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生命该如何退场?

每当仲春、暮春相交之际,清明的细雨总会带来我们对生命和死亡新一轮的思考。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清明的雨落在农耕文明的乡土之间,人们寄托哀思的是一方石碑。

当同样的哀思延续到“数字化身”普遍的今天,或许我们也应该在一个个社交媒体账号的“消亡”之间去重新思索死亡与告别的含义。

一、数字化生存的普遍

2019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让原本自由流动的世界被迫处于一层层封闭与隔阂之中,线下交往的受阻,加强了人们对线上交往的依赖,全球社交媒体使用数据显著提升。

据Hootsuite发布的《2021年全球社交媒体使用情况》报告显示,截至2021 年1月,全球所有平台上的活跃社交媒体用户增加了4.9 亿(13.2%)。 仅去年上半年,社交应用使用时长就达到了7400亿小时。

著名学者喻国明曾说“社交媒体上的每一个点赞,每一个转发,其实都是一种数据。 如果从微内容角度来说,都是几十亿次交互的信息,这个数据是海量的。 ”

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的每一次“数据留痕”都是将那个数字化的自我,刻画的更栩栩如生一分。 但数字化生存的普遍化,也不可避免地将另一个沉重的话——“数字化死亡”推到了我们的面前。

二、在云端交往,也在云端“告别”

赛博时代,“云端”一次次地延伸人际交往的广度,也见证着一场场的告别。 国家统计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我国年死亡人口数量为1014万人。 从全球范围内看,每天都有超过10000名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去世。

据牛津网络研究院数据显示,早在 2012 年的时候,成立仅 8 年的 Facebook 就已经承载了大约 3000 万名逝世用户。 该研究院曾预测,预计到2100年,Facebook上会有49亿死亡用户,数量将首次超过活着的用户。

在国内,预计到2065年,微信上逝者账号数量将超越生者账号。 我们在云端交往,也在云端“告别”。

随着网络社会的触角不断蔓延至现实的各个角落,社交媒体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展示生活和自我披露的窗口。

我们在社交媒体上记录情绪,分享喜怒哀乐,也在社交媒体维系着各种人际关系,随着人们对社交媒体依赖的不断加强,凭借社交账号上的种种信息,人们几乎可以拼贴出另一个仿佛“数字孪生”的自我。 但是当人们离世后,这些承载了许多生命痕迹的社交账号又该怎样处理呢? 面对一个个永远不会再亮起的“灰色头像”,我们又该怎样去悼念与告别呢?

为了更好地实现“数字世界”里生命的退场,“数字遗产”的概念也应运而生。

三、为何提出数字遗产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存数字遗产宪章》中给出明确定义,个人在网络上的信息包括文本、数据库、照片、软件、网页等,都是数字遗产。

在认定数字遗产的法律地位方面,我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端。 中国的《民法典》,是全世界第一个对虚拟财产做出规定的法典。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网络虚拟财产”就已经被写入了《民法总则》,成为了我国公民的一项民事权利。

数字时代——生命该如何退场? | 芒种观点

社交账号作为“数字遗产”的显著代表,对家属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纪念意义,但如何做好个人权益与平台权益的平衡,如何处理好包括隐私权在内的诸多伦理问题,都亟待探讨。

根据YouGov的一项调查,只有7%的受访者希望自己去世后社交账号依然保持在线状态,但目前,只有少数公司为用户提供了死后账户管理的选项。

对于如何处理逝者生前的社交媒体账户,各个平台都处于摸索的阶段。 尽管各大平台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数字遗产领域来保护逝者的权益,就目前来说,在生理上去世后,想要在网络世界同步实现“数字死亡”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如何处理数字遗产

早在2009年,Facebook率先推出了“纪念账号”功能,逝者亲友可以向Facebook申请变更成纪念账号,逝者的头像下面会出现“Remembering(悼念)”的标志,但任何人都无法登录进入,亲友可以浏览并悼念。

2015年,Facebook又宣布了一项措施,用户生前可以选择在自己死后删除账号,或者指定一个代理人,负责管理自己去世以后的纪念账号。代理人还可以更改逝者的封面照片或接受好友申请等。

面对数字遗产问题,谷歌允许用户指定一个“非活跃账户管理员”,当用户的账户在一定时间内不再活跃时,指定的管理员就会收到通知,并在经过许可的情况下,访问用户的私人数据。

