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小白的成长之路:讲述产品从0-0.5的过程(下)
在上篇文章中,对产品的需求获取方法进行了深度研究,针对于行业分析报告、一对一用户访谈以及调查问卷也给出了详细案例介绍帮助大家更好的将需求获取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其实需求就来自于生活当中,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为PM一定要善于观察生活,观察周边的人和事物,需求无处不在。
接下来说一说需求收集到手后,如何对需求进行分析呢,如果判断哪些是有用的需求,哪些是待讨论的需求,又如何对需求进行优先级判断呢。
一、KANO模型分析法
KANO模型定义(五种用户需求类型):
必备型需求:用户认为产品必须有的属性和功能。如果没有,用户不满意。如果有,最多满意,无法形成惊喜。
期望型需求:不是必须的属性或服务,但是他们希望得到的功能。在市场调查中,用户谈论的一般都是期望型需求。
魅力型需求:提供给用户一种完全出乎意料的产品属性和服务,给用户以惊喜,提高用户对产品的忠诚度。
无差异型需求:无论提供与否,用户的满意度不会改变,用户不在乎。
反向型需求:用户没有此需求,提供反而会导致用户满意度下降。
KANO模型应用:
通过KANO模型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需求对于满足用户的满意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必备需求是相当于产品的基础属性、框架,是必须要有的,如果没有用户是无法使用的。对于期望型需求以及魅力型需求,尤其是魅力型需求就是产品的点睛之笔,让用户眼前一亮的功能。
那么对于需求的优先级排序,必备属性>期望属性>魅力属性>无差异属性。
二、学会做减法
对收集到的所有需求,不可能在产品初期都满足。那么如何做减法,保留哪个需求而删除哪个需求呢?标准还是根据产品的核心功能,针对产品的核心定位、核心业务及服务进行需求分析。对于围绕核心功能的需求进行保留,边缘需求删除或保留到以后的版本再做参考。
三、产品专家团队决策
直白点说,就是将和产品利益相关的负责人聚到一起,针对需求展开一个撕逼大战。这里就考验产品经理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属于产品经理软能力之一,如何做到将所有产品利益相关人的诉求整合到一起,并且尽量做到谁都不得罪。
四、A/B测试
比较A/B两种方案得出的结果,选择相对更好的一种方案进行应用。A/B测试要有相对成熟的团队以及相对体量的用户群基础再进行测试。
依靠A / B测试, CareLogger把注册按钮从绿色修改为红色增加了34%转换率!AB测试往往可以得到针对于产品的某一个功能如何做决策或对功能的改进起到客观指导作用。
五、产品优先级定义
针对于还未上线的产品,处于0-0.5时期的需求,如何对需求进行优先级抉择呢?
需求优先级定义
重要且紧急
重要不紧急
紧急不重要
不紧急不重要
针对于新产品未上线时需求特点,可以根据KANO模型五种需求类型。
必备需求 > 期望需求 > 魅力需求
在产品初期,必备需求就是产品的基本功能需求,构成产品的框架。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后还是要提一句,针对不同需求以及产品定位,还是要记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掌握方法是一方面,还要和实践相结合。
六、彩蛋&8211;PM所需文档模板
其实对于产品小白来说,在进行产品工作当中,对于一些文档的编写时最头痛的,没有任何产品经验的人,不知道应该如何采集需求,如何记录需求。
这里通过结合网上的一些课程经验,总结了几个模板供大家参考。
需求采集表
需求记录表
注:字体略小,我把各选项列出来:提交人、反馈人、提交时间、模块、描述、分类、重要性、紧迫性、商业价值、开发量、性价比、状态、对接部门、对接人、持续时间、项目名称、发布时间、备注。(针对不同的产品,可对需求记录项进行个性化设置)
关键字:产品经理, 产品设计, 需求, 产品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