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码”灵活用工

为方便阅读,我会简单介绍一下基本概念和核心逻辑,然后我们就直击灵魂。

目的很简单,想了解灵活用工这个领域看这一篇文章基本就很清晰了,降低大家的学习成本,知识付费,顺手点个打赏或转发。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提及的企业及行业内情仅供参考!

一、基础概念

1. 灵活用工是什么

在说灵活用工前了解一下税筹,税筹是帮助企业合理的执行税法,不交冤枉钱,比如你的个人所得税,年终奖一次发放和分配到工资中去分别发放,要分别计算,减少个人的税收负担,这就是合理的税筹方式。

像一些企业掩盖收入、虚列费用、购买专票等行为都是打着税筹的幌子的犯罪行为,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推荐读一下刑法,中国最赚钱的路数都在里面有所记载。

灵活用工本身是一种模式,简化的说就是搞“兼职”(有点偏颇),假如有一天你做大做强了见投资人可以改口叫做“灵活共享经济”(北派的投资人比较好这口),在这种模式下的人员可以称作“自由职业者”、“兼职人员”、“灵活用工人员”。

本质上灵活用工是税筹的一种落地方式,是企业优化成本结构的一种具体办法,指企业短期及项目性用工模式,同时也是传统固定用工的补充。包含劳务派遣、外包用工、非全日制用工、退休返聘、实习等劳务用工,以及其他招用短期或临时性人员的用工方式。

和传统用工模式简单对比如下:

1)传统用工

  • 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出现问题纠纷适用于劳动法,关系固定,企业责任大。养着你,难,辞了你,更难。
  • 企业成本相对较高、负担较重(薪资、福利)风险大(劳动纠纷、工伤)员工个税费用高。

2)灵活用工

  • 有服务协议无正式劳动合同,双方出现问题纠纷适用于民法,关系灵活,责任各自承担。想用就用,不想用就滚。
  • 大大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利于聚焦核心业务,个人收入明显提升(很多灵工者是不交个税的)。

简单粗暴地鉴别方式:凡是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存在服务关系的基本都可以归类为灵活用工。

随着社会的产业用工结构变化,灵活用工模式渐渐浮出水面,今年的疫情正是一把火逼迫企业把“灵活用工”推到了台面上,也引来了无数企业的疯狂窥探。

各方加持加码下,各类产品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个万亿级市场初成规模,又一个风口来了!

2. 核心行业及场景

1)行业及场景(举几个例子)

  • 直播行业—网红主播结算;
  • 传媒行业—自媒体KOL结算;
  • 电商行业—推广返佣结算;
  • 物业行业—(渠道佣金结算);
  • 旅游行业—导游、志愿者、翻译员、导购结算等;
  • 数娱行业—作家、写手佣金结算;
  • 教育行业—线上教师结算;
  • 支付行业—POS推广人员结算;
  • 培训行业—讲师、教练、老师、顾问结算;
  • 医美行业—线上医生、顾问结算;

以上,仅仅是一些例子,本质是不签实际劳动合同的用工模式基本都可以匹配“灵活用工”模式,自己看看还有哪些。

2)目标用户行业排名

简单的统计了一下,主要是竞品调研和报告调研,前三行业排名如下:

  1. 直播(虎牙、抖音、斗鱼……)
  2. 物流(德邦、顺丰、韵达……)
  3. 社区电商(一淘、京东、大象……)

其余的不太好排名了,客户都是最机密的内容,各家资源和能力分布也不同,无法进行详细的分析。但是整体来看,这些行业都是大客户,各凭本事吧。

3. 涉及的角色及痛点

虽然灵活用工有税筹的背景支撑,但整个产业链中涉及的角色也有各自的痛点,一起来看下:

1)企业端(B端)

合规风险大,大量公对私(工资),税务稽查无凭证(常指资金流、数据流、凭证流三流合一),短期或临时兼职人员配合度低,因个税承担归属易产生纠纷;

运营成本高,企业采用传统方式发放报酬,工作质量取决于员工专业水平、工作质量难保证。

传统发放流程三个核心环节:

  1. 核算:核对发放报酬过程繁琐,增加劳动量,让企业的HR与财务陷入事务性工作。
  2. 发放:到账时效性无法保证,资金到账无反馈。
  3. 个税申报:个税申报流程复杂,过程难掌握,需大量人工参与。

