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简史:出行做个明白人

“我们遇见过穿越沙漠的人,在冰上漂泊或在丛林里穿越的人,然而在他们的灵魂里,我们无法找寻到他们所见的痕迹。”
——阿兰·德波顿

请你认真考虑一个问题:喜欢海外旅行么?
喜欢,谁不喜欢。
加个限定条件,不许跟团,全程需你独自找攻略,自助游,还喜欢么?
还是喜欢。
再加个限定条件,不允许拍照,不允许发朋友圈,还喜欢么?
嗯,可以啊。
那再加个额外条件,这次旅行必须保密,日后不许跟人说“我去过哪里”,这样呢?
不怀好意的提醒一下,这意味着整趟旅程你必须独力安排出行时间、设计行程、了解生活、设施、交通、景区、习俗、甚至学习必要的当地语言,当然还要忍受孤独以及不安全感,拉上沉重的行李长途跋涉,风吹日晒雨淋蚊虫叮咬也是常有的事……最重要的是,花上一笔不小的费用,历经如此体验回来之后,还要像个没事人似的,不能跟任何人吹牛,连张照片也不能留存。
尽管如此,你还喜欢旅行么?
傻瓜才去!
这是绝大多数人会抛出的答案。
这个答案也反映了旅行的标准现代内涵——符号上的旅行。
我们的思维中总是默认,长江后浪推前浪,新的总比旧的好。但很多事物显然并非如此,旅行,就是其中一样。
现代旅行的实质,就是符号式旅行,相比旅行的古老内涵,它实在毫无“进步”可言,更谈不上有趣。

一、符号上的旅行

人类除了吃喝拉撒外,还是一种追求“意义感”的奇特物种。
哪怕是五六岁的孩子,都已经有强烈的“意义感”需求了。
比如:我的小外甥,让他吃青菜,想都别想。但他最近迷上了“扮演勇士”,我就对他说,真的勇士,餐桌上是不会挑食的,真的勇士,会每天补充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指着青菜)以保证身体强壮……如此一说,竟见效了。
这正是人类的天性,比起金钱物质,“荣誉”更能让人做自己不太喜欢的事情,且心甘情愿。这就是意义感的魔力。
这虽是人类优点,但有时候也会成为软肋。因为有时虚假的意义感会掩盖其阴暗的一面。
就拿现代旅行来说,人们愿意“花钱买罪受且深以为傲”,首先就是不知从何时起被外部强加了“旅行的意义”。
不信,那我问下你:一谈到旅行,你是否很容易联想到各种浪漫信念、豪言壮语?
比如:看群山连绵,人烟罕至,你胸口一热,忍不住感叹“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知未知”。
但现实却是,地球每个角落早已被人类翻了个底朝天,达人所知未达,不是不行,但你至少得先有几百万美元预约马斯克的载人航天火箭。
又比如:你或许会说,“扬帆环游世界,践行童年梦想”。
但我敢肯定,当你童年从画册上看到“环游世界”时,如果知道赚钱那么累,知道环游世界估计得用上你十年存款,进行为期数年的技能、物资、签证准备,你会马上掐断这一梦想的幼苗。
或许你会想到,“去陌生的地方,发现久违的感动”。
我相信你静下心看一部《美丽人生》所获得的感动绝对比你旅行十次更久违。
你可能还会想到,“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必须在路上”。
如果你平时灵魂都很少上路(很少读书),身体独自上路,岂不是变成了行尸走肉?
……
或许你还会说,我喜欢旅行,绝不是因为上述幼稚的浪漫想法,我喜欢旅行,是因为旅行本身就让我很快乐,很充实……
这一点,我完全赞同。但是,你可曾想过,这种充实感、快乐感到底源自何处?
显然,旅行的成本并不低。
一次浪漫的异国之旅可能就掏空了你的年终奖,如果选择清苦点的旅行,先不提出行筹备劳心劳力,实践时分分钟可能就上演一部《人在囧途》的真人秀,相信我,能给他人以欢乐的出行,绝对是你不愿体验的不幸。
至于“充实”,通常我们学到新事物,感知到自己取得进步时,才会产生充实感。但就现代式旅行而言,要想“充实”,实在有些自欺欺人:

  • 尽管你会削尖了脑门在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露出张傻脸拍照留影,朋友圈感慨古希腊文明的伟大,但你可能仍然对柏拉图哲学、古希腊民主、哲学思想与政体运作的关系一无所知;
  • 尽管你会在朋友圈感慨印度人民的热情,红茶浓郁美味,但可能你连几句英语都说不好,全程只与国内导游沟通,连绿茶与红茶也不会分辨;
  • 又或许你会在亚马逊热带雨林中与各种稀奇古怪的植物合影,一一罗列这些植物的价值、特征,但恕我直言,你可能连自家楼下的多数植物名称都不知道……

