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热”的背后,藏着哪些生意陷阱?

这几年,很多企业把出海当成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的方式。但是,海外市场真的是一块巨大的肥肉吗?“出海热”的背后,藏着哪些生意陷阱?我跟二级市场投资人周玖洲老师做了期播客,聊了聊他的想法。

介绍一下,玖洲拥有十年顶级投资机构工作经验,在中金、华夏基金、大型私募等担任投资经理、分析师。他是国内最早一批关注全球新兴市场,做出海投资的二级市场投资人,如今也在做全球资产配置投资。他对于全球市场的思考和判断,应该能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01 新加坡适合当创业地吗?

我们对出海最大的误判,就是认为海外什么都比国内好。

比如,现在一说出海,很多人就会想到新加坡。

新加坡辐射东南亚,又是金融中心,甚至会出现“新加坡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废墟”的对比言论。但新加坡真的适合企业作为出海地吗?

基于我们自己的创业公司在新加坡摸爬滚打的经验教训,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新加坡不适合作为创业地,它的生意会局限在某些特定的种类里面。

甚至对投资人来说,新加坡本身的市场容量都是有限的。它可以发挥的作用是,成为一个中立落脚地,进行金融周转。我们在新加坡设立的投资机构,最终投的东西还是回到了北美、欧洲、香港、大陆。所以,真的去新加坡做一门生意,在那个地方组建团队、招人从头开始做,不一定会比国内做得好。

而且,新加坡作为发达国家,对中产阶级的保护是非常强的,他们会要求更好的福利和待遇,这意味着创业公司在那会面临更高的人力成本。像国内996、加班加点这些事,到了那些地方你真的不要想了。

所以,新加坡,不适合初创企业或者小规模创业者去那儿淘金。因为你承担不了这么高的成本,同时你会发现你的同事们很厌恶“卷”,他们讲究的是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相对而言,新加坡更适合比较大的企业,比如字节跳动、Shein,把总部或者某一块业务搬过去,获得更强的资金便利性、增加接触到投资人的丰富性,更好地进行业务布局。

前两年投资圈很多投资人都奔赴了新加坡,如今他们都在慢慢收缩团队。倒不是说大家觉得新加坡不重要,不布局了,只不过可能没有当年想得那么美好,要布局那么大。

有的人租一整层办公楼,实际只需要用一半,剩下的一半团队可以先撤掉;有的在进入新加坡后,又在东南亚等地区深耕落地,所以也在缩减新加坡团队。

一方面是因为新加坡成本高,一方面也因为新加坡市场整体体量有限,很难把生意做大。这就好比没有做股市投资的人会说,我要投新加坡股市。相比之下,丰富性和体量更强的港股,不管大小都会是全球资产的一个配置点。在新加坡慢慢回撤的资源,也会再回到有生意的地方,比如中国香港、澳门或者中国大陆。

总结一下,真正有生意的地方还是草莽之地。像新加坡这种城市结构比较完善、社会秩序非常优良、有一定等级体制,看似政策非常开明、非常稳健的地方,其实没有你想象中那种西部牛仔创业精神,它生意的切入点是非常窄的、甚至空间也是非常小的。

02 香港是没人来的“金融废墟”?

很多人看到香港的房价在跌、房价指数也在跌,就觉得香港没戏了,把香港称为“没有人来的国际金融废墟”,我觉得这是一个误判。

因为香港房价在跌,但另外一面,香港房屋租金是在涨的,而且涨得非常厉害,这些年来香港的人其实增多了,只是他们来了租房不买房而已。

所以,你对香港形成什么判断,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角度、采纳了什么样的数据。我在香港这半年,觉得它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生意机会很多的地方。

当年香港吸引的大部分是以 banker 为主的金融人,这一两年的情况相对特殊一点。因为香港放宽了可签证的上限,来的人的背景会相对丰富或者说复杂,有销售、科创企业、金融投资的家族办公室。

但香港就业市场体量有限,很多人一时半会儿没办法去做自己想做的工作,会选择保险这个相对开放的体系作为缓冲,未来一两年再分散到不同产业的中去。

所以,“香港走下坡路”其实应该打个引号。比如香港房地产走下坡路的原因是它过去上坡路走得太顺、太高、太久了,但任何事情都是有周期的,当下行周期走完后,你也能预期到它还会有下一个上行周期。

我认为,香港目前这个阶段,更适合在投资界或者投资圈有一定积淀的人来。在香港,他们能接触到更广泛的投资工具,比如在大陆做起来有很多限制的QDII基金,在香港做的话限制是非常少的。

03 东南亚真的相当于 20 年前的中国吗?

