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怀念牛博网:罗永浩最“不敢”回忆的日子

罗永浩很长时间不提牛博网了,久到人们都快忘记这个网站是做什么的。

85后陈思能准确说出“榕树下、新浪城市聊天室、碧海银沙”等暴露网龄的词,他用一种极具夸张的语气形容牛博网:对一代人的思想启蒙,早期网民借助精英之口,寻求观点的表达和认同,最好的博客网站,一个时代的象征。

但94年出生的小雨很难认同这种说法。毕竟牛博网只是互联网的滔滔大海里,一个国内短暂存在三年、没有掀起太大浪花的博客网站。从今天互联网留存的只言片语中,牛博网给他留下的印象是“2006年博客时代的小网站,一群‘疯子’的社会实验”。

牛博网有6条奇怪的规则:要会自己写字,不能像李宇春;要言之有物,不能像徐静蕾;不能剽窃,万一不小心剽窃了,要懂得道歉,不能像郭敬明;可以是有钱人,但不能像潘石屹那么讨厌;不能像孔庆东;做人要厚道,不能落井下石,最重要的是写文章要牛。

经罗永浩筛选,有100余人满足条件。其作者之牛,会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经济学家张五常、茅于轼、陈志武;特稿记者李海鹏;作家韩寒、冯唐;后浪网红薛兆丰;王小波之妻李银河;“舌尖”导演陈晓卿;给张小龙“封神”的和菜头;传统文人的苗炜……

这群人职业虽五花八门,来自天南地北,但都有个共同的属性“精英”。他们聚集在牛博网上,写文章、吵架、输出思想,颇有些百家争鸣的意味。当时,一颗叫“异见”、另一个叫“思考”的种子,由他们在牛博网用户的心里播下。

虽然大家很快都会被“学区房”绑架,但十四年前的罗永浩还是努力证明过:活着的意义除了钱,还能再多点东西。

一、往昔的峥嵘岁月

人民群众一直有个特点,对于自己喜好的事物会有偏执的映像,可以脱离事实那种。比如罗永浩的粉丝爱喊其龙哥,讲他彪悍。但他们从不承认,这人骨头是“软”的。

2006年牛博网上线后,它留给了中国网民一个天大的误会:不删帖。

至今,我们还能在百度上搜索到,网友对牛博网最大印象就是“言论自由”。这可真是个天大的误会,既误会了国家,也误会了罗永浩。他接受采访时承认过,“最被高估品德是勇气。没那么勇敢,只是稍稍正常,没那么窝囊而已。”。

首次让牛博网走进大众视野的事件是:2007年厦门PX(对二甲苯)项目。事件起因是厦门建立化PX工厂,投资108亿元。但不管投资额再大,化工二字足以把此项目妖魔化。中科院院士在两会上实名反对,作家连岳写出檄文《厦门人民这么办!》,称:PX致癌。

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后,政府宣布项目暂缓,但不少市民还是上街“散步”,包括连岳。各大平台按照惯例,纷纷删帖。但连岳也是牛博网上的博主,在此期间,他用短信将现场情况发到博客上,引起围观。这相当于一场文字直播。

罗永浩提早一天知道连岳会做这件事。所以在“散步”当天,他早早守在电脑前,等待通知。结果一直到下午都没有有关部门要求删帖,到了临下班的时候,罗永浩忐忑不安地跟有关部门询问消息,答复是:没有听说过什么消息,你自己看着办吧。

这一事件掩盖了很多问题,没有引起牛博网的反思:为什么同行都在内容自审、自删,因为只有罗永浩比较有勇气?大家都以为意见领袖的光环足够耀眼,可以改变时代。因为PX项目进入公众评测后,连岳及其夫人被邀与座谈,获得3分钟发言机会。

在博客中,他这样恭喜自己,“在你之前,谁曾有3分钟反对时间?”

