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AR行业竞品分析报告
自从2016年11月份我加入到一个从事“VR+直播+在线教育”的A轮团队开始,我就对VR、AR、MR、HR等新兴技术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先后通过网络、书籍、访谈、同行交流等形式去研究甚至可以说是钻研这一块,尽管我的本职工作能用到这些技术的地方并不多。
也正是这样的坚持,这几年我也收获了很多,尤其是思考角度、知识体系等等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不过这次,我打算先就“洞见”这个产品谈谈我的看法。
一、综述
一句话概括:洞见是一款面向AR创作者的内容创作平台。
用户群体:个人创作者、企业/机构
服务形式:
个人创作者:在创作者管理平台完成注册,通过公开的地图进行场景编辑,并将内容发布至洞见AR-World官方APP预览效果。
企业/机构:
- 申请并购买企业服务,获得SDK使用权限,将洞见AR-World能力融入自身APP。(文档+SDK包)
- 由洞见AR-World官方提供一整套定制化服务,根据场景所需进行设计(文档+SDK包+定制开发)
核心功能:激光视觉融合建图、空间定位与语义化、统一描述语言、可视化空间编辑工具、多硬件兼容性等
主要优势:
- 有网易大厂加持,现在独立经营,有内容和技术领域的双重优势。
- 提供集全栈技术能力、可视化编辑工具、高效AR内容创作及分发的一站式工作流。
- 有独立APP,集成unity引擎,在渲染方面做到极致。
合作案例:瑞幸咖啡、戴森、蔚来、飞利浦、农夫山泉、美的、方太、宝洁、安慕希、百威、吉列、飞利浦等知名品牌。
Brother:影见,一款AR互动投影仪。主要应用于教育、展陈等场景。
二、竞品
2.1 分析目的
- 个人兴趣,想锻炼和提升自己的竞品分析能力。
- 行业研究,了解这个行业发展方向和竞争态势。
2.2 市场状况
2.2.1 PEST分析
2.2.1.1 P政策方面
- 2016年7月2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指出研发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以及发展自然人机交互技术成首要目标,并且侧重点是智能感知与认知、虚实融合与自然交互、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 2016年9月19日,工信部、发改委发文推动VR/AR等设备产业化,将VR、AR纳入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根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 2016年9月21日,文化部下发《文化部关于推动文化娱乐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通知,鼓励游戏游艺设备生产企业积极引入AR/VR技术。
- 2017年4月19日,文化部下发《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围绕文化产业发展重大需求,运用数字、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新材料、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提升文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研发水平。
- 2018年12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的发布,明确了VR/AR技术的“国策”战略地位。《意见》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我国掌握虚拟现实关键核心专利和标准,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虚拟现实骨干企业的目标。
- 2019年1月9日,发改委印发了《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提出要扩大升级信息消费,加快推出5G商用牌照,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对AR/VR推广应用予以补贴。
