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加速海外“跑马圈地”,云计算这场攻伐好戏才刚刚开演

2006年,一个叫Amazon Web Service的小业务刚刚起步,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十年之后,这一个小小的业务尝试会让Amazon成为云计算领域的巨头。去年11月,市场研究公司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季度数据显示,亚马逊AWS云服务占全球IaaS(基础设施服务)公开市场45%的份额,高于微软、谷歌和IBM的份额总和。

在中国,阿里云独占公有云鳌头,2016年阿里云全年营收达55.66亿元,增速超过137%。根据IDC、高盛等机构测算,2016年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为150亿元左右,阿里云占据将近40%市场份额,一骑绝尘。

今年4月,腾讯云继香港、多伦多、新加坡后,正式开放硅谷数据中心,并将于今年内陆续新增4大海外数据中心。同时,还将完成美国硅谷和香港数据中心的扩建,以进一步满足区内客户对云计算服务的增长需求。随着互联网又一个机遇大门已经打开,一场云计算的攻伐好戏正在上演。

阿里的策略:形成规模效应

着眼于“本地化”全球部署

与亚马逊AWS一样,阿里云最初只服务于阿里内部业务,为电商和金融业务提供IT基础设施支持。对于阿里云计算,马云的定位很清晰。阿里云的目标是和水、电一起,成为二十一世纪三大要素。

2010年,阿里云开始对外,主要提供IaaS层服务。随着客户对云服务使用的加深,越来越多业务放在云上运行,阿里云这个平台上积累了大量数据,客户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发掘这些数据价值。

阿里云先后发布MaxCompute和数加平台,开始以平台模式提供SaaS类产品,依靠供应商提供服务,建立起云服务生态。尽管其他云厂商也在搭建类似平台,但阿里云有着多样的客户群体,因此其平台效应最强。一旦突破临界点形成规模效应,单靠云市场就可以建立很宽的护城河。

根据阿里云2016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阿里云业务营收为17.64亿元,同比增长115%。这是连续第七个季度保持三位数的增幅。同时,该季度内阿里云云计算付费用户数量达到76.5万,同比增长100%。

去年11月,阿里云在欧洲、中东、日本和澳大利亚数据中心开服,加上此前美国西部、美国东部、新加坡和香港设立数据中心,阿里云在海外的数据中心已经增至8个。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已斥资10亿美元来推动云服务的拓展,主要和亚马逊AWS以及微软Azure进行竞争。在全球区域内,阿里云与沃达丰、电讯盈科、新加坡电信、迪拜Meraas集团、软银、韩国SK集团、英特尔等科技巨头达成合作,为各个区域市场提供本地化服务。

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进行本地化服务,则是阿里云的最大优势。比如在日本、中东等较为封闭的市场,阿里云会与本地合作伙伴建立合资公司,阿里云负责技术和产品,本地合作伙伴负责市场服务,这样既能让技术落地区域市场,也能让用户获得本地化的服务和支持。

对此,摩根史丹利断言阿里将转型为一家数据公司,而德意志银行则在研究报告中认为,阿里云营收规模已超越谷歌,呈现“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阿里云Alibaba Cloud”的“3A”格局,预计到2020年,云计算收入将超千亿,占据阿里总体收入的27%,未来三年阿里云的增速有望保持在138%以上。

腾讯的策略:延伸商业触角

依托定制化解决方案为厂商赋能

阿里在云计算领域的强攻,早已触动了腾讯敏感的商业神经。马化腾曾不只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未来将是传统行业在云端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处理大数据。腾讯要做好“连接器”的角色,而“互联网+”第一要素就是云,可见,腾讯做云服务的决心已经被多次强调。

今年4月25日,腾讯正式开放硅谷数据中心,并将于今年内陆续新增4大海外数据中心,分别位于德国法兰克福、韩国首尔、印度孟买、俄罗斯莫斯科。在海外合作伙伴的选择上,腾讯云秉持的是开放心态和最优选择。

在新加坡、美国西部、香港,腾讯云与Equnix进行合作,在德国选择Interxion,在加拿大则是Cogeco,这些数据中心在当地均拥有丰富的网络互联生态。

从腾讯云业务发展速度来看,其强势表现对于腾讯集团的整体贡献将越来越大。根据腾讯公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综合业绩及经审核的全年综合业绩显示,腾讯其他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289%至2016年第四季的人民币63.85 亿元,该项增长主要由于腾讯的支付相关服务及云服务收入的增长。

据透露,2017年腾讯云的营收目标是去年的两倍以上。预计未来三年内,腾讯云营收规模有望超过百亿级,成为腾讯的又一大营收支柱。

对于目前,腾讯云之于腾讯的战略意义大于商业意义,其角色更多的是帮助腾讯不断延伸商业触角,在任何有可能提升业务收入的领域中进行战略卡位和商业尝试。从腾讯云采取的市场策略看,其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合作伙伴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各个击破的策略收效明显。

目前腾讯云解决方案已经涵盖游戏、医疗、金融、电商、视频、O2O等10个领域,结合不同行业的特点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这种更着眼于商业服务的思路,让腾讯云找到了与阿里云和AWS不一样的发展路径。

对于全球科技产业而言,从2016年开始的未来2-5年,将进入技术全面升级的“分水岭”时期。对腾讯、阿里这样的大公司而言,这段时期将会决定在下一波竞争中的起跑位置。

以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互联网底层技术将实现全面革新升级,而建立在全新基础技术之上的平台和应用技术也会随之得到快速演进。

业内预测,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的驱动下,社会化商业和数字经济正成为商业社会和各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预计到2025年,全球经济总值的50%将来自数字经济。

云计算竞争更像是一场马拉松,目前的差距并不能决定长远的市场格局。云计算涉及行业范围之广、场景之多、产品之丰富,让单一厂商无法垄断独大,“竞合”将是这个行业未来的常态。

虽然发展有先有后,但在巨大的机遇和市场面前,每个厂商都根据所处行业的特性,通过更具定制化和针对性的服务,形成差异化的服务区隔,从而让整个云计算生态更显参差多态。

随着亚马逊、IBM、微软、Oracle、腾讯、阿里、华为等全球IT和互联网巨头们加码“下注”云计算市场,云计算市场的未来格局将如何演变还未可知,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与之息息相关的未来,正在加速到来。


作者 科技云报道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阿里云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