实际上旅行带来的所谓充实感,你只需走进任何一家图书馆,就能让你以免费的方式获得成百上千倍收获。
尽管旅行的充实感略为自欺欺人,但它确实会带给人“成就感”。论其本质,这种成就感源自“中产阶级(西方)的身份认可”。
为什么这么说?
当今世界有个显著趋势,西方中产阶级式价值观已经成功浸透世界的各个角落。比如:我们经常嚷嚷着要追求个人成功(通常是经济上)、追求自由(通常是指消费自由),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富有西方式涵养、知识),这些都是典型的中产阶级理想。
人人都渴望成为中产阶级,像中产一样思考,像中产一样生活。
但是,怎么证明你的阶级身份呢?拿中产来说,你光有钱,不“体现”出来,谁知道呢?
因此,这个社会,人人争先购买精致小区住宅、购置国际品牌豪车,人人抢着把孩子送去学钢琴、学芭蕾,急着替孩子安排有“钱景”的大学专业……
但凡有钱人,无论是否有文化,家里总需摆个古色古香的书架,堆满著名书籍,以显书香门第、见识不凡。
为什么现代人乐于花钱干这些事情?
因为据说中产阶级是人类的“精神榜样”、“值得追求”,而拥有中产的“标记”越多,说明自己越像个中产,也就越开心。
而不知不觉间, 旅行就演化成了“中产阶级的身份标签” 。
毕竟,光是苹果、LV、甚至轿车也无法让你从“低产”阶级、“小资”阶级、“没文化财主”阶级中脱颖而出,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见多识广的中产阶级,我们还需要很多次“说走就走”的旅游。
这正是旅行能让你感到快乐的根源—— 阶级身份的自我确认 。
当然了,今天泛滥而低价的普通旅游已经不再能让你从海量伪中产群体、小资阶级中脱颖而出了。
为此,你至少需要选择欧美拉美大洋甚至南北极等小众(昂贵)景区,再带上全画幅广角镜头单反,如此方能彰显中产本色。此外,还需避免拉着彩色丝巾拍照,以免跟富裕的广场舞大妈阶级混淆。
但是,我们不妨再追问一句,什么时候起,社会主流就将“旅行”就跟“中产身份认证”划上了等号?
如果只想单纯彰显与其他群体的区别,方法很多。
譬如:可以剃光头发在秃顶上纹上一只灯泡,又或者骑着鸵鸟上下班……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我敢保证这样不仅能让你与众不同,而且还能上热搜。
为什么那么多可以“标出”独特性的行为,偏偏就“旅行”成为了人们的“阶级符号”?
原因正在于,旅行能满足当今世界最主流且重要的运作逻辑——促进经济增长。毕竟,无论是纹身还是驯养鸵鸟的产业跟旅游产业相比,其增长空间实在小的可怜。
在这个问题上,《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Yuval·Harari)总结到位,正是19世纪的浪漫主义与20世纪的消费主义正式为旅游产业黄袍加身。

  • 消费主义告诉我们,如果你想证明天赋人权,证明自己是拥有自由意志的人,那么,请通过消费(贵重物品)来证明你自己。
  • 浪漫主义告诉人们,如果你想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应积累多元丰富的人生体验,多做点有些许门槛的事情。

而旅行,显然是两者的漂亮结合。
除此之外,在人类历史的任何社会体制中,“旅行”都是一件特别不自然的活动。
我国古代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但“行万里路”的原意是指替皇上办事,对古人而言,你想获得阶级身份证明,唯一该做的是“学而优则仕”。
明朝著名的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行者无疆,留下了大量地理学著作,被誉为“千古奇人”。但是,请注意这个“奇”字的耐人寻味,它恰恰暗示了,那时旅行是件多么为社会主流所难以理解的活动。
可见,今天我们所津津乐道的旅行,确实是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
那么,难道旅行的唯一意义真的就是我们脑海中被消费主义不知不觉中移植的谎言?
这个结论或许颇伤感情,尤其是如果你刚从国外回来正在倒时差,可能已经准备下拉到底部留言开骂了。
但是,别急,我不是来砸场子的。旅行的内涵绝不会如此“肤浅”。
诚如前文所说, 新的、现代的,未必是好 的。

