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适不适合搞共享经济?
中国这些年的创业热潮搞的是如火如荼,资本方也是乐此不疲的发掘新商业模式,正如大多数创业一样,中国瞄准了美国的“共享经济”的超级独角兽“Airbnb爱彼迎”:居民利用自己的闲置的房间来招待游客,增加了自己的收入同时也节省了游客的费用,一举两得,听起来非常不错。不过在Airbnb创始人在《创业美国》访谈节目中说道“爱彼迎”差点迎来毁灭:一位游客将主人卧室里面的东西全部偷完,导致一段时期公司几乎是“万夫所指”,经过了一系列的公关,改进才慢慢走进了正轨。

不过中国的创业者大多是只看到了“爱彼迎”短短几年内做到了上百个国家,成为了创业公司中估值第一的“巨无霸”,如果您想了做一下对比:小米紧排在第二。
首先我们来看美国或者是其他发达国家人口较少,闲置资源多,不过他们的房屋税也不低,如果能用这些闲置的东西来减轻一下负担也是很愿意的。还有我们知道西方国家人们喜欢聚会,开“party”,喜欢和朋友一起分享,一起玩,当然不全部,不过至少多数是这样的,这种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很喜欢交谈,交朋友,体验新鲜的人或事。当然正是由于这样的生活方式,他们的花销也大,生活压力也是不可避免的,若是有种方式能让他们玩好,花费低,还能结识不少的朋友这是他们十分愿意的事情。这一切主观的社会或者个人条件促成了“共享经济”的诞生繁荣。

当然看着我国“小黄车”每天都被破坏的不成“车样”,你可能脑海中第一反应的就是我国人均素质较差,当然素质这种东西是有一部分,不过这种东西各个地方都有,像是“Airbnb”的公关危机不也是由一些“素质低”的人造成的吗?所以不要什么事情就扯到我国的头上,月亮,哪里都是一样圆。不过为什么国外的“共享经济”被人诟病的这么少呢?当然除了上面说到的一些社会原因以外,美国的法律对于保护个人产权做得相当到位,对于破坏公共财产,以及盗窃行为的惩罚也相当的严厉,另外上网也都是实名制,所以对于这些能让他们生活便利又不值几个钱的事物也没必要冒着风险去挑战法律。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正处于发展阶段,人均资源分配不协调,就业压力婚姻问题是所有人的一个心病,人们谈来谈去的“素质”,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那么,中国目前的国情适不适合做“共享经济”呢?
国人印象中第一个“共享”概念便是“共享单车”带来的体验,其实这不是最早在国内的“共享经济”,最早开始的便是模仿“Airbnb”而诞生的一些“家庭旅店”,如果您喜欢旅游的话肯定有所了解,不过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这些公司而然没有任何的起色,看着“Airbnb”在短时间内走出了国门,现在甚至开始挤进了中国的市场,形成了庞大的商业产业,对酒店旅馆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在中国的传统中家一般是自己温馨的小窝,用来接待自己熟悉的朋友当然是愿意的,不过由于我们畜生的环境,老一辈思想的熏陶,对于家里面接受一个陌生人其实是有些抵触的,而且中国人好面子这一个习惯也是个很大的阻碍,不就是来租一晚上,几十元而已,其实我们发现这些想法和西方国家是完全相反的。另一方面,对于进入一个陌生人家里过夜其实也有些觉得不舒服,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对吧,也怕麻烦别人。最为重要的一点,国人大多数是不善言谈的,与陌生人相处的适应能力是不如西方国家,所以导致类似于“家庭旅馆”这类的产业在国内发展有些困难。
接下来我们看看新闻铺天盖地报道的“共享单车”,其实自行车被破坏的情况早有预见,在七八年前,政府为了减少排污量也投入过资金向社会投入“公共自行车”,不过情况也是大致相同,不见的不见,损坏的损坏,社会谴谪,政府警告仍然无济于事,所以你看看这些年你的身边的“公共自行车”应该不多了吧。

前段时间为了制止这种情况,使用了账号评分机制,如果表现得不好,便不能使用单车服务。不过我觉得这种制裁基本没有用,就算你这个公司把他封了,他还可以继续选择另一家公司,或者重新注册一个账号就行了。
所以目前在国内的虽然看似“共享经济”搞的热火朝天,不过却没有实现盈利,这一切繁荣的假象都是背后的资本在支撑,我想能够解决这个办法的就是与个人的信用挂钩,也就是实名制上网,想必这样的话便没那么多人会乱来了吧。
“共享”的想法虽好,可也要考虑国情,不要盲目进入市场。当然也希望国人能好好对待这些自行车,毕竟它也给您带来了不少的的便利对吧。
作者 Mr丶夏暮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共享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