- 2020年1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利用新技术新渠道开拓国际市场,充分运用第五代移动通信(5G)、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企业利用线上展会、电商平台等渠道开展线上推介、在线洽谈和线上签约等。推进展会模式创新,探索线上线下同步互动、有机融合的办展新模式。
由此可见,政策层面对于AR/VR行业而言是利好的,政策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更多体现的是帮助和扶持,带来的机遇远远大过威胁。伴随着国家政策鼓励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国AR/VR行业迎来飞速发展契机。
2.2.1.2 E经济方面
与AR/VR行业有密切关系的经济情况主要包括:
- 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国民对AR/VR产品的消费意愿
具体可表现为当前市场规模及其发展趋势,相关数据如图2-1和图2-2所示。
可见,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趋势依然存在,但增长步伐开始放缓,AR/VR市场规模逐年稳步扩大。(AR涨幅相对较小)
2020的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这种情形下对于AR/VR的需求却逐步增加,甚至可能推动AR/VR技术的广泛应用。
就拿教育市场来说,AR作为可视化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在疫情期间正加速提高全球化影响力,进军教育行业千亿级市场容量,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为各国所接纳。
2.2.1.3 S社会方面
从用户角度来看:
近年来,AR技术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中,给我们带来有趣的交互体验和不一样的新鲜感。
除此之外,AR支持更广泛的支付验证方式,从而改变传统支付和零售。
- 通信领域,AR提供“创建沉浸式3D通信环境的必要构建模块”,从而实现3D头像通话。
- 医疗领域,AR改变医生训练方式,比如模拟高难度手术的场景。
- 安全领域,AR提高“危险工作”的安全性。
总之,AR技术改变了现代人的思想定式,将成为我们与城市环境增强现实进行互动的“眼睛”。
从内容创造者角度来看:
结合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AR行业的兴起与发展将同时满足内容创造者3大需求:
- 自我需求:能够同时从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达成自我实现的目标。
- 尊重需求:用户及平台对其生产内容的肯定与认同能够让其感受到更多人的尊重。
- 社交需求:与用户进行线上线下互动,形成以自身为中心的社群。
从供需两端可以看出社会层面需要一个蓬勃发展的AR行业,人们的文化认知与精神需求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外部驱动力。
2.2.1.4 T技术方面
5G通信技术将推动AR技术的大规模落地。
5G带来的高速通信将减轻硬件的运算负担、提高AR设备的视觉处理效率和追踪精确度、提供低时延的用户体验。
大平台带动对产业发展有积极意义。
随着微软、苹果、Google、Facebook等大平台的相继进入,虽然在运行AR的设备和系统上都有要求,但仍然无法阻挡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一阵风潮,也引得投资界及整个市场重新将关注点投向AR市场。
大平台的研发主要集中在第三方SDK,产品主要以企业定制的应用和展示型demo为主(Pokemon Go是特例)。
目前世界上主流的AR SDK提供厂商,国外的主要是Vuforia(2015年11月被PTC公司收购)、Metaio(2015年5月被Apple收购),国内的主要是EasyAR、视+、亮风台等。