二、旅行的前现代内涵:英雄的冒险

你不妨先想下,如果要你对“旅游”做一个最简定义,你会怎么定义?
去陌生的地方休闲或探索,这是大众对旅游的普遍共识。
但是,具备历史思维的人就能看出,“休闲”两字显然是新近加工强扣上去的,散发着浓浓的喧宾夺主味道。
没错,旅游的“休闲”内涵正是上文尤瓦尔说的消费主义神话:贴上中产阶级身份标签,促进你消费的精致谎言。
但是,消费主义虽然有点阴暗,却并没强大到,能灭绝旅游的另一个朴素内涵——探索未知(即每个人的主观未知)。
探索未知、满足好奇是人类拥有智慧的本能。
但旅行的原始内涵却更为古老,具有重要意义: 去冒险,去唤醒每个人内心的英雄 。
这其实是神话人类学、进化论与精神分析交汇研究的领域。
我们回想下,旅游时,假如我们能抛开“中产阶级标签认证”的一面,我们将会发现什么?
可以想象,一旦卸下了“朋友圈拍照打卡吹牛”等目的后,你可能会突然有种“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在这里做什么?”的不知所措。
说直白点,以往旅游最大的动力就是装逼(身份象征),但去掉这个目的,屏蔽掉自己意淫的浪漫色彩之后,你可能会发现,无论做什么都显得很蠢还浪费钱:

  • 买点土特产?现在环球电商如此发达,似乎多此一举。
  • 品尝当地美食,与当地风俗亲密接触?常识来说,国内一线城市几乎就能体验世界各地美食,而且多数更符合国人口味。
  • 扩宽视野,学习更多不同事物?恕我直言,你一年都没看完一两本书,难不成去了国外就能蓦然唤醒你强烈的求知欲?

尽管如此,当你鼓起勇气捅破旅行的“休闲”神话后(消费主义强加的中产阶级标签),首先,你会深刻体验到上述不知所措的困惑:难道旅行就是花钱买罪受?
幸运的是,这种 困惑很快会将你强行推进一种“空”的状态 ,在我们这种文化环境中长大会比较少经历: 将外部赋予你的生活 (职业) 目标、日常责任突然地从思维中抽离 。
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行到水穷处。
回顾下我们目前的人生历程吧:

  • 幼儿时代,一切依赖家长等监护人。
  • 学生时代,教育系统为我们预定了学习内容,家长为我们树立好了考试目标。
  • 甚至大学专业,就连职业,婚配对象也是被安排好的……
  • 有问题?Google百度知乎。

在我们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的任何理想与目标从未真正摆脱过外部系统或他人意志的影响。
换句话说, 我们可能一直对自己真的要什么,对自己将要成为什么人,一无所知 。
当你开始考虑这层困惑时,也就是柳暗花明,坐看云起时。
这时,正是开启践行旅行的原始内涵的时刻: 英雄的冒险 。
此处我引用的是文学家、神话学研究学者约瑟夫·坎贝尔(Joseph·Campbell)对英雄冒险的理解。
坎贝尔将全世界各种神话传说、现代心理学进行普遍研究之后,总结了所有英雄故事的原型:

一个英雄从日常世界勇敢进入超自然的神奇领域,在那里历经磨难,获得传奇的力量,取得胜利后,英雄带着这种力量回归故乡,赐福于人。

我们对照下旅行与英雄原型,就会发现两者竟惊人一致:

  • 离开日常世界
  • 进入新的地方
  • 卸下日常责任、他人设定的目标,倒逼着自己进行全新的思考与探索(历险)
  • 带着新的思考结论(更成熟且更本真的自我)回归日常,开启新生活

*后两点,“休闲”旅行的人恐怕无法体会。

换句话说,如果你依然只停留在休闲式旅行,那么你所谓的旅程,不过是延伸上下班的路程。
然而,一旦你能回归旅行的原始内涵,回到英雄的冒险之旅,你就能从一堆砂石中找到金子。
这不是夸张的说法,英雄的冒险并非存在神话中,它真实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在自我”中,就看你能否唤醒它。

三、旅行是唤醒你内在英雄的唯一途径

坎贝尔受卡尔·荣格(Carl·Jung)的影响很大。

*荣格是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创立者,其思想对心理学界及世界影响深远。

我们往日会认为,神话只不过是儿童读物。
但如果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在那久远的还没有文字的漫长历史中,人烟稀少,生存困境重重,人均寿命短……仅凭先祖们篝火边讲故事就将古老的神话故事代代相传,而且,世界不同文化的神话故事竟如此多神似之处,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么?
唯一的解释,就是人类的基因里存在着“生命发展内驱力”的本能,这个本能,也就是人类基因中的“共同记忆”,以神话传说的方式体现。
荣格根据弗洛伊德的思想以及达尔文进化论的启示开创了一个概念:集体潜意识。