财务成本高,发放对象为个人,个人无法给企业提供对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面临现金或个人转账等无票支出问题,增加企业用工成本,没票无法抵扣,这是个大问题,也是很多企业铤而走险的问题,比如去买票。

2)用户端(C端)

  • 纳税率高,最高到40%,谁不想多拿点钱?
  • 纳税流程繁琐,与其说繁琐不如说民众根本没有这个纳税意识。
  • 收款方式多样化,要支持微信、支付宝、银行等多种收款方式。

3)税务局(G端)

  • 征收难,中国人压根没有缴税的概念。
  • 核算难,人数众多,种类繁杂,无法进行准确核算,很快税务之间的数据将会打通,打通后会大大缓解。同时,也代表着造假将更难。

以上,就是这个链条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后续所有提及的企业和内容都是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出发点。

4. 行业解决方案

铺垫了这么多,终于能说正题了,来看业内的解决方案。大部分企业都是以平台形式给企业及用户提供服务。我们来看平台定位: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前置条件,作为平台服务方必须拥有2选1核心资质,我想说的是,做这个事儿是有门槛的。

税务局委托代征代缴资质:

如果想开展业务平台方必须与税源地税务局签署《委托代征代缴合作协议》才可以做这项业务,现在被人用烂的税务局有海南、天津、湖南、河南几地等,资质比较好拿。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和业务量的增加,这些地方的税务局也是越来越有标准,越来越严格。

像前段时间海南开放了一些政策,同时也清理了一批企业,像某社保就是在海南税务局的清扫活动中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感兴趣的自己去查下。

人力资源资质:

这个资质也是支持的,虽然两个资质都支持同一项业务,但是却是两种模式,外观相似不代表内核相同,本文阐述的内容主要是指代征代缴资质,而人力资源资质却存在一定的风险,请慎重。

两种资质不分大小,只有获取难度差别,这个难点主要因素有地方政策、税务局领导资源等,自己脑补吧。总的来说是代征代缴资质>人力资源资质,能拿到代征代缴资质说明这个企业不缺人不缺钱,背景肯定也不差。

从安全角度来看,尽量选择有代征代缴资质的企业作为平台方来承接业务。但人力资源资质是一种众包业务模式的必须资质,部分平台方是同时拥有两项资质的,这是极好的。

  • 签订服务协议(线下),B端企业和平台签订服务协议。
  • 企业将结算款项及一定比例的服务费充值到平台,服务费一般为7%以上,没错,是7%以上,因为现在一般的买票成本公开为6.45%,7%其实一点都不贵。相当于企业花了不到1%的成本,解决了票的问题,企业家都不傻,划算的。省钱又合规,是刚需。
  • 平台给企业提供6%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可以是3%或9%,甚至有13%的(主要是物流)。这个看具体情况提供,承担的服务费费率也不同。
  • 平台与自由职业者签订电子协议,一般是以小程序的形式进行电子签约。
  • c端对b端企业进行服务(实际上都是服务后来平台发个钱而已)。
  • 平台将指定的税后报酬发放给用户,支持微信、支付宝、银行卡,大部分企业的付款方式占比为银行卡占比90%,支付宝占比6%-7%,微信占比3%-4%。其实微信、支付宝发放并不是很多。而且微信发放极为繁琐,体验很差,支付宝很便捷,体验非常好。部分社交电商企业用微信较多,具体看企业的类型和实际场景。
  • 平台帮助c端实现代征代缴,一般个税为0.5%—2%,一般政策下,3万以下免个税,3-10万为一个阶梯,10万以上为一个阶梯。坑比较多,产品实现上也比较麻烦。10w以上是大部分税务局的敏感点,但是市场体量又非常大,让人又爱又恨。

以上,业内的平台基本都是这个运作模式,不管业务层面如何衍生变化,核心就是这个图。

还有很多细节在里面,我就不一一赘述了,等我后期写如何搭建一个平台产品的时候我会详细的去写,大家只要知道这个核心运营模式就好了。

5. 平台的法律依据

要想业务玩的转,政策法规少不了,几个核心关键点依托,分别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第四十四条:税务机关根据有利于税收控管和方便纳税的原则,可以按照国家委托有关单位和人员代征零星分散和异地缴纳的税收并发给委托代征证书。受托单位和人员按照代征证书的要求,以税务机关的名义依法征收税款,纳税人不得拒绝。