2.2.1 行业分析
2.2.1.1 市场规模
由图2-3可知,移动AR是短期内主要发展趋势,移动平台之间的竞争会进一步推动整个产业发展,对市场短期预测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VR为主转变为AR为主,且移动AR占据主导。
根据2017年8月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统计数据显示,iOS和安卓已经占据整个移动市场的99%。
根据全球移动智能公司Newzoo今年发布的《全球移动市场研究报告》显示(见图2-4):
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量从2016年的23亿增至2020年的35亿。这一数字预计将在2023年达到41亿,接近世界人口的一半。
而2020年活跃智能手机数将达到42亿,其中1.997亿部为5G手机并将在2023年达到21亿,占活跃智能手机数的42.7%。
中国目前拥有最多的活跃智能手机用户,2020年底规模将达到8.74亿,而印度的智能手机用户将达到4.43亿,位列全球第二,美国则以2.7亿紧随其后。此外也要看到,迫于短期或长期的营收增长放缓或下跌,各手机厂商都亟待新技术提升营收,移动AR的到来无疑会给市场带来更多信心和可能。
2.2.1.2 竞争格局
根据图2-5分析,2018年中国、美国、欧洲为全球增强现实行业市场规模前三甲。其中美国市场与中国市场均占比24.91%,并列第一;其次为欧洲地区,占比为22.64%;排位第三。根据IDC最新预测数据,从地域来看,美国将在2019年提供最大的AR支出;其次是中国;西欧将成为2019年的另一个大区域。
根据图2-5分析,微软、苹果、Google、Magic Leap领先行业发展,在商业模式创新或产品/服务创新性上拥有较强的独特性,同时具有很好的系统执行力能够把创新性提供给市场并获取较高的市场认可。
微软HoloLens是AR标志性硬件,作为一款全息计算机兼头盔显示屏,致力于打造混合现实场景,提供基于视线、手势和语音的多种人机交互方式,并针对企业用户和开发者,建立开放平台和应用,实现AR全产业链布局,在2015年一经推出便吸引业内关注,2017年HoloLens登陆中国市场,随着微软在消费者版HoloLens的开发,微软将继续领跑AR市场。
苹果在AR领域持续布局,拥有多项AR专利技术,在2017年,苹果推出ARKit,9月上线搭载ARKit的iOS11,引领手机AR的热潮。作为下一代计算平台,AR将会对智能手机产生影响,苹果在优化手机功能的同时,提前布局AR硬件和内容,实现对AR的生态化布局。
Google在2012年推出Google glass率先引爆市场,后Google glass受限于技术及隐私问题,项目暂停,但Google继续深耕AR通用技术、AR设备和AR开放平台,并推出ARCore开放平台,通过基层架构的布局,Google在VR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Magic Leap是AR领域的独角兽,主要在硬件、分发平台和游戏应用上进行布局。截至2018年底分别获得阿里巴巴和谷歌的7.935亿美元C轮融资。Magic Leap已推出Magic Leap One“创造者版本”,以AR眼镜、手柄和移动处理单元组成AR硬件组合,具有数字光场、视觉感知、声场声效等功能,主打下一代交互界面。随着Magic Leap One的面世,Magic Leap进入行业领先者象限。
2.2.1.3 发展前景
巨头布局情况请看图2-7:
投融资分析请看图2-8和图2-9:
由图2-7分析,在创业公司发力AR产业的同时,BAT等巨头也将目光放在AR上,通过投资、建立实验室等方式,发力AR技术,打造AR平台,并将AR技术与现有业务进行结合。
由图2-8分析,在AR领域,国内投资则主要集中在AR眼镜与AR滤镜以及视频方便,针对其他方向的投资寥寥无几。数据显示,眼镜领域集中了2018年我国38.46%的融资事件和34.07%的融资金额,在非游戏制作及工具领域则聚集了62.59%的融资金额。而汽车导航、游戏、医疗等应用领域获得融资的企业为零。这说明我国AR行业的底层技术积累不够,我国大部分企业尚不能底层技术的支撑下进行上层应用的开发。
由图2-9分析,截至到2019年上半年,中国AR行业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26.87亿元,2013年到2017年呈上升趋势,2017年达到投融资金额最高。有很多人都说2017年是AR元年,接着2017年到2019年呈下滑趋势,投资者逐渐回归理性。
