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证明不了自己具备盈利能力的独角兽,“有病”
导语: 过去互联网规模经济一直是主导思想,很大因素都是平台思维,直奔垄断竞争。但现实问题是平台机会越来越少,而平台型创业机会只有产业链、关系链发生重构时出现,注定是垂直的、少量的。
今天要说的话题,或许你会觉得有点“危言耸听”了,趋势却是如此……
几天前,来自彭博社的消息称,2016年下半年,估值300亿美金的Airbnb已经实现首次盈利[息税前],预计2017年将实现持续盈利。对此,投资了过滴滴、饿了么,有“独角兽捕手”之称的朱啸虎表示,“2017年所有的超级独角兽都需要证明自己能够盈利!”
过去大手笔投入的已经着急盈利,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也不断地听到垂直电商放出盈利信号,比如贝贝创始人张良伦在虎嗅FM节上宣布从10月份开始实现规模化持续盈利,易果生鲜也称自己在2018年能实现盈利……
究其原因,当时简单分析:过去互联网规模经济一直是主导思想,很大因素都是平台思维,直奔垄断竞争。但现实问题是平台机会越来越少,而平台型创业机会只有产业链、关系链发生重构时出现,注定是垂直的、少量的。
如此背景下,创业者必须意识到,如果自己没有踏上平台风口,千万别再用理直气壮“先圈用户,做大规模,怎么赢利是未来思考的”,务必重视商业模式中的财务模型,想清楚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最佳利润点”、“无效利润点”在哪儿,并关注业务的健康增长方式,非粗放型。
延续之前的探讨,为什么我很同意“2017年独角兽必须证明自己具备盈利能力”?
会计处理:独角兽不适用“非经常性收益”扭亏
去年房地产火热之际,我们随便在网上一搜,能找到各种“A股上市公司卖方实现扭亏”的报道,这些公司多半是已经“*ST”的企业,为了保住上市公司的壳,利用会计处理方式实现盈利,除此之外,也有的公司是为了盘活资产、回笼资金。
因此,通过固定资产处置变现的方式,在会计上实现“非经常性收益”来美化财报成了传统企业惯用手法。而互联网“独角兽”们重技术产品、重用户数量,几乎把很少把钱花在置业,或者进行“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所以几乎难用“非经常性收益”(除非有政府的大额补贴)、“投资收益”来实现扭亏。
另一个角度,2017年差不多是国内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一个“五年”,大部分独角兽都是在这一波移动浪潮中崛起。如果按照会计“弥补亏损”的原则,是实现盈利年不超过其前五年,而今年正好是一个周期临界点。
理论上往期亏损是由“任意盈余公积弥补亏损”的,但大部分独角兽公司至成立之日起为实现盈利,更别提“盈余公积”了,所以实际是由“注册资本弥补亏损”,对应需要“资本公积”来填补。
融资估值:市梦率撑着,增长红利却在衰退
因此,我们看到了独角兽们持续融资,笼统的做法是参照同类上市公司用PS估值独角兽,期间掺杂雷军说的“市梦率”,所以到了现阶段,没有盈利能力体现的独角兽,再融资时要扛住上一轮高估值,会是一道坎。
不盈利情况下,要支撑高估值的依据只能来自“业务的高速发展”。放在宏观环境下,流量红利与用户增长红利就成了支持业务高速增长的关键要素,但到2016年已经明显已过“红利期”。从用户规模看,当前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10亿(中国互联网协会数据),主要发展指标趋缓。个体情况以阿里为例,2016Q4财报显示,其月活用户数为4.93亿人,同比增速为25%,低于上年同期48%的增速。
其他公司即便还能保持在50%以上的用户增速,但已明显感受拉新成本的上升,这点做互联网金融项目的创业者应该深有体会。过去一年,虎嗅从电商卖家那边得到的反馈,流量成本也在蹿升,拿天猫上的一个服饰小类目来说,其钻展的CPM较一年前翻个一倍很正常,然而转化率并未伴随提升,所以“腰部”商家的日子真的不好过。
这些情况在“独角兽”身上同样作痛,滴滴、Uber过去两年火拼时的补贴,已成为共享经济的典范,2015年就已对烧钱补贴的三种“姿势”进行过总结:低频消费/高客单;中频消费/中客单;高频消费/低客单。
不管是哪一类烧钱补贴,都是用在新业务拓展和新用户获取上。烧钱补贴对于这类公司而言就像嗑“春药”一样,一旦停下来,原来的业务增速放缓,用户流失就成了药后“副作用”。而烧钱补贴直接加剧了公司的资金链紧张。到2017年,独角兽通过“补贴”换取高速增长的方式几乎会被摒弃。
竞争格局:寡头市场,进入盈利模式验证阶段
2015年,滴滴快点、58赶集、美团点评、携程去哪儿等垂直玩家相续合并,2016年,滴滴Uber中国也奇迹般走到了一起,过去的诸侯争霸,已经变成寡头竞争,合并后的一两年有个整合期,裁员、业务线调整,比如新美大在2016年4月分拆猫眼电影后,引入光纤控股达57.4%,取代新美大第一大股东地位。与此同时,新美大酒店业务出售,“百度糯米+百度外卖打包出售”的传闻也不绝于耳。
2017年,垂直领域中的寡头独角兽们完成整合,运营成本结构进行优化后,要开始从最初商业模式的验证转换到盈利模式的验证阶段,这也正是“垄断竞争”思维下,以市场主导权来实现盈利的理想路径。
该阶段到了拼渗透率、转化率、复够率的时候了,用深度来弥补用户高增长阶段的广度,落地运营,是系统性工程,整个业务创新则进入到“自创新”阶段,模仿、抄袭的过去式无法解决运营效率的提升。健康的独角兽,会在2017年开始证明自己具备盈利能力。
几天前,微软发布了2016Q4财报,实现营收240.9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37.96亿美元相比增长1%;净利润为5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50.18亿美元相比增长4%。这家老公司盈利能力依旧亮眼,超出华尔街预期的财报让其股价迎来历史新高,时隔17年,市值再超5000亿美元。
即便还不是独角兽公司,2017年或多或少也会明显感受到投资人对其盈利能力的要求权重提高,当然这背后的核心还是“人”,公司员工的能力是否有所提升,能否跟得上公司发展步伐?往往现在多数创业公司的管理宗旨强调“结果导向”,忽视了持续能力提升的投入。这点,正如马云老师在猴年的最后一次公开演讲中反问:企业家们每年愿意花多少时间精力,对自己员工、干部进行系统培训,思考组织变革,修炼内功。
来源:虎嗅网 作者:李清乐
关键字:业界动态, 市场, 独角兽, 创业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