《国家税务总局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35号)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个体工商户包括:(三)其他从事个体生产、经营的个人。

第四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地方国家税务局关于调整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附征率的公告》

自由职业者所得税核定,申请核定征收额政策依据相当于把每一个服务于企业的兼职或自由职业者,视同为每一个不同的个体工商户来管理并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完税。

根据国税和地税关于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的相关规定,个体工商户个税的核定范围根据人员取得生产、经营所得的行业不同进行处理,根据所服务不同行业客户历史结算薪酬和应税所得额平均值,将自由职业者或兼职人员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以上,都能查得到,各路大神都有自己的解读方式,我就不评价了,总的来说,这事儿很合规,暂时!

基础的内容基本就这些了,只是给大家树立一个框架,里面有很多具体的内容我没展开说,细节太多,比如具体能省多少钱、计算过程及数据论证、不同的阶梯的个税标准及开票类型等等,有需要的留言。

二、市场情况

1. 宏观情况

1)国家支持整体利好

虚的就不说了,节省点文字,国家大力扶植灵活用工模式,政策扶持新风口,《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有益于灵活用工平台的发展!

灵活用工主要依赖的金融机构银行也针对疫情期间提出了一些特殊政策,各家渠道不同政策收益不同,各凭本事。

2)已具备完善的经济条件环境

2020年,遭遇疫情后社会面临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威胁,在隔离措施和停工的作用下,疫情导致供需双重经济冲击。全球33亿就业人口中,超过4/5受到工作场所完全或部分关闭的影响。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成本结构调整在即,为了熬过这个冬天,各大企业纷纷调整自身成本结构与用工方式。裁员是极端情况,大部分都或多或少在使用灵活用工模式来进行业务及人员的调整,灵活用工也是当前企业降低用工成本,缓解经营压力的实用解决方案。

整体来看,已具备外部条件刺激因素。灵活用工可谓是失业潮下的一剂灵丹妙药,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啦,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他不知道的是能打工是真香。

3)更多的社会人文认同感

当前新生代员工对灵活用工的接受度普遍较高。

90后、00后的新生代员工价值观多元化,大多崇尚自由,注重成就感,这些特质使越来越多的员工愿意接受灵活雇佣关系,追求自由、弹性的工作方式。

4)蓝海市场,但环境堪忧

灵活用工这个业务早在2-3年前就有人在做,随着政策明确,加上疫情冲击,各类中小型企业进来浑水摸鱼,也是给了市场迎头一棒。

这些中小企业本身就是属于投机者,看到业务红利着急想分一杯,吃相堪忧,在教育市场的环节打乱了市场秩序及准入标准。给真正有需求的企业造成了环境混乱及能力不齐等假象,导致了企业对于平台服务的不信任,也是其中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但乐观的是,整个市场还存在大量的增量商户,不错的蓝海市场。

2. 模式玩法

首先,这个模式玩法分两层,上层是业务玩法,下层是支付玩法,所以说这个产品是业务+支付的一个定向组合,所以说一些业内的支付公司有优势就在这里。

1)业务层

发薪完税平台:

模式说明:这类企业的业务玩法主要是专注于发薪完税,不搞噱头不搞虚的,实实在在就是发薪,简单粗暴直接解决核心问题。

这类玩法主要分成两部分,企业用户通过平台提供的PC端后台进行录入操作,C端用户在小程序/APP完成签约及收款查询。

简单高效,不拖泥带水,同时也支持接口对接模式,用户群体广泛。

代表产品/企业:有“云账户”、“现在支付”、“钱方”、“易宝”等。

大数据匹配用工平台:

模式说明:个人感觉这类企业有点飘,想用“大数据”+“灵活用工”两个风口的概念来包装产品,只能说太天真,但是我买单,为什么?