小结:经过6-7年的积累,加上2020年疫情和5G这2大因素,AR行业或许会引来巨大的发展。
2.3 竞品选择
2.3.1 竞品池
- 百度-DuMix AR
- 阿里-Ali Genie AR
- 腾讯-QQ AR
- 华为-AR Engine
- 商汤-Sense AR
- 视+ – Easy AR、视+ AR
- 亮风台- Hi AR
本次竞品池主要面向国内的竞品,国外竞品由于资料搜集难度相对较大,打算下次找个机会再补充上来。
2.3.2 竞品选择
2.3.2.1 百度-DuMix AR
slogan:虚实融合,创所未见
服务形式:SDK+内容创作平台
核心能力:2D识别追踪、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3D互动和特效渲染
行业应用:视频直播、智能营销、智能工业、智慧教育、智慧出行
主要优势:
- 数据(百度搜索引擎系统导入的强大数据积累)
- 三维感知与跟踪(稳定的图像跟踪、单目视觉SLAM等)
- 智能交互(语言、手势、人脸)
- 自研超轻量AR渲染引擎(超轻量、跨平台、低门槛)
经典案例:君乐宝纯享、可可可乐AR城市罐、唯品会-616让好物发声、三星Galaxy S8新机上市推广等。
对比分析:
- 洞见AR成为开发者的门槛有点高,目前还是最简单的表单申请,而且申请了好几天也没有回复,看不到任何申请记录或进度。
- 百度AR可以直接用百度账号登录,其实洞见也可以考虑直接用网易账号登录。目前洞见的内容管理部分暂时看不到,但是百度的内容管理部分,选取的模板还是比较符合市场的,还告知“所需素材”。
入选理由:属于直接竞品,满足的用户需求和解决方案大致相同。
竞品评级:⭐ ⭐ ⭐ ⭐ ⭐ 五颗星(竞争指数)
2.3.2.2 阿里-Ali Genie AR
slogan:智能应用开放平台
服务形式:SDK+内容创作平台+AR教育
核心能力:高精度的图片云识别、NFT、微端次世代渲染、3D 追踪和识别
行业应用:营销导购、教育场景、服装/道具/海报等其他场景
主要优势:
- Aivex 高质量渲染引擎(阿里新一代GPU加速的交互式渲染引擎)
- 高稳定度追踪(快速移动下最远/最近距离追踪表现优秀)
经典案例:手淘海尔洗衣机商品详情、天猫618理想生活、哈根达斯创意冰淇淋公仔、天猫双十一多国家天猫等。
对比分析
- 阿里AR的SDK体验形式包含阿里火眼 APP、开发者自有 APP、手机淘宝等
- 网易洞见SDK封装了开发者自有APP的扫一扫、广告位调起、AR Sticker(AR相机解决方案)这三种体验形式。
入选理由:属于借鉴类竞品,满足的用户需求和解决方案有所差异。
竞品评级:⭐ ⭐ ⭐ 三颗星(竞争指数)
2.3.2.3 腾讯-QQ AR
slogan:助你轻松实现AR创意
服务形式:内容创作平台
核心能力:基于腾讯优图实验室的技术支持,能够实现精准图像识别、实物识别、 文字识别、人脸识别、手势识别五项主要能力。
行业应用:营销导购、教育场景、服装/道具/海报等其他场景
主要优势:
- 创作者门槛较低,可以直接用QQ扫一扫体验。
- 对创作者扶持力度大,推出了“百万新青年计划”。
- AR与社交结合,打造的社交新生态。
经典案例:百事可乐、麦当劳、阿迪达斯、中国东方航空等。
对比分析:
腾讯AR针对上传的图片和视频会有一些个性化处理和“傻瓜式”操作。
- 图片:针对上传的图片特征点对图片识别率进行打分,60分以上的图片可作为识别图。
- 视频:检测到上传的视频为纯色背景,支持自动提取并抠掉背景色,抠出前幕图像。
网易洞见的内容管理部分暂时体验不到,还在等平台审核?。
入选理由:内容创作流程十分简洁,容易上手,AR效果稳定。
竞品评级:⭐ ⭐ 两颗星(竞争指数)
2.3.2.4 华为-AR Engine
slogan:为您的应用提供运动跟踪、人体和人脸跟踪、环境跟踪等AR能力,助力应用融合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打造全新的视觉体验和交互方式。
服务形式:内容创作平台+SDK
核心能力:运动跟踪(跟踪设备对于周围环境的位置和姿态变化轨迹)、环境跟踪(跟踪设备周围的光照、平面、图像、物体、环境表面等环境信息)、人体和人脸跟踪(跟踪人脸、人体、手势等实时信息)。
行业应用:华为设备、空间识别、远程协作等
主要优势:
- 整合模组、芯片、算法和EMUI系统,采用硬件加速,提供效果更好、功耗更低的增强现实能力。