东南亚确实相当于“ 20 年前的中国”,但要打个引号。因为存在人均收入或者消费能力的限制条件。

从消费角度,我们可以理解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国家的居民有钱了,人就要开始消费了,这和中国、日、韩当年走过的路径没有太大差异。人们有钱就消费大三样,就像当年我们买冰箱、彩电、洗衣机,然后到小三样、小家电、再到买房子、汽车,新兴市场和我们过去没太大区别。

站在二级市场投资的角度,东南亚这些国家的市场的宏观经济也是有一定规律的,比如投资人想到最多的越南。越南是社会主义体制,在 80 年底做了改革开放,也在走金融地产路径。中美关系正面冲突最显著的 2018 年,也是中国人去越南投资房产最猛烈的一年。

越南抓住了这个窗口期,扩大了对外开放,在全球一些产业链配合和转移上面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今,大家会跑去越南投资房产、投资股票,甚至大企业,比如电子产业会把供应链转移过去。

但我认为,人们对越南这样的东南亚市场最大的误判就是把它想成一个大市场,认为技能、布局、业务都能转移过去,像我们团队从上海转到武汉、产品从武汉卖到四川一样。

实际上,把市场迁移到东南亚市场,你可能需要重构业务体系,产品得重新设计、团队也得重新搭建。

比如绝味鸭脖,在中国每个门店产品都一样,只不过有的地区多放辣,有的地方少放辣。但如果你把产品迁移到东南亚市场,他们可能根本不习惯中国辣椒的口味,你得重新研发产品。

而且,东南亚市场其实是一个千人千面的市场。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级别、不同文化聚集在这里,把东南亚市场变成了更零散的市场,而不是一块大市场,可以无限复制。这是很多创业者、投资人都要警惕的事情。

04 日本失去的 30 年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吗?

我们对日本最大的认知误区是,老觉得它有失去的 30 年。

日本很有意思的一点在于,它失去了 30 年,但它的人均 GDP 还在当年那个区间波动,并没有因为泡沫的破灭所有东西就都抵消掉了。

客观地说,日本这 30 年确实失去的要比得到的多,但它到底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是很多人没有搞明白的。

日本无论文化、地理,还是饮食和中国都很相像,但我很直白地说,日本不适合创业的人。

如果让我说日本过去 30 年失去的是什么,我觉得它失去最大的就是“动物精神”。

日本经济是在人均 4 万美元 GDP 的位置上破灭的,像东京这种富裕地区这个数还要翻倍,等于它是坐在财富上破灭的,肉很厚,它在缓冲下过完了 30 年。

日本确实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但是我们照抄不来,因为我们的肉没有那么厚。

中国很多企业家喜欢组织去日本考察,其实主要看这几个东西:

第一个,日本过去的这30年,有什么样的企业走出来了,尤其是消费行业里面走出了什么样的企业。

日本的二级市场,在过去30年里走出了一批优秀的企业。比如,巴菲特买的五大商社、日本的养老产业、医疗健康产业,还有日本的高端制造,日本在精密仪器制造、机器人制造、高端化工材料上,是牢牢占住领头羊位置的。

在和半导体有关的高端材料产业里,日本企业的话语权是非常强的,有很多领域是超过韩国的,这也是美国找日本一起合作半导体计划的原因。在一些细分的行业板块,日本是没有失去,还有获得的。

第二个,看日本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社会习惯在过去 30 年里的变化,对我们的借鉴意义。

我觉得,很多条件不一样,不一定能结合得起来。

比如,很多人提到的无印良品路线,走的就是所谓的品牌白牌化但质量不下降的路线,这本质上是一个人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家从更外求变成更加内求,从希望你看到我很牛,到希望我自己觉得我很牛就足够了,这是一个社会随着收入的提高,慢慢会出现的一个趋势。

听日本的朋友说,在日本泡沫经济阶段的东京街头,如果女生不背 LV 或者香奈儿的包包,是没有资格进入社交圈的,人家聊天不都邀请你,你会被排斥在正常的社交活动之外。但经历过一轮泡沫洗礼后,日本已经不再满街的名牌包,大家可能会选自己更喜欢、更有个性的生活用品。

随着经历几个周期,你就会明白周期是有起有落的,平常心一点就好。我们现在正在经历一个周期的波动,在周期的末端,大家意识苏醒过来,必然会产生不一样的消费观,这个不用特意学也会发生。

05 欧美能作为全球市场的战略高地吗?