这类企业中有一个叫“灵鸽AI”的产品,就问你熟不熟,没错,就是我们都欠他一个会员的快播王欣。哥们出来后搞了这个产品在初期也是备受关注,现在也是不了了之了。

这类企业主打平台智能匹配供需的机制,平台对人才做梯度认证,平台负责进行B&C匹配。不仅解决了发薪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供需双方标准不统一,沟通效率低、周期长等问题。

然而在我看来,想法是好的,但国内环境还没达到这种程度,现在都是非核心外包,一般高端人才是不会外包的,你平台搞的再好匹配的再准也是没人用的。

现市面上主流的有“灵鸽”、“小包智工”等,我想说的是,产品卖不卖得出去不要紧,重要的是包装要有,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灵鸽就不说了,那TM是信仰,小包智工是一群清华的学霸搞出来的,还在寻求天使轮,有钱的去捧个场吧。

代表产品/企业:灵鸽、小包智工、智工平台

任务众包平台:

模式说明:简单梳理一下流程,B端用户在平台发布任务,C端抢/接任务并实际服务后确认完成,B端企业确认工作量并生成支付账单。主要目的是将整个过程透明化、流程化,对证据链的存证是有一定意义的。

这种模式相较A模式操作更复杂,主要针对的是传统行业,但从业务角度来看是目前相对合规的方式,也是证据链存证最完整的方式。

代表产品/企业:打零工

一站式服务平台:

模式说明:这类企业在满足基础的发薪完税的需求之上,提供了产业链的增值服务。

比如,通过发薪记录可以测算该人的大概信用及偿还能力,为c端提供了一定限额的贷款服务,同样针对B端提供了贷款服务,保证了B端企业在资金紧张或特殊情况下可以按时发放薪资,先行垫付。

还有就是人力供应链协同等。当然了,垫资什么的肯定是最赚钱的,但是风险也很大。

但我个人觉得思路很好,毕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多样化的增值服务,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考虑一下。这一类企业大部分都是人力资源企业,我承认,他们还是很懂业务和需求的,这也是这一类企业的优势。

代表产品/企业:薪太软、薪福多

2)支付层

支付层主要涉及到银行及银行对外提供的能力问题,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

代付能力:

平台将钱打给c端大部分使用的是代付能力,各大银行提供的能力范围不尽相同。

账户体系/台账体系:

产品平台的底层都是账户体系或台账体系,这里也不赘述。懂支付的一眼就懂,不懂的解释再多也没用。

银行打款方式:

有渠道的聊聊转账费用、提现费用啥的,降低一下成本,基本也就这样了。毕竟能省一块是一块,笔数和量上去了以后也是一笔很大的成本控制。

3)微信打款方式

主要是指给c打款到微信的打款方式。

目前市面主流使用的是单笔转账到红包、单笔转账到零钱,对于支付公司来说还好,但一般企业想踏足这个领域也许搞的定产品但不一定搞的定额度。而且微信打款方式比较繁琐,对于企业和平台都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整体市场需求较弱。

4)支付宝打款方式

同微信,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体验好,市场需求较为强烈。

以上,只是简单的列举,一个通道的接入是需要详细评估的,需要贴合自身业务,需要通道评估内容及疑难解答的加我微信。

3. 玩家分布

因为产品特性原因(业务+支付),所以整个行业玩家分三大领域,分别是支付领域玩家&人力资源领域玩家&税筹领域玩家。

1)支付领域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来看整个支付板块(图是借的,能直观展示说明问题就好),目前已知的支付领域玩家有如下几类:

以美团、饿了么为首的本地化生活服务提供商,本身就是需求方,同时也是供应方,很有意思。

第三方支付公司,但这些公司不直接参与搭建平台服务,而是赋予其他玩家不同的打款方式通道能力。

以现在支付、易宝为首的聚合支付/四方支付公司,这些企业凭借着出色的技术能力和银行通道对接能力遥遥领先,做支付的公司做灵活用工业务基本算是如鱼得水。

和人力资源类企业不同,支付公司对支付场景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毕竟灵活用工的本质之一就是“打款”、“代付”。

银行机构比较特殊,在整个灵活用工领域里面充当了通道的角色,本身有薪酬“代发”及“代付”服务。

但说到底,钱还是在银行之间流转,而不同银行对外输出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各类银行输出的账户产品、账户体系、代付产品等也为各家企业之间的竞争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补充了灵活用工领域服务的单调性,为c端提供更多服务的同时,充分提升了灵活用工场景下的业务有效性、时效性。

而凭借着支付公司+银行机构的强势合作绑定关系,必然在产品竞争上会取得更大的优势。而银行本身会给支付公司提供大量的优质客户,个中PY关系就不一一列举。

个人比较看好支付公司+银行绑定这一CP,在未来灵活用工市场必将大有所为。

来看下模式布局: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2)人力资源领域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来看整个人力资源版图(图是借的,能直观展示说明问题就好),目前已知的人力资源领域玩家细分分类分别为招聘服务提供企业、兼职类服务提供企业、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平台类企业、社保类服务企业、福利管理类、薪酬支付类及绩效管理类企业。