- 基于华为设备的独特硬件,在基础的SLAM定位和环境理解能力外,还提供手势、肢体识别交互能力。
- 支持在众多华为设备上集成HUAWEI AR Engine,下载量已超过3亿。
经典案例:华为手机等
对比分析
- 华为AR提供codelab,辅助Demo开发体验,内容创作者管理支持团队协作。
- 网易洞见CMS内容运营平台同样支持团队协作,必须用网易通信证登录。
入选理由:开发指南、API参考、实例代码、SDK获取等开发者文档形成了一套独有的知识体系。
竞品评级:⭐ ⭐ ⭐ 三颗星(竞争指数)
2.3.2.5 商汤-Sense AR
slogan:用AI认识世界,用AR改变世界
服务形式:SDK
核心能力:图像识别和跟踪、SLAM、人脸追踪和重建、手势识别和跟踪、云锚点、光照估计、三维物体识别与跟踪。
行业应用:iOS/Android等手机端APP应用
主要优势:
- 基于ARCloud的Mark识别服务,可以在众多图像中识别并定位。
- 基于ARCloud的锚点对齐服务,可以在AR场景中让多人共享坐标,实现多人互动协作。
- 提供C、Java、Unity3D等版本SDK,兼容OEM品牌设备、高通、MTK平台。
- 支持单目/多目摄像头、RGB、IMU(惯性测量单元)等。
经典案例:AR家具、黑羊守护者、手势舞等。
对比分析:
- 商汤AR通过赋能移动端开发,构建增强现实体验平台。
- 网易洞见则主要是提供SDK和内容创作及分发。
入选理由:商汤AR主打移动应用SDK,移动AR是短期内主要发展趋势。(见图2-3)
竞品评级:⭐ ⭐ 两颗星(竞争指数)
2.3.2.6 视+ – Easy AR、视+ AR
slogan:想你所想,见所未见
服务形式:SDK+内容创作平台
核心能力:稀疏空间地图、稠密空间地图、持久化、多人共享、碰撞遮挡等。
行业应用:文旅、营销、电商、金融、零售、汽车、教育、游戏、直播、房产家装、传媒出版、工业/制造业等。
主要优势:
- 移动应用、AR定制化、AR流量平台投放、WebAR、AR眼镜等多种解决方案。
- 视+AR旅游行业解决方案集实用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可在景区内实现AR导览、AR游戏和各种类型AR互动体验,能满足不同规模的景区创新运营需求。
- 利用AR技术,针对集社交、娱乐、美食、零售等功能于一体的商场/商业综合体、购物街区、公共空间等业态打造的全场景AR智慧商业解决方案。
经典案例:汽车之家818在线车展、汤臣倍健-AR抓萌猪、ofo小黄车-AR小黄车、海底捞AR集卡等。
对比分析:
- Easy AR主打构建移动AR未来,视+ AR主打AR内容创作,不过SDK方向更新比较慢。
- 网易洞见主打AR内容创作和分发,影见主打AR互动投影仪。
入选理由:国内做的比较早的AR SDK,最早是对标Vuforia SDK,技术能力很不错,华为P20发布时候内置的AR应用中还有一款是视+提供的。老牌国内AR创业公司,和亮风台一起代表着国内AR创业公司的高级水平,主攻sdk和云服务。
竞品评级:⭐ ⭐ ⭐ ⭐ 四颗星(竞争指数)
2.3.2.7 亮风台- Hi AR
slogan:专注增强现实,引领人机交互
服务形式:SDK+内容创作平台
核心能力:双目AR智能眼镜、HiLeia(为AR智能眼镜打造的实时通讯与协作产品)、HiAR Cloud云服务。
行业应用:AR眼镜、公共安全、智能制造、互动营销、5G AR等。
主要优势:
- 自主研发AR终端和AR云,已建成以AR云为数字中枢、端云结合的AR平台 HiAR Space。
- 联合5G、IoT、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产业合作伙伴,使AR更深入广泛地赋能行业、服务生活。
经典案例:海尔AR智能工厂、格力AR智能家电、阿里云AR城市运维、QQ-AR火炬传递等。
对比分析:
- HiAR SDK用起来和Easy AR SDK有些像,支持”微信+AR预览”、“AR 应用插件”、“使用「幻镜」预览 AR 效果”等。
- 网易洞见必须介入创作者自有APP才能对AR效果进行预览。
入选理由:与网易洞见业务重合度很高,与支付宝、京东、小米、腾讯等很多知名大厂有过合作,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
竞品评级:⭐ ⭐ ⭐ ⭐ ⭐ 五颗星(竞争指数)
2.4 竞品确定
基于上述分析,“百度-DuMix AR”、“视+AR”和“亮风台- Hi AR”在行业应用、目标人群、主要业务等层面的相似性决定了可以作为洞见AR的主要竞品分析对象。