美国是个特例,没有参考意义。

我们寄希望于用特例的研究来指导我们的行为,这个在逻辑上是不通的。

在近百年的历史里面,美国是一个经济增长不断向上的国家,仅此一例。你研究它的资产表现、创业、就业、企业机会,是无法复制到任何地方去的。

我以前做过一个统计,选出全世界股票代表性的市场,分别研究它们过去 30 年、 20 年、 10 年的复合回报率,在长中短三个不同阶段,复合回报率持续稳定保持在双位数的,只有美国。也就是说,你在任何一个时间去投它的资产,你拿到的回报是差不多的。

但很多国家的状态,长中短三个不同阶段的复合回报率是不断下降的。30 年前的投资的人赚得多,20 年前投资的赚得少,近 10 年的年轻人赚得更少。这也意味着你在社会其他方面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还有的国家是先逐步上升再下降,像美国这样稳定、没有出现巨大波动的市场,我们研究它,就是在研究特例,是复制不过来的。

除了美国,欧洲市场也是特例。我做过以英国伦敦市场为代表的欧洲市场统计,从它在过去 30 年、20 年、10 年的周期来看,是惊人地、稳定地低。当然,英国的荣光在 100 年 前,如果那个时候有资本市场,它的价格肯定是最好的。

但同样,研究那个时代英国的所有投资、制度、创新,依旧无法复制到别的国家。就像我们今天研究美国,你如果不去那扎根,彻底的本土化就没有参考性。就像你看到美国“标榜民主自由”,它本质上是有限定条件的。比如政治条款、人群、人种甚至不同行业的限定条件,越细化你就越会发现它是不一样的。

欧洲市场看似是个骨瘦如柴的市场,但有些行业也做得非常棒,比如“新能源汽车”。

欧洲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是绝对杀不过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一旦我们卷到欧洲去就会卷的翻天覆地,卷到这个行业的规则、底线。但这也有一个坏处,就是各个国家都在对我们征收关税、进行反倾销调查。

06 沙特只是个“存量市场”吗?

除了欧洲,我也有朋友把新能源汽车卖到中东、沙特。

这时候,就会引出一个问题:沙特的石油便宜得跟水一样,为什么新能源车能卖出去?

因为需求不同,新能源车是当地富裕阶层的消费品,它是基于非大众品的属性,有钱人会买来炫富,或者买来表明自己支持新能源态度的产品。

在沙特,很多生意机会来自细分市场。从做生意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地方的细分市场都是有机会的。有的机会来源于细分需求没有被满足,有的纯粹来自于成本。因为我们确实有成本优势,也确实够卷。

很多中国产品出去后打开市场的速度会比较快,因为我们很细心,很多细分的需求又费时、又费力、又费人,在欧洲的成熟市场没人愿意做,但中国人愿意。

这里要提一点,因为我曾经做了很长时间的投资,我们在做投资的时候比较喜欢从宏大角度想问题,喜欢去判断哪里有机会点、哪里没有机会点、哪个企业好哪个企业不好。

但当我们开始创业,开始跟企业走得更近之后,会发现思维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做生意其实很简单,有需求、有价格、有优势干就行了,一定是很细节的机会导向。

我有一些做一级市场的朋友,他们把水烟卖到沙特去。大家可能觉得奇怪,水烟在沙特有多年发展历史,是一个日常消费品,这是一个存量市场,为什么你会有机会?

但我们仔细审查发现,一定有某个细节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时候,中国人来了,我们愿意加班加点满足他们的需求,甚至推出定制化、成本更低更便宜的产品,市场就会被撕开一道口子。

总结一下

我用很多“否定句式”,指出了我眼里大家对“出海热”的误区,只是希望大家不要盲目觉得海外的月亮比中国圆。海外市场究竟美不美好,不仅取决于你宏观上看到了多少机会,还取决于你观察这个市场的视角。对任何市场都要有一颗敬畏之心。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