但历史不会说谎。官媒发表过文章《PX致癌性与咖啡同级》,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上都写着“低毒”二字,可这劝不了三人成虎、经常被骗、不爱思考的大众。也有网友在连岳博文下提出过这样的异议,却被更多人愤怒地攻击为“洗地”。

这是只讲德先生(民主),而不讲赛先生(科学)?其实不然,罗永浩最初是想把牛博网打造成精英自由发言的地方,并且崇尚科学,之后慢慢演变成了网民口中的“启蒙圣地”。这源于当时一个很魔幻的制度,作者只能由罗永浩邀请,不给普通人写字的权利。

二号首长和菜头当时虽不满某些人,但还是能忍,因为这是“牛博的纪律”。而且罗永浩是他大哥,并且自己拥有牛博网10%股份。岂料有人不停写文狂喷中医。和菜头忍无可忍,亲自下场大战,打得他节节败退。

可吵赢架,却输了“人生”。

大哥罗永浩不知为何拉偏架,站队方某。这实在讽刺,标榜“公正、自由”的网站,最终又禁止创始人有异议。原因外人很难知晓。难道因为当时方某是顶流?也对,毕竟罗永浩当时做的美梦是:流量=赚钱。这可是“微信之父”张小龙都解决不了的难题。

之后,和菜头盛怒之下宣布退出牛博网,一篇名为《不合则去》的分手宣言轰动一时,大致意思是:牛博网不准我说中医不垃圾,不准我和方某“胡闹”。当天,下楼吃面时,雨下个不停,他呆呆看着水洼里的倒影,寂静无语。

也许是见到了新生的自己,或是见到曾经的罗永浩,最大可能是见到了回归初心的牛博网。

二、从前、现在和未来

和菜头出走后,便自己运营博客。罗永浩也在人生这条岔路上,大步迈向了自己的巅峰。2008年,冯唐给了他启动资金,创办第二家公司“老罗英语”,一位非洲做生意的发小也投了300万,杂七杂八凑了600万。再加上手握牛博网,他获得了《南方周末》的年度致敬。

致敬理由是这样写的:牛博网正在成为一个意见领袖的聚集地,一个独立、客观且闪耀着智慧之光的意见平台。以此为平台,罗永浩也在将“意见”转化为行动。从2007年的厦门PX项目和拯救黑窑奴工,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募资捐款,牛博网从未缺席。

36岁的罗永浩正春风得意,新办公室搬到了新中关大厦8层,门口“老罗英语培训”的Logo是鲜红色。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培训学校上,就算每天只休息3小时,也很难把注意放在牛博网上。穿着宽松短裤的他,眯着眼睛打定主意:

“赚钱以后,要给牛博网请个专业编辑,一年10万。”

罗永浩有这个想法实属无奈,因为牛博网根本不赚钱,正式员工只有3个。最开始有做博客的想法,也是因为一时意气。05年在新浪博客上写文章时,罗永浩早就因为“老罗语录”走红,但新浪却删他贴,愤怒之下决定单干。

经人介绍,罗永浩认识了程序员黄斌。罗私底下给人说想搞个《纽约时报》,黄想做个能保持青年人知识背景干净的园地。两人一拍即合,和愣头青一样杀入互联网创业。而给牛博网注册域名的是罗永浩老乡李笑来。

博客的架子支棱起来后,牛博网干了件前人、后人都不敢干的事:不预设敏感词。这个行为可比汪教父写的歌要摇滚得多。所以,这个博客打成立起就是一次自杀式袭击:对制度、对互联网、对精英、对民众、对自己。

2008年,在牛博网上开博5个月后,冉云飞统计了自己被删的帖子,42个,包括《张艺谋的八荣八耻》、《中国体育走的是一条歪路》、《毒奶粉横行编年史》。他也写了不少诗意:《像唐诗一样生活》、《给你爱的人以自由》、《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日更不辍是他的标签,也是粉丝最多的博主。但代价也很明显,批评越来越极端后,一段时间他的名字成了敏感词。出狱后,冉老师皈依了基督教,偶尔参加线下讲座,主题是《从人本主义教育到圣经里的教育》 。

有一次,牛博网的事情闹得实在不好收场,有关部门用几百张A4纸打印了刊登在牛博网上的敏感文章,找到黄斌令其悔过。“写一句话,大意是保证不再登了,然后签上名字、日期,写了几百张,像罚小学生一样。”黄斌笑着回忆道。