2.4.1 战略层对比
2.5 做个总结
后续打算从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这几个方面去分析,但由于洞见创作者的申请还是没通过,无法体验到完整流程,为了确保分析数据和素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且对读者负责,所以后续的分析需要以后补上了。(摊手+无辜状)
我先简单做个总结吧:
- 从使用场景看,这四个产品都在AR营销这一块发力。之前很多人都觉得,AR技术应该只是硬件大佬们的专利,但随着AR技术的爆红,投资者们也悄悄加入进来,各种AR新兴公司的交易量逐年增长。各个行业也开始尝试用AR技术,使营销活动更加吸引眼球,更加有效——根据Vibrant Media:AR广告内容回忆率比2D广告高700%。目前,AR产业与各领域的融合已经初见成效,电影、游乐场、综艺、美妆、品牌、社交、游戏、动漫虚拟人物、甚至是大学都有相应的实践案例。
- 从用户定位看,这四个产品也有很高的相似度,鼓励AR内容创作的同时,也提供SDK等解决方案给开发者。从解决方案的涉及面来看,视+提供了14种通用解决方案和8个行业解决方案,涉及面相对来说是四个产品中最广的。但亮风台主打公共安全和智能制造这2个领域,公共安全包含人/车识别核查、远程调度/协同作战、天地一体/立体防控,智能制造包含巡检维护、指导培训、远程协作、记录管控,总结来说就是深耕垂直行业,这样布局我是比较认可的,因为助力公共安全和智能制造体现了这家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 从核心功能看,这四个产品各有侧重。有挺多专业词汇的,不过据我所知洞见AR和视+AR是集成unity引擎,Unity3D引擎提供了非常庞大的游戏特性,它最出色的地方就是它的跨平台特性,这意味着你的游戏可以迅速而且方便地被发布到Android,iOS,Playstation 3,Xbox360等等,这使得它是一个非常棒的移动游戏开发引擎。对移动VR来说,沿袭了手游时代的特点,Unity仍然是首选开发引擎。毕竟众多的手游厂商一旦选择向VR转型,几乎90%以上都会选择移动VR。
三、思考
结合以上几款产品的服务形式,都有提供“SDK集成”这种方式,所以在“API设计”和“SDK接入”我也想发表或整理一些观点。
3.1 SDK是什么?
SDK是一系列程序接口、文档、开发工具的集合,即“软体开发工具包”。
一个完整的SDK应该包括:(1)接口文件和库文件(2)帮助文档(3)开发示例(4)实用工具。
通常SDK是由专业性质的公司提供专业服务的集合,比如提供安卓开发工具、或者基于硬件开发的服务等。也有针对某项软件功能的SDK,如推送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移动支付技术、语音识别分析技术等,在互联网开放的大趋势下,一些功能性的SDK已经被当作一个产品来运营。
开发者不需要再对产品的每个功能进行开发,选择合适稳定的SDK服务并花费很少的经历就可以在产品中集成某项功能。
3.2 API是什么?
API即“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是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目的是作为“介面”沟通两个不同的东西,提供应用程序与开发人员基于某软件或硬件得以访问一组例程的能力,而又无需访问源码,或理解内部工作机制的细节。其实就是别人已经写好的可以实现特定功能的函数,而你只需要根据他提供好的接口,也就是调用他的方法,传入他规定的参数,然后这个函数就会帮你实现这些功能。
接口文件和库文件就是API,将底层的代码进行封装保护,提供给用户一个调用底层代码的接口。
顺便解释一下帮助文档、开发示例、实用工具这三个概念:
- 帮助文档是用来解释接口文件和库文件功能的,以及介绍相关的开发工具,操作示例等。
- 开发示例就是做出来的一个DEMO展示,也要包括源代码。
- 实用工具是用来协助用户进行二次开发的工具,比如二次开发向导、API 搜索工具、软件打包工具等。
3.3 SDK 和 API 的关系
SDK相当于开发集成工具环境,API就是数据接口,在SDK环境下调用API数据。
实际上SDK包含了API的定义,API定义一种能力,一种接口的规范,而SDK可以包含这种能力、包含这种规范。
但是SDK又不完完全全只包含API以及API的实现,它是一个软件工具包,它还有很多其他辅助性的功能。
