄金圈法则
附:黄金圈法则:怎样识别真需求和伪需求?
- What:某些用户在听语音的中途可能会被打断,导致重复听语音内容,某些用户对于语音内容需要回听某部分,但不能不重头开始听;
- How:再次听需要重新从开始处播放语,用户产生不耐烦情绪;
- Why:用户需要连续的可供精准回溯的语音信息;
在弄清楚用户的真正需求之后,我们需要提出一个疑问?
这个需求是针对长语音还是短语音,或者说都需要?
这个问题仔细思考一下就知道,在对于长语音的场景,语音进度条有着其存在的必要,但是对于时长限定在60s之内的微信语音,语音进度条的意义就极度弱化了。用户重听几十秒语音这并不是不能接受的,这些时间损耗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甚至很多中老年人很喜欢反复播放子女或者朋友的语音。
很多人可能会说:“是的,我们承认这个需求在短语音上是没那么大众化,但有它不是更好吗?”
对不起,“有它更好”也是不一定的,原因如下:
- 进度条在短语音上拖动不容易精准,对于想要回溯语音内容的用户很难精准定位到想要听的位置,在耗时上重头听一遍和不停拖动进度条不一定谁高谁低;
- 用户使用进度条会产生更高的心理预期,如果这种精准定位的需求没有被实现,造成的心理落差会对体验造成更大破坏;
- 进度条的存在需要学习成本,使得微信语音变成了任务一样的存在,可能影响用户的聊天体验;
- 高效定位语音内容的需求可以被语音转文字实现,长语音的需求微信电话或者视频更加方便;
这下子,我们可以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为什么微信一直不推出语音进度条功能了:需求小众且有它不一定能提高用户体验,如果从商业化的思维进行思考,语音进度条也不能带来任何商业价值。
2. 为什么语音不能分享?
这个问题我之前一直也抱有疑惑,直到看到:随心将夜;微信公众号 : 互联网菜鸟产品进阶之路;知乎号:@Beatnik
本文作者 @随心将夜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