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新区对我们普通人命运的影响在哪里?
1980年,深圳特区成立,我父母在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区结婚。我还没出生,那个时候出过白银杀人狂的白银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地级市,是兰州的一个区。
1992年,浦东新区成立,我那年小学6年级第一学期,就读于白银市第四小学。
这两个特区建立的时候,当年的年轻人不知道,参与到这两次经济特区的建设中可能会改变他和他后代子孙的命运。 至少我的父母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个,他们在甘肃白银市呆了一辈子,最后以国有企业职工的身份退休。
在我看来,这两个特区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了中国经济的进程。
因为这两个区改变了很多普通中国人的命运。
深圳以前是特区,我现在还记得内地的人去深圳之前要去当地派出所开边防证,这种感觉有点像现在去港澳旅游的话要开港澳通行证一样。
当年很多年轻人闯深圳,在他们的人生里第一次体会到市场经济的魅力,倒买倒卖,交易,获取利润,并且这个利润在深圳是完全合法的,不会背上投机倒把罪被判入狱 。1991年,任正非带领一批员工在简陋的没有空调的厂房里挥汗如雨的研发和生产交换机。1992年,许家印砸了发不出工资的公家饭碗,跑到深圳做销售。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
现今活跃在中国商界舞台明星级别的大佬,他们商业的第一课都是从深圳街头摸爬滚打连滚带爬中学来的。当时的深圳特区是中国社会格局最先发生剧烈变化的地方,这种重新洗牌的模式成就了当时最不安分的,最勇敢的一批人。 其实那个年代的创业门槛说低也够低的,只要敢干就行了,深圳就是活生生从一个渔村干出来的一个城市。中国民营企业的启蒙之地就在深圳。可以称之为市场经济的延安。
再说到上海。 不得不提到白领这个词,中国的第一批外企白领以及白领的生活方式是从上海通过电视,报纸,杂志传入中国内地。1993年中央一台晚上8点准时播放一部电视连续剧《洋行里的中国小姐》,那个时候小姐还是个好词。1996年我上高一,邻居的一个哥哥考上了上海财大,我羡慕的不得了,那时候我们这些西北地区的土包子人生目标就是考入上海的大学,因为上海的外资企业最多,我们想去外企拿高薪。
外企的存在使得中国年轻人的职业选择丰富了起来,成为了国企,公务员,民企之外最好的选择,因为钱多、光鲜靓丽,因为那时候我们的心理多少有些崇洋媚外,社会自信心远不如今天。
上海浦东的发展吸引了很多外资企业,世界500强来华把总部设在这里,上海在历史上和这些外资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外国人对上海情有独钟。
2003年,我很喜欢上两个bbs(论坛)。一个是北大未名三角地,一个水木清华,通过逛论坛就可以了解到那个年代北大清华的牛人们除了考GRE托福出国之外,其余的强人就是进外企工作,这些论坛上经常有人贴去外企面试的攻略。
最终这些500强外资企业总部以及他们带来的资金,管理和消费品味塑造了上海的国际化,时尚化的城市形象。
考大学,最好能考去上海的大学,进上海的外企,是全国当时70后,80后的人生最高目标。
除了上海,这里也不得不提到海南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从广东省脱离出来成为海南省,海南省成立当初,出现了10万人才下海南的壮观景象。潘石屹,冯仑就是当时十万大军中的一员。哪里有活力,哪里有机会,中国年轻人就如潮水一般涌入。不过随着1992年海南房地产的破灭,这些人才大部分离开海南,经历过海南那个hard模式生存下来的少数商人,杀回内地,这帮人很多都是重操旧业干起了房地产,并玩的很6。
回顾这三次在中国市场经济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力的经济特区,它们有个显著的共同点是:吸引了当时全国最有才华的屌丝跑去那里创业、就业,去那里开启新的生活。
再后来,国家一口气推出了如下国家级新区:
2006年3月天津滨海新区成立,201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成立,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立,2012年8月兰州新区成立,2012年9月广州南沙新区成立,2014年1月陕西西咸新区成立、贵州贵安新区成立,2014年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大连金普新区成立,2014年10月四川天府新区成立,2015年4月湖南湘江新区成立,2015年6月南京江北新区成立,2015年9月福州新区成立、云南滇中新区获批成立,2015年12月哈尔滨新区成立,2016年2月长春新区成立,2016年6月14日江西赣江新区成立。
这些国家级新区可能除了当地人知道,外省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我们竟然有这么多个国家级新区。
当年的深圳新区吸引的是想来干一番事业的屌丝,深圳相对于乏味的内地,代表的是机会和活力。上海吸引的是高大上的外企,在外商眼里,中国是最大的新兴市场,是全球业务中最重要的布局。每个新区总能够吸引到最有创造力的人或者商业组织。
而后来的这些新区,再也没有了能吸引来敢于冒险富有开拓精神的全国各地年轻屌丝的闪光点。 这些新区受益的老百姓可能有当地的个别农民,不过也不会惠及太多农民,因为国家的新区建设一般都选择在人烟稀少的空地,而不是什么老城区,老县城,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避免了令政府头疼的拆迁问题。并且更多的受益者是当地的城投公司,做土方生意的商人,建筑承包商等。我的一个富二代学员他们家就是做推山头工程的,为什么推山头,因为兰州要搞的兰州新区周围都是山,把山头推平好盖房子。他们家靠这个工程赚了不少钱。
最搞笑的是,这些新的新区公布后第一时间吸引来的往往都是一些炒房客,记得2008年在海南国家旅游岛的政策刚一公布,全国各地的炒房客几天时间把海口几千的房价炒到了上万,把三亚的房子炒到了几万。今天谁还记得海南是国家特批国际旅游岛,海南岛这快10年还不就是那个岛,一点也不国际。
倒是2010年乔布斯搞出iPhone4之后,把基于pc端的桌面互联网硬生生带入了基于手机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而中国在这次移动互联网创业创新的浪潮里表现的十分耀眼,除了美国,中国在这次移动互联网的创业大潮的创新超过其他任何国家。
尤其是从2011年以后小米手机和微信的问世宣布了移动互联网的创业元年,这次创业热潮一直持续到现在。产品经理,用户体验,运营,独角兽,A轮,很多新名词出现令人目不暇接,在这些新名词的背后代表颠覆一种新的机会到来。2012年的手机游戏创业,2013年的自媒体创业,2014年的app创业,2015年的o2o创业,2016年的视频直播,2017年的知识付费,每年一个新概念都让无数屌丝致富。并且这次互联网创业对生活方式的改变冲击巨大,人们出门不带钱了,手机可以买东西,也懒得开车了因为可以叫车,短信死了,纸媒奄奄一息,年轻人也不爱看电视了,电商购物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这次技术变革带来的机会与1980年,1992年的社会变革一样,都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都是建立了新的商业模式,带来了经济的增量,都吸引了无数中国年轻人积极热情的参与。
互联网创业,新媒体创业目前来说对中国青年吸引力跟1980年的深圳经济特区一样,那里充满了活力,野蛮生长,旧体制,旧经济,旧传统,旧法则,旧观念,旧规矩,旧模式统统行不通,旧的东西眼睁睁的看着被颠覆被打破。互联网是中国创业屌丝心目中的经济特区。
我在想,今时今日,基于土地,地理位置的经济特区是否真的那么有效和神奇?别忘了,1980年和深圳一起被批复的经济特区还有汕头,厦门,珠海。但是只有深圳特区滋养出中国经济最创新最有活力的那一部分,其他几个特区与深圳相比显得非常之平庸。
2017年4月1日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被国家批复,这两天成为大家谈论的热点。
这次雄安新区如果能吸引到中国有野心的年轻屌丝去那里创业,而不是吸引一帮炒房团去那里建仓吸筹。如果能够引领一些变革和激发某些经济上的重新洗牌的机会,雄安新区的意义那就相当伟大,改变中国北方经济一直不如南方的面貌,如果成了就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大幸,不负民族千年大计之众望。
作者 纽约老李校长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新区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