SDK 包含了使用 API 的必需资料,所以人们也常把仅使用 API 来编写 Windows 应用程序的开发方式叫做“SDK编程”。
3.4 API设计与SDK开发
3.4.1 API设计原则
API设计看似简单,其实里面的学问还不少,在整个设计流程中,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各种陷阱之中,给你带来后患无穷的危害。
每个API接口应该只专注一件事,有以下5个原则可以参考一下:
- API应尽可能地轻小:满足需求、对有疑问的地方可以暂时不用(函数、类、方法、参数等,你可以不添加,但千万不要删除),概念性的东西比体积重要,寻找一个良好的动力体积比。
- 实现不要影响API:关注实现细节(不要迷惑用户、不要随便改变实现方式),意识到具体的实现细节(不要有越权的方法行为,例如不要制订哈希函数、所有的调优参数都是可疑的)。
- 不要让实现细节“泄露”到API(例如on-disk和on-the-wire格式等异常情况)
- 最小化可访问:设计人员应尽量把类及成员设为私有,公共类不应该有公共字段(包括异常实例),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隐藏,允许模块可以被使用、理解、构建、测试和独立调试。
- 命名问题:应该见名知意,避免含糊的缩写,对同一样东西的命名应该有个一致性的前缀(遍及整个平台API),讲究对称,代码应该易读。好的名称可以驱动开发,并且只需拆分与合并模块即可。
3.4.2 SDK开发原则
一个不错优秀的sdk开发需要注意如下方面:
SDK架构设计-模块化、组件化、插件化。
便于层次分清,避免代码臃肿,提高代码阅读性以及单元测试。可以参考下《Android彻底组件化方案实践》如何组件化的思路,但是实际下来顾及到各自的项目大小,可以先从抽离、独立各个业务层做起,尽量分清层次,来提高项目层次感,降低维护难度。
SDK更新修复能力。
一个成熟的热更新框架对降低使用者嵌入成本、快速应用业务发展和及时修复bug很有必要,但是目前市场开源的框架都是针对Apk热修复的,其实要针对sdk只要从中抽离出核心思想即可。
3.5 AR未来需解决的问题
3.5.1 技术层
- 人工智能技术等短期内难以突破。
- 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加速运算受制于底层算法。
- 需要海量数据算法。
3.5.2 产品层
- 终端硬件门卡高,量产化困难。
- 网络带宽受限,基础设施不达标。
- 云端计算能力有待提升。
3.5.3 市场层
- 消费级市场教育有待进一步提升。
- 企业级市场进入壁垒相对较高。
- 创业者面临资源整合和供应链难题。
3.5.4 用户层
- 消费级用户使用习惯改变需要时间。
- 企业级用户找准刚需需要时间。
四、背后故事
我大概花了1周左右的时间去写这个文档,其中花了3-4天时间去收集素材,2-3天整理成文。
其中我使用的是“自下而上”的结构化思维去做这件事,即“先出提纲,后聚合归纳”,这种方法为我日常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特别是能助我快速、准确的梳理需求。
为了对洞见AR有一个比较清晰、准确、完整的了解,我重点研究了一下官方编写的“网易洞见SDK集成指南”,感想如下:
看到这个文档是用语雀写的,感觉很亲切,因为我也一直在使用这个平台去归纳整理我的碎片化的知识内容,希望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看文档上的发布日期,这个文档大概是2019年12月份开始写的,直到现在已经快1年时间了,但是文档的完整度还不是很高,比如缺少开发后自检、SDK数据安全说明等。
SDK更新记录只有v1.7和v2.0两个版本,并且还是外链到tower或石墨文档的链接。(目测团队有在使用tower完成线上协作)
华为AR Engine有一个“HUAWEI AR Engine Demo开发体验”,我觉得对于开发者来说是非常友好的。(见下图)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由于信息搜集渠道不完全以及个人阅历、能力等因素可能会导致部分观点有失偏颇,如有错误之处,烦请指正~
部分内容参考自知乎、CSDN、网易洞见SDK集成指南、易现官网等,如有侵权也欢迎纠正。
本文作者 @周祚栋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