这些企业切入灵活用工平台服务其本身是有一些客户基础和沉淀的,所以在拓客及业务匹配程度上有一定的优势。

有一些人力资源企业在灵活用工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增值服务内容,也是大放异彩。

来看这类公司的整体情况: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3)其他领域(税筹等)

主要是指有一些税筹背景的公司,以税筹为主业务的公司,这部分竞争对手也是现在业界内的一部分主力军,虽然在大额避税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同时风险也大。

现在业内公认的老大“云账户”,都是属于这一类范畴之内,起步早,业务比较专注,同时因业务单一导致了玩法缺失,现在也是相形见绌,也是在不断地寻找其他业务方向。

看云账户最近的动态,在招聘大量的c端用户运营产品和短视频相关人员,不难看出,业务瓶颈已经显露,很难在现有业务上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向c端流量等方向开始开疆拓土了。

总的来说,人力资源企业和税筹类企业对于实际业务有着更好地理解,但业务本身没有壁垒,随着时间推移业务透明化,业务上的护城河将不复存在。

而人力资源企业和税筹企业在技术和支付领域的欠缺,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瓦解,支付公司必定是以赶超之势迅速占领更多的市场。

现状来看竞争十分激烈,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愿疫情期间所有企业都可以顺利渡劫!

4. 巨头动态

5月12日,海南省委托代征资质大部分都集中在洋浦经济开发区和海口市龙华区,今日头条、滴滴、映客、猪八戒等部分知名企业均在列。腾讯更是拿了数十张委托代征资质,包含了支付、娱乐、医疗等。

任何一个行业巨头想切入,总是带着自己的资源优势席卷而来,我们来看看各巨头的动向,尤其是像抖音、美团这种巨头,有着供需两方的双重身份。

随着巨头们的业务增长,最后肯定是要自己单干的,这是必然趋势,没什么可解释的,终归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1)业内头部玩家—大(反向)

现在头部的企业基本都是依靠这些KA商户,这些商户自己玩了以后,肯定是把交易量慢慢切走,这是不争的实事。云账户最大的客户就是抖音,对行业头部企业的冲击是必然的。

2)业内中层玩家—适中(平衡)

中小企业想拿大KA实在太难了,要么被甲方绝对压制,要么就是不赚钱赚吆喝,这也是不争的实事。与其这样不如不做,巨头们单干以目前情况来看倒是没有太大影响。

3)业内底层玩家—无

跟这些企业没有太大关系,这些企业最后只有两种结果,要么被政策一波流带走,要么被大公司兼并。游走在周边能吃就吃吧,以后想吃也吃不到了。

总的来说,巨头们目前依然是保守状态,主要还是满足内需,在满足内需的同时观望政策的波动。近2年应该问题不大,也不会把这里作为主战场。但考虑到综合因素,建议以灵活用工为主业务的企业还是要做好及时规避冲击的风险。

三、未来趋势

1. 趋势走向

目前政策、玩法都已趋于成熟,同质化严重,天花板也显而易见,各路人马都在追求新玩法和新的突破点,在我看来,这种情况仍然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新的临界点在于政策的收紧与调整。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对比一下“支付”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大概揣测出未来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政策收紧,标准愈严

国家是不会放任不管的,随着税务系统打通及业务增长,很快国家将会清理业界不合规现象。

一大部分企业会被淘汰,主要体现在发放标准不严格、无证据链存证、风控体系薄弱等方面,在这些方面也是未来各企业应加强建设的核心点。

听说某社保直接给c端发钱,不要任何存证或工作量证明,甚至连灵活用工协议都不签,直接发钱后补协议,被查以后也是难受的一匹。

多的不说了,国家历来都是秋后算账,你品,你细品,擦边球不是只有你会玩,而是别人想不想玩,伤敌1000自损800的方式从来都是不可取的竞争方式。可笑的是最后无法收场也坏了业界信任,赚那点钱抢的那点客户还不够赔的,无底线无原则从来都是下下之选。

趋势二:多类型客户兼容

靠单一模式是不行的,要兼容多种客户类型,但多种客户类型带来的弊端就是要求产品和服务有极强的可扩展性,这个就有点难了。

但这是趋势,单一模式+客户已经很难在市场中占据竞争优势。所以,场内的玩家看自己情况来吧,能力多大就赚多大的钱。

2. 关于行业角色的一些思考

趋势只是判断和推测,业务还是要继续的,众多平台在服务好存量客户的前提下都在寻找下一步的落脚点,在这里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思路,不要太过于关注那些迅速变化的新需求及新方向,回归到产业链的角色上。

1)To B端

灵活用工产品风风火火,大家有想过无法入场的玩家的心情么?