来执行的人在黄斌面前还是会装一装,但转过身去,就是一副笑脸。罚抄,对牛博无害,于有关部门亦然。这样的形式主义带给过牛博温暖,“他们知道什么对什么错,从来都知道。”黄斌说。在体制没给太大压力下,牛博网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

最大的原因还是没有商业价值,写作者慢慢流失。牛博网靠着尺度大胆PV(页面浏览量)很快就突破20万,投资商和咨询顾问讲到了50万才有商业价值,之后门槛涨到了100万。资本不断出尔反尔,是因为罗永浩做不好牛博网。

即便罗永浩当时的想法十分超前,把牛博网看做是新媒体平台。

日PV首次冲过100万当天,罗永浩与黄斌举着笔记本电脑,在黄斌家的卧室拍下了一张合影。拍摄者是黄斌的妻子,电脑屏幕上显示着流量实时统计。那是黄斌记忆中难得的一次,他与老罗一起为牛博网而庆祝。

温情是短暂的。相处时间越久,罗永浩的性格缺陷暴露无遗。合伙人认为他是个独裁且刚愎自用的管理者,并最终不欢而散。当时他既是球员(写作者),又是裁判(网站运营者),遇到不认同的作品时,不仅会写稿批评,还会从首页上的作者目录里拿掉。

不少作者因此出走。宋石男是其中一位,他在当年的博客中称:“我对因为种种理由而出走或淡出的作者,非常惋惜。那是牛博的不可挽回的伤口,也是老罗彪悍人生中无可补救的缺憾。”作别牛博网时,他还引用了一首叫《我爱你》的诗:

“我不得不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会生活,就像人们一个字一个字把它忘记。”

对此,罗永浩字字如刀的回应道:我相信到牛博倒闭的那天,我数着它的伤口,会发现这些伤口全都是傻逼和糊涂蛋造成的。2013年,被挪到墙外的牛博网正式关闭。罗永浩称没人看博客了,但有知乎用户毫不客气的指出“是没人写了”。

从前、现在和未来,一直有人离开,不会再回来。

三、把选择当武器

伴随着牛博网的关闭,老罗在公共表达上也节节败退。

相比于此前砸冰箱或者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讨论,牛博网结束之后的罗永浩更倾向于成为一个微博KOL。在锤科时期,罗永浩在微博发言最多事情是给自己公司的产品做广告,以及骂那些不能理解自己“为何这么做”的人。

在开始带货直播之后,这种广告风气越来越强烈,微笑着的罗永红和他永远穿着黑色衬衫的半身照出现在他微博的主页上,鼠标下滑5秒,可以看到同样笑容的照片5次。不公与有失正义的公共议题依然很多,但很少再听到罗永浩说什么了。

前《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王小峰,同时也是罗永浩的好朋友,评价他说,一系列闪耀着理想光辉的罗永浩创业史,完全是个“节节败退”的过程。牛博网时期,罗永浩想挑战制度,树立价值观;英语学校时期,他强调要做有道德和有理想的公司,“那个劲就已经泄下来了”。现在做手机,则与民主和理想更加无关。

“从牛博网开始,便是老罗从一个公共知识分子沦落成一个商人的过程。他每次都想去对抗一些东西,但发现没法对抗,磕得头破血流,只能丢了这块阵地,另立山头。”

伴随着这个节节败退的老罗个人创业简史发展的,是整个互联网不断地由精英群体向外扩张。

牛博网的百万PV ,即便是在2007年也是一个非常小众的网站,当时网民数量刚过1亿,牛博的读者更是小众中的小众。最早一批最早一批老罗的粉丝,是知识一代。他们去新东方学习GRE,准备出国,有开放的价值观。

老罗语录其实是从清华大学水木年华的BBS上开始流传,始于大学生群体,从精英群体开始爆发。

但如今,卖货的老罗面向的是快手、拼多多崛起时代的网民。他们原本是沉默的大多数,不善表达,商业体也并不在乎他们的声音。不管这群人是否会关注公共议题,他们是主播卖货的对象,商人要从他们身上赚钱。