同时,谷歌会用电话号码来验证管理员的身份,如果用户不幸离世,此人将有权删除或继续保护账户。

2021年6月份,苹果公司在最新的iOS开发者预览版本中加入“数字遗产”功能,用户可以添加遗产联系人,并在去世后允许遗产联系人访问自己的iCloud数据与信息。

数字时代——生命该如何退场? | 芒种观点

在国内,主流互联网平台也纷纷出台相关措施,从更具人文关怀的视角来增强对离世用户社交账号的保护。

2020年9月,为解决逝者账号频频被盗造成的负面影响,微博发布了《关于保护“逝者账号”的公告》。公告表示,对于用户反馈的逝者账号,将在核实情况后设置为保护状态。

处于保护状态的账号不能登录、不能新发或删除内容、亦不能更改状态。

2020年12月24日,视频弹幕网站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发布公告宣布推出纪念账号功能,向逝者表示哀悼。

2021年7月,腾讯获得了“数字资产凭证继承转移”相关专利授权。该专利主要包括确定用户的生命周期结束、获取用户遗嘱、对数字资产统一维护和继承人资产转移等内容。这正印证了保罗·莱文森的预言——媒介技术的进步方向是补偿性的、更加人性的方向。

五、数字遗产有何意义

英国心理咨询家伊莱恩·卡斯凯特曾在《网上遗产:被数字时代重新定义的死亡、记忆与爱》中提到:“使用社交媒体的人会从逝者的社交媒体中得到难以估量的安慰。”

对逝者家属来说,逝去亲人的社交账号将成为他们寄托情感与想念的重要渠道。每当怀念亲人时,家属可以浏览他们生前的社交账号,从过往的一条条生活动态,一张张照片分享中“重新”见到已经相隔两端的他们。

此时的社交媒体对逝者家属来说不再是相隔在云端的冰冷符码,而是承载了逝去亲人音容笑貌的载体。

因此,从情感的维度来说,数字遗产不是简单的信息集合,也不只是用金钱来衡量价值的虚拟财产,而是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的凝结。

对于每个平凡的人来说,社交账户被封锁和留存后,就仿佛自己生命里的一部分在网络上有了永生的权力。

几十年后,如果现在常用的社交媒体还存在,后代的人们或许会以另一种形式与我们“相遇”。

无数次的社交记录,无数次的数据留痕,一点点拼凑出了我们在虚拟世界中的生命痕迹。我们走过的路见过的风,生活的每一次感动,分享的每一次风景,我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些网络数字遗产为他们还原了真正的我们。

六、身体退场、精神永续

社会各界对于数字遗产的关注,无疑将对媒介技术的讨论维度更深入到了物质身体,与精神化身的层面。

当现实世界的物质身体走向死亡时,承载了精神体验的“数字化身”,却不会随着肉身的陨落而自觉退场,数字化的自我会随着社交账号中的所有数据在网络空间中实现另一种形态的生命延续。

正如去年B站官方为其逝者用户建立“纪念账号”之举——“纪念他们和我们曾经存在于同一个世界,曾经看过同样的风景,为同样的事物欣喜或悲伤。”

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的所感所想将跨越时间的维度,成为我们在这个世界存在过的鲜活证明。

七、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截至今日,国内外关注网络死亡的宏观和定量研究都很稀少。正因如此,我们才更有必要在清明这个特殊的节点去深思“数字化死亡”与“数字遗产”的相关问题。

在传统观念中,死亡与告别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自疫情爆发以来,我们见证了太多的爱与告别。如果说真正的死亡不是从呼吸停止的那一刻开始计算,全世界的遗忘才意味着生命真正的告别,那么社交媒体对逝者生命痕迹的保留是否从另一个角度延续了生命的长度?

我们或许批判过社交媒体上的浮华与喧嚣,或许对社交过载有过倦怠,但我们不可否认任何一个媒介产品持续发展的动力都离不开对情感和人性的关怀。

随着国内外各大社交网络平台纷纷建立起对逝者的保护机制,完善“数字遗产”方案,原本由冰冷符码构成的社交账号也成为了寄托生者哀思,放置情感与记忆的温情场所。

当我们凝视网络,流量喧嚣之下,一个个“灰色头像” 仿佛林立的数据墓碑,为那些永远失去了登录者的账号,承载着爱与记忆。

 

作者:张亚宁;微信公众号:腾讯媒体研究院

本文作者 @腾讯媒体研究院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