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车这阵风要想刮得长远,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共享汽车有两种模式,一是配司机的出租车(滴滴专车)模式,这种模式的格局已定,所以在这里主要讨论第二种,无司机的分时租赁模式,也是现在正打得火热的模式。

骤眼看去,共享汽车似乎一片光明,途歌TO-GO,一度用车等相继获得融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共享汽车的未来盈利能有多乐观。共享汽车至少面临下面4大问题:

成本高昂:投放的车辆越多,成本直线上升。

现在大部分企业投放的大多是新能源汽车,能够获得政府的补贴,但是企业依然要负担大部分。

车辆投放得越多,后续的成本将会快速上升,车辆的管理,维修,折旧等等,一开始都是新车可能没体现出来,但是随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就会突显出来了。

关于汽车的折旧维修需要特别说一下。新能源汽车维修,零件更换以及电池寿命现在还是个大问题,维修费用比普通汽车要高得多,而且一般的修车店根本没有能力检测维修。到一定时间,投放的车辆问题开始集中爆发的时候,对共享汽车企业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而且考虑到现在的国情,大部分有车人士对自己的车都爱护有加,但共享汽车是不属于自己的,恐怕就不会那么怜香惜玉了,之前在网上看到帖子说有人用共享汽车来玩漂移。所以,除非这些共享汽车和皮卡一样耐操,不然恐怕过不了多久就要大修。说不定因此带动了新能源汽车的配套汽修行业。

盈利困难:收入模式欠缺。

现在共享汽车所能看到的收入模式就只有用户租车的费用。之前可能还有押金,但是押金这一块引入芝麻信用分后基本上是免押金使用了。仅靠这点收入,恐难以支撑下去。

采购车辆投放后,乐观的预测是X可以收回硬件成本。但投放车辆后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请人来管理,保养维修等等,收入增长曲线能不能超过成本曲线,很让人期待。

位置尴尬:目标用户多与出租车用户重合

用户租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从一个地点到达另一个地点。共享汽车的优势是可以享受自己驾驶的乐趣,成本比打车稍稍低一点。但同时也意味需要用户自己去领车,停车。因此用户从预约车,领车,出发然后停车还车,这一条线必须要畅通无阻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对用户体验都是致命的打击。

要知道,我国目前停车位缺口达到5000万个,单是北京就缺258万个,即使是私家车都难找到车位停放,怎样保证共享汽车能找到停车位?

而且通常会出现热点效应,前段时间深圳的共享单车攻陷深圳湾公园的消息在网上疯传,对汽车来说亦如是。大型商场,娱乐场,写字楼,乃至景点,都是热点区域。通勤,购物,游玩,无论私家车还是共享汽车,人们都是往这些地方涌去。

假设一个场景,一个用户预约了一辆共享汽车打算去商场购物,兴冲冲地出发,到了才发现停车场早已爆满,怎么办?如果可以实时查询停车位,若目的地没有停车位,用户还会选择使用共享汽车吗?

社会问题:交通堵塞,事故纠纷,政策动向

一线城市的交通拥堵有多严重已经不需要说了。堵塞的时候,无论你是私家车还是共享汽车,都得堵在路上。当然,如果说设了共享汽车专用道那倒无话可说了,不过这个可能性非常少。

滴滴专车与乘客会出现纠纷,共享单车与用户会出现纠纷,共享汽车也不会例外。而且汽车事故轻可伤车,重则伤人,事故责任该如何判定?用户与共享汽车企业之间必然存在争论。

2017被称为共享汽车爆发元年,各大共享汽车企业的计划都是加大投放力度,考虑到社会影响,必然会有新政策来规范共享汽车市场,而这一切,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综上所述,共享汽车所面临的问题可不是光靠烧钱,发红包吸引用户就能解决的。究竟共享汽车能够翻山越岭,勇攀高峰,还是刮一阵风后就黯然失色,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 头顶没有花 (微信公众号:td-noflowers)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共享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