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配送:共享中心

一、“共享”的渊源

共享一词最早出现在《东周列国志》,齐景公对晏子说:“相国政务烦劳,今寡人有酒醴之味,愿与相国共享。”相晏子当然是乐呵呵接过去,并谢主隆恩了,看来“共享”最早的意思很单纯,即感激某人,并愿意拿出来好东西与他人共同分享。

其实最早出现类似现代共享的时期是宋代。像今天以“代步”为特征的交通工具共享模式早已开始出现,如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便出现了专供市民阶层租用的“共享车”,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有提到,马可波罗到达13世纪末的杭州时,便看到“街车”往来驰聘。这种街车并不是归使用者个人所有,而是车行的“租赁车”,那些喜欢游乐的男女常常雇它代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慢慢的出现”共享经济”,而生鲜配送行业内部也开始出现“共享”模式,以达到公司内部与合伙公司合作共赢的目的。

二、共享中心的服务模式

共享中心的服务模式有很多,常见的模式是在公司/集团内部成立一个独立的中心,其他业务单元/部门与该中心是内部客户的关系,共享中心服务自成一个组织,通过一套明确的SLA(服务水平)来递交服务。

也正因为有这么一套协议,就可以使所集中起来的职能更加流程化、标准化,可以保证服务质量的一致性、及时性,同时也可使得借助预先双方对服务水平标准的界定,实现对服务质量的衡量和监控。

三、生鲜配送行业的共享共赢

生鲜配送是一个相对特殊的行业,市面上常见的商品价格几乎都是公开透明的,对于一个企业特别是想要盈利的企业来说其实时间蛮困难的事情。客户对商品的数量、时效性、质量、安全都有较高要求的情况下,大多数小企业的配送能力都相对欠缺。没有大量/高毛利的客户群体、没有优质的供应商资源、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没有足够的分拣作业场地、以及没有先进的冷链技术和相对先进有效的管理。

目前市面上从事生鲜配送行业的公司虽然很多,但较大规模的却很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业内部的资源和模式在不断的趋向头部企业。

而共享中心的服务模式可纵向联合供应链资源企业,横向联合轻资产聚焦重点城市、延伸重点城市各节点,以及跨平台联合。也能更好、更直接的连接行业上下游、整合社会资源,使用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共享优势的供应商资源,共享标准化运营,共享成熟的产品物流,以及管理、公开透明、利益共享,共建品牌提高溢价。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四、举例

行业头部的生鲜配送公司由于发展时间较长、规模较大,有自己的生产种植基地,有大量知名品牌一手代理权和合作能拿到更多的折扣和更优惠,在采买方面相对小型配送公司来说具有绝对性的优势。而小型的生鲜配送公司可加入进来借助总部公司的优势和资源,降低成本、优化管理、提高收益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

订单操作人效共享:

可对共享中心的人效资源进行共享,由共享中心的人员对客户订单进行统一处理。部分生鲜配送行业的客户订单都是以消定采模式,需要订单人员对客户商品有一定的熟悉度,便于对客户进行核对确认。而订单操作人效的共享,对于整个共享中心的企业来说都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采购共享:

头部企业可直接对接生产基地、有众多的代理和经销品牌的资源,这些优势可为加入共享中心服务的企业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供应链服务,极大的提高盈利水平。小型的生鲜配送公司由于客户基数较少,购买商品品类相对较多、数量较少,市场采买不成规模。从内部营运支出层面来说,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与头部企业共享可形成一定规模,就采买的角度来说,可通过集采共享优质的供应商资源,将内部的需求通过一定的合作外置,内部精简人员、优化流程,极大的提高采买的优势。

仓储/物流共享:

区域性仓储资源优化配置和物流资源高效运转,有效降低仓储物流综合成本,进一步发挥采购供应链协同效应、规模效应,区域仓储物流共享中心。

共享管理平台:

共享中心服务可实现某个区域的营运共享。采购、仓储、配送,资源集中共享、统一管理、按需调配,打造区域性生产建设用料单位的及时供应物流圈。运用现代化运用现代物流与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物资保供和服务水平全面降低仓储物流成本,通过实施仓储扁平化管理,集中共享盘活库存及闲置仓储资源,合理储备、降低库存总量,不断提升共享中心物资集中储备、质检、配送等专业化能力,实现共享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

在供应链的体系上,小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某一个环节的共享中心服务模式,已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五、共享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不至于使这种中心成为公司内部的一种变形的垄断,从而彻底失去自我改进的压力,有的企业还引入了竞争机制,内部客户并不限于非要从公司共享服务中心采购服务,假如内部提供的服务水平无法与外部服务者的水平媲美,那么内部客户将会优先购买外部供应商的服务。这种竞争的压力,就迫使内部的共享服务中心必须时刻致力于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力求为内部客户提供始终优于外部市场的高质量、及时的服务。

一个优秀的共享中心,关注的几个关键因素:

  1. 始终保证内部客户所需要、关心的服务要素,确保服务的效果;
  2. 始终致力于成本的降低。在这一点上,很多的企业是通过将一部分程序性的活动信息化或外包,并在服务端引入自主服务的形式,以求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
  3. 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业务伙伴。以自己对业务需求的深度了解,来更加深入、具体地帮助内部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说明:部分内容来自百度内容整合。

 

本文作者 @文大大爱吃热骨头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