急的不行,先不管能不能赚到钱,先上车再说,在这里,大家转变下思路,B端客户真的就仅仅是现在已服务的这些增量客户么?有没有机会可以把这些无法入场的玩家当做自己的客户?

我之前也提过,将产品提供给这些企业收取定制开发费用,并帮助他们对接银行的能力,这也是一个小的方向。赚点小钱也能避免红海竞争,何乐而不为呢?

最重要的是用Saas的思路去打这些潜在的竞争对手,看似在帮助客户,无形中在定制行业标准。这可是一次跨维打击的机会!

2)To C端

永恒的话题,这些聚集起来的C有没有办法运营,这是大家一直都在关注的问题。

玩c端也不是不行,这个还要基于C端进行调研,用户群体适合怎么玩,别说直接挂一个理财产品让C买,蛋用没用,要是你你买么,emm,转化率应该是有,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建立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如何提升C端用户的粘性。

这是两个独立的问题,为了拿钱为目的的行为毕竟不能算作主动行为。就算一年发几千个亿,在c端用户心里依然无感。毕竟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毕竟不是一个真正的现象级产品。

换个思路,如果基于这些灵活用工数据进行挖掘,并变成风控数据还是有的玩的,也是后期的玩法了。

3)To G端

本质来看是顶着个光明正大的名头一定程度上帮助国家税务局来干活,所以国家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何帮助税务机构更好地完成政绩以及如何帮助国家更好地管控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比如用区块链的方式帮助税务局进行存证,既有高新技术也有政绩的结合才是最好的办法。把税务机关舔明白了,还能差你客户么?

考虑到业务机密问题,还有很多办法和方向没分享,有需要的线下聊吧。

3. 如何寻找一个好的平台

1)看产品

产品方案和逻辑背后是否有法律条款支撑,是否有近期远期风险。风险不仅仅是资金安全,还有政策监管。

2)看收费价值模型

看整个服务的价值,服务是否透明?是否有隐藏的额外服务和金融陷阱。这里要提一下,有很多人说现在行业收费标准高。我想说的是行业现在标准费率是7%,对于企业而言,买票的公开成本是6.45%,用不到0.5%的成本做了这么多事情它不香么?为什么费率会有6%甚至5%的?

因为税源地有返税!有返税!有返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但是,我还是要给你们讲一下返税的逻辑,一些公司/园区拿资质都要有纳税额承诺,达不到额度是不给返税的,1亿的纳税约是15亿的开票量,只有有实力的公司才能做到!只有有实力的公司才能做到!只有有实力的公司才能做到!重要的事情再说三遍。

问题来了,是有返税的政策,但是政策不能实现,很多小公司获取一个资质就开始做业务,为了节省资金,跑路,顶不住,或者不上个税,这种隐患是极大的,需要补税的金额太大了。

有的地区承诺给返还,但是一年以后返还,相当于公司垫资1年,试问几个公司能顶得住?别图便宜了,有便宜的你去找,分分钟坑你没商量。合规问题没解决反而惹麻烦!

3)看服务团队

服务机构背后是否有强力团队支撑,干这事儿必须要懂税务,还要懂合同法、劳动法、刑法等相关法律。别以为钱发出去就完了,分分钟搞到你破产!

4)看客户

如果服务机构做过很多与你匹配的客户 ,那么会少走很多弯路,也会大大的降低你的风险性,这买卖说到底还是买个保底,有风险的赶紧躲远些!

5)看风险意识

如果服务机构特别合规和保守,恭喜你,赶紧用吧,要合作就要找风险意识比你高的,不然找来有什么意义?易用性和风险本身就是不能够平衡,你想满足更多的需求,必然会牺牲一定的风险保障,如果你是风险厌恶型的,请管理好预期!

 

本文作者 @张口就来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