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的机会在哪?
这里用“汽车互联网”来指汽车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业。在汽车领域,我本人做了很多投资,包括:易车、神州租车、优信拍、车王、车语等。谈起这个话题,挺有兴致。美国人将互联网的版图扩展到手机,一下子,使得如日中天的社交网络都有点儿相形见绌,被抢了风头。移动互联网横扫几乎所有产业。大部分人的生活中,房产、汽车的花费是最重要的两块儿。房产算投资,汽车算消费。汽车互联网当然会引人注目。
前装与后装。前装指设备或系统在汽车出厂前安装进整车,后装指的是出厂后,车主购买设备、服务,自己或服务机构帮助安装。如果系统要前装,则需要与原厂商建立良好的沟通,通过原厂商的测试,获得许可。整个生意是B2B模式,厂商往往比较强势。后装则需要建立销售渠道,根据设备安装的难易程度来决定是否需要服务商参与,可能是B2B,也可能是B2C。即使是B2B,渠道相对原厂商来讲,一般也不会很强势。这种业务自己的品牌很重要。
先说B2B的业务。车载智能系统,如:福特的SYNC声控技术、现代汽车基于MirroLink智能系统、通用汽车内置的娱乐信息系统等,都基本需要前装。另外,OBD相关业务,往往需要厂商配合,因为,这类数据不是完全公开的。还有Telematics,这是个很有历史的行业,各大汽车厂商也都很热衷,比如:通用汽车的OnStar、丰田的G-Book、宝马的idrive、奔驰的Command、福特的Wingcast等。有一点是清楚的,过去这些系统并非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现在应该都会朝这个方向发展。中国的国产车数量越来越多,似乎有机会出现优秀的Telematics设备制造及服务提供商。
再说针对个人的业务。轻模式的打车、租车、代驾在国内迅速兴起,这些是直接面对消费者。打车难催生了摇摇召车、快的打车,作用是方便用户打车,司机也少走冤枉路。但现在的加价模式,可能会被监管部门以变相涨价的理由叫停。没有这个价格因素,由于打车本来就难,司机可能安装的兴趣会减弱。国外做的好的是ZipCar,被Avis 5亿美金收购了。正在兴起的是RelayRides和Silvercar。国内这部分主要问题还是代驾及所谓“黑车”问题。但整体看,这些面对个人的服务或产品是极具活力的市场,也是创新最容易出现的地方。说不定什么时候,又有一家大公司诞生了。
对于汽车互联网,有一个问题需要解答:汽车互联网是通用的,还是专用的?是不是有个接口就可以了?因为Pad和手机已经极为普及了,我们还用再花钱卖专用设备吗?比如,拿导航来说,过去我确实用专用导航仪,现在利用iPad和iPhone下载导航软件来导航,更新非常方便,价格也便宜。如果用iPad,屏幕也足够大,足够清晰。在国内,可以用高德,在国外,可以用Garmin。至于,生活服务类的信息。通过手机都可以随时查到。在美国,你可以用Yelp,国内有点评等几家。确实,有些应用,还是需要专门设计,比如:汽车发动、汽车门锁、汽车防盗和车载娱乐系统等。看起来,两者需要结合。汽车应该设计出接口,便于开发新应用,也便于象Pad和手机这类设备能很好地接入到汽车网络中。
汽车互联网无疑是非常有潜力的行业。前装、后装会影响到商业模式。面向消费者的市场会涌现出很多创新,相信会有很多有价值的企业涌现。汽车互联网中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会取得一个平衡,现有移动设备的计算能力和通讯能力,现有网络的内容资源都会成为汽车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来源:快鲤鱼
关键字:业界动态, 车联网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