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分享经济的亮点和暗疮

分享经济

共享或者说分享,词义本身都含有免费互助的意思,很大程度上这种免费互助的成因是基于互助者之间的亲密社会关系,它并没有获利的要求。

经济是在很后来才产生的,社会分工之后产生了剩余商品,由此有了商品买卖,经济是赤裸的专注于金钱交易的关系。

所以这个话题称为共享经济或者分享经济严格说起来都不是很妥当,或许有不少人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官方的正式称谓叫做网约经济,研究者则把这种经济模式定名为碎片经济、个体资本主义经济等。

当然一定要说这是破坏式创新,那么叫什么都无所谓,我还是把它叫做分享经济吧,一来比较通俗,二来也没那能耐标新立异。

颠覆式回归:所有权 VS 使用权

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是这种经济模式的外显特征,使用不以占有为前提,占有不以使用为目的,通过这种方式使商品的价值最大化,毫无疑问这是社会的最大进步。

诺奖评价马尔克斯和莫言都称两位文豪是魔幻现实主义写作高手,然而回首看看我们生活的世界,这里正在上演的才是真正的魔幻现实主义舞台剧。

切换到上帝视角,从石油、森林到城市停车位、公共生存空间,从日常物品比如汽车到住房的空置率,一方面是原材料的日渐枯竭,另一方面是制成品资源的极大浪费。

从节流的层面来说,使用权替换所有权肯定是减轻社会压力,为地球减负,也为普通人生活减负的有效方法。

说的直白一点,在现在的宏观环境下,任何不以使用为目的的占有都是在对未来耍流氓。

分享的两种模式:平台调配 VS P2P

就眼前我们看到的,这是目前存在于分享经济领域的两种基本形态。

由作为法人的平台购入商品,获得商品的完全所有权和处置权,然后在根据协议约定的某一时间段内将所有权分割出使用权,以租赁的形式让渡给使用者,并收取使用费。

这种模式在国外的代表是Zipcar,至于国内么现在大街上所处可见的小黄车小蓝车小白车统统都是。

由屌丝众作为双边业务的主体,买家和卖家自行交易,平台作为第三方制定规则并从每次的成功交易中(saas)抽佣;溯源到分享经济的初衷,这种点对点的方式才是分享经济的核心要义,是分享经济的精髓所在,下文所提出的观点和看法都以此为切入点。

受经济利益的诱惑和现实可行性的约束,一般来说,使用价值高而使用频率低的商品进入分享经济领域具有天然的优势。使用价值高意味着获利丰厚,完全可抵消分享的前置成本;使用频率低给商品出租使用权,并且在不同的使用者之间反复流转提供了时间,比如汽车、房产。

一度在法国巴黎、西班牙巴塞罗纳、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遭受抗议的Airbnb、Uber,在国内风风火火之后接着步履坎坷的滴滴出行快车业务都是这种模式下的小白鼠。

分享主义万岁

分享的三段历史:经济和社会的更迭

经济模式的变迁本质上是一场需求提案权的争夺战,现在该权利正在回归消费者一方。

经济的初始形态是小农经济,从前剩余商品在被大量生产出来之前,彼时的民间物品互助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仅仅是为满足生活所需的简单物物交换,并且有礼物经济的含义在里面。

工业革命之后,剩余商品成为经济生活的主角,之前基于互助和礼尚往来的P2P模式组织不起跨区域的商品流通,即使是本区域内高并发的需求满足也因为流通成本太高而需要新的专门从事中介活动的单位。

生产的极大发展、商品流通的高并发,促使企业作为组织经济生活的专职单位而诞生。

步入21世纪之后,数字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将实体商品数字化,开始逐步解决点对点之间商品和服务流通的成本问题,P2P模式获得了重生的契机。

说的有情怀一点,可以认为现在的P2P分享经济模式其实是古时候小农经济的现代变体,分享主义早在我们的祖宗辈就已经在尝试了。

感谢码农们的辛勤工作,数字技术作为药引,正在纠正过热的工业时代以来根深蒂固的经济运作模型,可能引导日常的经济行为回归本源。

SNS:初心和现实的交锋

以P2P分享经济模式为例,它设定的场景一开始就有社交的元素在其中。

如同我这般的屌丝们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达成意向,然后在平台的监管下成立一个简单的临时的合同关系。

比如我使用滴滴快车,指明要从杭州大厦到钱江新城,平台给出的预估费用是35元软妹币,我确定之后即视为我向滴滴快车司机发出了搭乘要约,某司机抢单成功后即是就本邀约给出了承诺,于是服务合同成立,只不过出于效率考虑,这番讨价还价的过程由滴滴平台代为完成。

由平台居中协调的讨价还价过程补充了服务之后的评价,构成一次社交场景,排除了信息孤岛化的干扰。然后由点及面,先是建立网络社区,比如滴滴之家之类的;然后组织活动,推动网络社区向线下蔓延,实现人际关系的重组和共和。

这是情怀也是极大的商业利益。

社区通常是熟人社会,熟人社会意味着无需成本就天然留存的征信约束,说的明白点就是熟人之间在无意识中便完成了对彼此诚信的互相背书,这一点已经被格莱珉银行反复确证。

熟人社会同时也是极好的诱导潜在需求外显的最好环境。比如我本看我家那44吋的夏普电视很顺眼,直到某一天我在隔壁老王家串门发现了54吋的小米数字电视。

传统的商品交易是一次性的,交易双方之间不存在关系留存的机会,但是基于熟人社会的商品和服务交换能够延长熟人关系的寿命,更长的熟人关系意味着更广更深的需求。

需求是促使人们一直买买买的冰毒。

很多P2P分享经济模式的平台,基本都有上述的逻辑设计,这就是滴滴、爱彼迎等重视评价功能的原因。

闹心的是,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需要资本注入,一旦资本注入之后,经济利益在经营者的天平上瞬间就能压垮初创者的美好初衷,逐利的资本在A轮B轮C轮之中一轮又一轮的淡化人际共和,扼杀了真正的创新。

两难:分权制VS职业化

分享经济最吸引人的口号是把赚钱的机会还给个体,真正做到按需生产和按需消费,瓦解作为既得利益者的令人可怖的商业集团,我等屌丝从此登台唱戏,扮演经济生活的主角。

听起来很有打土豪分田地的味儿,听起来这两年崛起的分享经济不仅仅是一次经济模式的改革,更是一场有待星火燎燃的社会运动。

现在设想一个场景。我在业余时间做起了爱彼迎的房主,一段时间之后所获或者不能抵消这段时间的机会成本,或者由此发了一笔小财。

前一种情况不论,后一种情况下,我会辞职选择全职投入爱彼迎房主的事业中:买下或者租下更多的房屋,在爱彼迎上转租给更多的人;业务扩展之后我不得不注册一个公司,组件一个团队服务于爱彼迎上的客户。

最终的结果是,经济规律不辱使命,再次验证了r>g的永恒结果,我成了新商业集团的代言人,在此过程中凭借我相对于其他爱彼迎房主的职业化运营能力,一步一步排挤掉众多初始化的我。

这样子的故事在爱彼迎上会发生,在滴滴上会发生,在Taskrabbit、Lyft等等分享经济平台上也会发生。

专业主义和职业化在经济生活中还占有绝对的优势,至于将来如何还是未知数。

监管:最坏的政府也好过无政府

这个章节就是这一句话。(罗)

作者 疯掉的蜗牛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经济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