*荣格学说非常深奥复杂,此处仅是肤浅引入。

简单而言,无论男女,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未开化”的英雄原型,这个“英雄”需要随着你生命的成熟进行“开化”。英雄原型是我们基因中自带的强迫我们发展生命的强大内驱力,是为你量身定制的“理想自我”。
如果我们能够顺利唤醒自己的英雄,那么这将引导你成为一个成熟且独一无二的个体。
遗憾的是,现代科学及社会武断地否定了“神话”内涵,我们的文化已经缺失了各种神话的引导(以象征的方式),让多数人的心智尚未成熟便匆忙老去。
目前大量的“社会病”(傲慢自私暴戾短视无趣)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无需再多举例。
那我们该如何唤醒这个活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英雄呢?
这正是坎贝尔神话学研究的最大价值,通过古老的神话原型给到我们启示,去历险,从而引导自身从幼稚走向真正的成熟。

*顺带一提,这些神话原型偶尔会出现在我们梦境中,你可能也梦到过(但未必能记住)

我是这么解读的:你是谁,不应该由外部系统定义,而是独特的你,在与生俱来的“理想自我”引导下,用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创造出来。
这才是“旅行”, 离开熟悉安全的环境 (外部系统), 倒逼着自己去接触全新的环境,去探索未知,去认知“理想自我”,去让自己真正活着的冒险 。
这正是旅行古老的内涵。
现在回顾下我们的现实生活,仔细想想,除了“旅行”,在我们主流文化按部就班的规划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内,是否尤其缺乏让我们进行“冒险”的机会呢?
当你以更原始、更人性的定义对旅行进行重新诠释后,你将深刻意识到“飞机跟团海外游,景点拍照朋友圈”其实跟“旅行”并没有多大关联。
旅行艺术家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的一点感触或许能给到我们启示:

  • 独自旅行有一个优点,我们对世界的看法通常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我们周围人的影响,我们调和自己的求知欲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 我们怀着谦卑的态度接近新的地方,对于什么是有趣的东西,我们不带任何成见。
  • 最好看的树也很难让路人驻足一分钟,而绘画(必须专注持续注视)却能揭示出我们先前对于事物真实面目的无知。
  • 从壮阔的山河中去了悟自身的局限是十分有效,否则我们就有可能在日常生活的流变中感到焦虑和愤怒。

阿兰本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他正是在践行旅行的原始内涵。
在我看来,旅行的内涵就是进入陌生领域, 倒逼着自己置“空”,解脱外部系统意志的控制,重新去开发创造更本真的自我。
理解到这层程度,我们才能彻底从旅行的虚无形式中解脱,诚如“室内旅行师”塞维尔·德·梅伊斯特(Sewell de Meist)所言,他只要穿着粉红色与蓝色相间的睡衣,在室内即可旅行。
当我们脱掉旅行的“休闲”外衣(中产标签),回归它古朴的神话内涵后,这意味着我们不一定需要远赴海外,随时随地随心就能开启一段旅行。
其中的诀窍,就是时不时给麻木的习惯按下感叹号,不要让Google或知乎代替我们思考与探索,对触发我们直觉感触的东西,进行更多追问。尤其是,如有可能,尽量提升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
譬如,对我而言,每当莫名而至的现象撞击脑门时,我绝不会抑制这份好奇冲动,第一时间双手悬置键盘记录问题,当我 走进未曾思考的陌生领域之时 ,在思维与第一个文字开始产生碰撞之刻,就意味着旅程的开端。
而对于你,当你 带着没有偏见的好奇心阅读文章 ,让你的思维与文字产生实质碰撞时,也是你旅程的开始。
如此,你就能不时跳出平庸生活的惯性,以一个陌生的外来者身份,不带任何固有的偏见,重新看看视野之物,获得新的体验,思考新的发现,直到带上它,重新回归日常却不再一样的生活时,你便经历了一场旅行,一次重新发现自己的冒险之旅。

尾声:创造属于你自己的人生旅程

旅行的本质是创造全新的事物 ,正是旅行,让生命不至于耗费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庸庸碌碌间,让内在的自我得到持续“升华”,这本身恰恰是个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过程。
仔细想想,生命的奥妙也在于此:
生命从未能远离庸常的秩序,秩序让生命得以“维持”,但我们也不能缺失混沌,混沌能激发生命活力,赋予我们“创造”的能力。
但是,必须强调,庸常生活并非毫无意义,旅行亦绝非庸常生活的对立面,两者互为交融,相映成趣。
只要存在创造新事物的地方,生活随时随地就能扬帆起航,进行冒险。
而你,准备好开启属于你自己的旅程了么?
作者
李少加,公众号:少加点班。《进化式运营》作者,“基于用户视角的用户养成运营框架”提出者,互联网商业独立研究者、运营管理专家。

关键字:业界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