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哥谈微信「付费订阅」

两会期间,作为人大代表的小马哥(马化腾)携带着7条建议,参加了两会期间的媒体沟通会。除了建议外,还对人们比较关心的小程序、信息安全、付费订阅和微信支付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回答。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 “付费订阅” 。

还是先来看看小马哥是怎么答记着问的。

记者:请问腾讯是否计划加快推出微信公众号的付费阅读?在互联网免费模式仍然占主流的今天, 微信的付费阅读是否能够真的走得通 ,知识付费的春天是否真的到了。

马化腾:其实我当初在朋友圈回复朋友回答,后来被截了图传出去的。有一些误读,有些人骂说公众号怎么还收费了?这个就跟当年讲微信收费一样是谣传。 其实我们是提供一个基础设施,让内容生产者自己决定你哪一些是要免费,或者哪一些部分放在付费包里,还是说免费,是由你自己决定的。 因为这也是一个内容制造者的刚需。

虽说问题和回答有点对不上,而且问的有点毛病。如,“微信的付费阅读是否能够走得通”,这TMD谁知道?这需要通过真实的运营数据来回答,就像是当“小程序”发布之初,人们像打了鸡血似的异常兴奋(当然,也包括我),都希望抓住这波创业机遇和流量红利,可之后渐渐归于平静,但不是说小程序是失败的,谁又能预测没有发生的事情呢?

不过,在回答中,我们还是能获得一些信息。此次是腾讯第一次较为正式的承认“付费订阅”确实存在,但时间还不确定;腾讯搭建基础设施,收费的规则应该是按单篇文章计算,由创作者决定是否免费。

其实,“付费订阅”很早之前便有传言,当时看到一篇相关文章,并做了评价,发了朋友圈。(见下图)

谈“付费阅读”

微信“付费订阅”功能的推出对于内容生产者、用户和平台等会产生影响。 对内容生产者来说,创新盈利模式,增加了一种变现的方式;对于用户来说,对花了钱的东西更加慎重,会更加理性的选择文章;对于平台来说,微信公众平台自发布已有5年,运营层次参差不齐,文章鱼龙混杂,而此功能的推出,可以淘汰劣质内容,形成一个更加良好的内容生态。另外,对于“微信支付”功能的活跃度也有帮助。 整体对该功观态度能呈现乐。

不过,我错了,想的太简单了,只怪自己当时太年轻。 后来,看了一些内容付费、知识变现的文章,听了罗胖(罗振宇)的一些演讲,有了新的理解。

上面提到的影响在逻辑推理上是没有问题的,但忽视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 创作者们情不情愿收费 。这话是不是觉得有点问题,赚钱谁还不乐意啊。别急,咱们慢慢来分析一下。

广告为何会产生?它的盈利模式又是什么样的?

回顾广告行业的发展历史,从最开始的纸媒、到电视、再到如今的互联网,虽然投放的平台和方式一直在变,但商业模式一直未变,那就是 “羊毛出在猪身上” 。

广告的盈利模式是用大量优质的内容吸引用户,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猪”(广告主)来付费。对于媒体来说,持续的对用户免费,扩大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便是生存之道。

微信公众平台也符合这一盈利模式。而如今,微信推出“付费订阅”功能,便是另一番场景了。如果收费,那势必会影响文章的阅读量,也就影响了公众号的知名度,吸引“猪”的能力就会下降。因此, “付费订阅”和免费阅读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顾此便会失彼。这也就回应了前面提到的,内容创作者不一定情愿收费。

除了微信的“付费订阅”之外,在16年火的不得了的分答、得到等产品也属于知识变现的方式。

微信·分答·得到

分答在提问者、回答者和偷听者之间建立了关联,凭借网络红人的效应,引起了人们关注和追捧。随着分答一炮而红,知识问答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很多都是有其形,没其魂,尤其让我不能理解的是某些招聘网站也加上了。

得到是罗辑思维重磅推出的知识付费产品,经过专业团队的包装,将行业专家的知识变成可变现的服务。

微信“付费订阅”、分答知识问答和得到知识付费都是围绕知识变现的产品或功能,但他们却有很大的差异。(见下表)

比较差异

罗胖曾经说过: “不是所有的专家都适合在得到上开课,并不是说这些人不够知名,关键的问题在心态。” 拿知名的媒体来分析,当他发表了某篇文章或某个课程,他首先关注的是有多少人看了,有多大的知名度,而得到这些都给不了。其实,这又回到了收费与免费的矛盾。

微信的“付费订阅”不会成为分答和得到这样以变现为主的功能,而是对公众平台的盈利模式的补充。当然,除了提到免费和收费的矛盾,还有很多挑战。比如说,创作的文章是否符合用户的预期,用户是否乐意付费阅读,多年免费的习惯是否可轻易改变等。

作者 曾老司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付费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