在视频网站发展、微博打假和拍了自己的微电影之后,老罗的形象开始多元起来。“每个粉丝里都有一个罗永浩,已经不是单纯的知识分子了,网红、企业家、相声演员、产品经理、等等各种title。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数量的暴涨加上罗永浩身份的多元, 双重作用与双重选择使得——知识分子的形象淡化的非常明显。”

这也是牛博作者们声音消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除了时代时代气氛与舆论的管理的加强,沉默的大多数入场,使得他们的兴趣观念与牛博的作者们完全是两路人,“曾经的主流”已不再。

当年影响一代年轻人的牛博作者在这个时代里很难有位置了,不得不变换着体位去迎接新世界。罗永浩也加入他们其中。放下自己企业家和知识分子的身份,投入到短视频和直播的浪潮中,曾经的铁粉看起来尴尬,但前来看热闹和买货的人看得津津有味,饶有乐趣。

牛博网从生到死,也只不过走了7年时间。老罗选择了主动关站,仅以他个人的力量,也许远远不能将牛博网成就成他理想中额宏大事业,其中有焦灼,也有恐惧。

但关闭时候,罗永浩还是说,他相信,“钱,总是能赚到的,但是牛逼不是。”后来,经过锤科和直播带货,以及在互联网日益深入人心的“理想主义者”形象,老罗的确赚到了钱。

这虽然是他的选择,但一点都不酷。

四、命运是刻意的

2017年5月9日,深圳大雨倾盆,在“春茧”体育馆,锤子科技举行了新品发布会,罗永浩照例上台讲相声,讲到动情处,不禁泪洒当场。坚果Pro不负众望,成了锤子手机的回光返照,罗永浩照例写文章嘚瑟:

“今年春天我靠坚果pro打了个翻身仗,这点成绩……其实在我宏大的野心里根本就是个P。历经各种九死一生的狗血剧情后,我的精神状态像打了鸡血一样格外兴奋。偶尔兴奋到极处,我想到了我牛逼臭哄哄的一生,情不自禁动起下半部《我的奋斗》要怎么写的念头。”

比罗永浩年长10岁的史玉柱在湖畔大学上课时,回答过这样一个问题:1997年的巨人危机,对你的身心有没有造成持久性的伤害。他讲到“辛亏有这样一段经历,人成功的时候骨子里都是狂妄的,只有失败了才能客观下来总结自己,让我脱胎换股的就是1997年”。

锤子手机彻底失败后,罗永浩背负了上亿债务。

如今,即将知天命的他终于看开了,开启卖艺还债模式,搞直播带货、上脱口秀节目、给游戏代言。理想主义的标签,老罗自己亲自摘了下来。而从主动关闭牛博网,老罗英语失利,到兵败锤子手机,终于靠基本技能讲相声吃上饭。

这些经历不知道罗永浩会在自传里如何总结,是直面惨败人生,还是讲述命运的刻意,让他走了好大一圈,最后又回到最初的那个点。

有位叫响马的作者在公众号里写过一篇《后牛博时代》,缅怀20岁的自己,文人梦被牛博网唤醒,憧憬未来做一名记者或自由写作者。可十年后,恍然若梦,一个时代匆匆过去,他想起了牛博网,还想起自己没实现的理想。

在文章末尾,响马引用了黄霑所写的歌词,“一入江湖岁月催,不胜人生一场醉。”

参考资料:

  1. 《牛博往事》,博客天下
  2. 《我眼中的李笑来》,罗永浩
  3. 《投资人谈罗永浩:很欣赏他 但不会给他一分钱》,宋玮
  4. 《我跟罗永浩一起红过》,宅总有理
  5. 《请回答2006:牛博网事》,我为人民试APP
  6. 《罗永浩式奋斗:从网络红人到创业家》,南方人物周刊
  7. 《牛博网上的彪悍人生》,三联生活周刊
  8. 《罗永浩 锤下那个理想主义者》,人物
  9. 《博客过时了?》,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颜宇,公众号:真心编辑部,最具前瞻性的商业观察。

本文作者 @真心编辑部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