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的持久化
rdb方式
rdb是redis对数据进行持久化而保存到硬盘的数据文件。
默认情况下相关配置如下:
save 900 1save 300 10save 60 10000
其意义为:
当1个key更新值时每900秒保存一次数据到硬盘
当10个key更新值时每300秒保存一次到硬盘
当10000个key更新值时每60秒保存一次到硬盘
换句话说,当你重启服务器时数据是可能会丢失的,如果数据量小的时候,你会丢失5分钟以内的数据;如果数据量大的时候,你会丢失一分钟以内的数据。
所以set name 1后重启服务器,get name时的结果会是nil,如果你想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那么可以sav后重启服务器。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防止的是服务器突发情况下的重启,这时候可能没有机会save,所以还是会造成数据的丢失。所以你可以设置save "",这样的话会每次写操作到保存到硬盘,但是redis作为缓存却需要每次到保存到硬盘已丧失了其作为缓存的意义。因此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还有一种方式,在每次写操作时使用bgsave命令,可以直接返回操作结果并异步将其保存到硬盘。
rdb方式的优点是保存的数据存储量小(只有数据),重启速度很快;缺点是可能会造成数据的丢失。
aof方式
aof本质是redis操作(写操作)日志文件。aof默认是未开启的,需要在配置文件中进行设置,在配置文件中将这一行改为appendonly yes就可以了。
那么会在什么时候append到文件末尾呢?有三种方式:
appendfsync alwaysappendfsync everysecappendfsync no
appendfsync always每次有新命令追加到 AOF 文件时就执行一次 fsync :非常慢,也非常安全
appendfsync everysec每秒 fsync 一次:足够快(和使用 RDB 持久化差不多),并且在故障时只会丢失 1 秒钟的数据。
appendfsync no从不 fsync :将数据交给操作系统来处理。更快,也更不安全的选择。
推荐(并且也是默认)的措施为每秒 fsync 一次, 这种 fsync 策略可以兼顾速度和安全性。
aof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但是在重启时比较耗时,而且aof文件的体积比rdb文件大。
使用
在同时开启rdb和aof模式时,会采用aof模式来读取数据。在正常的使用中,如果不是十分在乎短时间内的数据丢失的时候,使用rdb方式会使服务器的效率更高,更节省cpu和硬盘;如果担心数据丢失的话,aof方式无疑会是更好的选择。
关键字:redis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