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数字化,绝不等于农业产业链升级(附现阶段破局策略)
长期以来,我自己都有一个观点:中国农业数字化,并不能等价于农业这个古老产业链的升级换代。
因为我们的底子太薄,农企太小,政府做农业数字化已经被忽悠了很多年、很难再持续掏钱。这三点就是很重要的限制因素。从产业、从业态、从经济三个核心纬度全面显示做数字农业的难。
也是因为这三个因素,大家都用乡村振兴做农业,而非用数字农业做农业。
01 很多老年都知道这些问题就是不说
其实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一点。但是大家并不愿意说,所以你会看到很多专家yuanshi都在强调数字农业对产业链升级的价值,背后却是在推销他们的数字农业系统和智慧农业物联网。
前面也提到,很多行业从业者,都知道这些问题。数字农业的对农业产业链帮助不大,因为投入产出比不高,都需要政府补贴。
现在也还有很多人拿数字农业和数字经济相挂钩(这里面也有我本人),实际上只有农产品流通,如生鲜电商、直播电商、农资电商等,才是数字经济的一环。
其实在农业物联网(称呼智慧农业时)开始落寞的那一年起,就是第一个低点,后来数字农业和生鲜电商又盘活了农业信息化和物联网这两个主要赛道,然而我们农业项目的付款主体和付款方式还是没有改变,农业龙头企业还是没起来几个!
虽然我说,数字农业没有能带给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升级,但也不要气馁,也是可以用其他方式去发挥数字农业对产业链的赋能。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农业从业人口高达2亿,数字农业从业人口才约占1%,农业数字经济规模将达1.26万亿。这个数字也是大家持续做数字农业的信心。
02 怎么来改变这些困难
(1)要把农产品流通当成最核心的数字农业系统,且一定是活动的农产品流通平台,不能是静止的。只有你能卖农产品,你做的数字农业系统和物联网才是有价值的。每个市构建的电商平台,甚至是一个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构建的电商平台,没事就关了吧,现在连农产品宣传的价值都不高了。
(2)农业产业链升级必须发挥传统业态的价值,当然这也是数字农业企业所欠缺的。做IT的,做物联网硬件的,没事就下到田间地头去吧,让产品去地里面充分实践和运行。
(3)科研院校需要培养实践者而非项目制。我们农业的产学研联盟、科技成果转换还是差了些。很多科研院校就和数字农业企业一样,来找政府和农企做数字农业项目,一起花经费。
(4)数字农业项目要有后运营。运营太难了,有多少数字农业项目里的平台就项目验收时运行过一段时间的,说多了都是泪。数字农业项目运营得好不好,就一个指标:当地农产品销售GMV。
(5)快捷的数据平台和数据治理是需要的。一个地方,多家公司去做数字农业项目,大家用的底层技术不同、用的开发人员不同,势必导致数据异构,哪怕项目有运营,数据沉淀下来了,也没有用。数据根本没法有效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所以需要有用的数据平台和数据治理。
还有几点是我自己做项目的时候,要用的,就不告诉大家了。
03 看几个细分领域的数字化程度
农业产业链很长、业态很多,这其中就有几个细分领域的数字化程度很好,已经初步应用数字农业提升了本细分领域的能力。
这些细分领域分别是乳业、烟草、茶叶、养殖。一产二产三产,都有很强的信息化数字化能力。
所以做数字农业的读者们,你们需要针对你们服务的单品、所在的农业产业链业态,从这四个细分领域取经,好让你既懂科技,又懂农业。
作者
清河落河清,公众号:农业数字化。一名熟悉农业的IT架构师,现从事企业架构工作,创建农业微信公众号、农业社群。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