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下我对行业趋势逻辑的思考

CEO要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产品经理要制定产品发展规划。

规划离不开对行业趋势的判断,那么要做好趋势判断,你该怎么做?

01 深入了解行业机理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逻辑:

医疗行业:分药企、药店、医院、诊所、患者;是一个很典型的多边市场,这个市场中,这些人都是市场的主要角色。

第一点:需求侧的变化带来的行业变化。

那么谁是最重要的,答案当然是需求方,没有需求,就不需要供给;所以我们去判断一个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一个就是要看需求侧,也就是患者(大健康消费者)未来的需求变化。

从哪几点看变化?

需求的深(纵向)、广度(横向)、结构性(需求结构是否变化)、体量(需求变多变少)。

这些变化必然会导致上游的供给发生变化,进而进一步影响上上游和横向角色,就像脉冲电磁波,辐射到了供给侧最终端。

所以敏锐的洞察需求侧的变化,是你对整个行业市场趋势判断的基础。

怎么深度洞察需求侧的变化,这个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说过很多遍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翻一翻。

第二点:是供给侧升级,带来消费侧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供给侧升级,有以下几种类型:

  • 一种是源头的变化,比如原材料的变化,导致成本增加,下游产品的价格相应提升,需求侧开始转向更便宜的可替代的其他产品;
  • 一种是技术升级,导致原先的厂家被淘汰,产品重新被定义,整个产业链被重塑;
  • 还有就是商业模式升级,比如原先通过一个个卖产品,变成了不靠卖产品,产品不赚钱,靠增值服务,那么下游服务商必然会逐步向服务商转型,赚增值服务的钱;
  • 一种是渠道形态发生变化,原来的线下渠道,随着线上化的普及,导致线下渠道的价格被压的越来越低,导致中间商的利润不断缩减,最终退出,产业链被缩短了;

举个例子:

随着京东健康、叮咚快药等线上买药风行,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线下药店未来会消失;但是由于中老年人消费习惯、医保支付等原因,线下药店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线上平台和线下药店大概率会并存发展。

本周医保局发布了药店定点管理办法,也印证了未来线上线下互补的发展趋势。

短期内全国范围的线上医保支付难以打通,而且政府也并没有打开网售处方药的口子,相当于明确了线下药店是承接处方药外流的主要主体,所以线下药房依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存在。

02 坚信确定性的大趋势

坚信确定性的大趋势,在大趋势中寻找小趋势。

确定性的大趋势,有哪些?

比如新能源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清洁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国产化替代、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出生率下降、人们对健康对更好物质生活的追求等。

这些都是确定性的趋势,大的确定性趋势,其实大部分人都能分辨出来。

但是垂直细分领域的小趋势,你不是这个细分行业的从业者,你没有接触细分领域的从业者,你就很难直观的感知到。

比如很多人知道在线教育成为了风口,未来越来越多的人会在线上远程接受教育;但是你知道教育又分了很多细分赛道,每个细分赛道受其特点影响,是否适合线上教育的程度又各有不同,有些像幼托、青少年素质教育,就更适合线下的模式。

而更多更细的趋势,哪些正在发生、即将发生的改变,没有深入一个行业其实是看不出来的,所以为什么鼓励大家专精一个领域,只有专精才能经历这个领域、这个行业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变化。

03 判断那些假趋势

趋势的形成不是单一一个主体产生的变化,而是一个群体产生的变化,同时有越来越多的主体加入了这种变化,并且随着发展,这种趋势不断向上。

我们也能看到很多凤毛麟角的星星之火,在市场上不断涌现,比如之前的O2O,上门理发等服务到家;在某个阶段里来看,似乎它形成了趋势,但是最后大部分到家服务都挂了,为什么呢?大家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短线的趋势并不是真正的趋势,甚至能让创业者破产。

所以当我们看到趋势的时候,首先要去判断这个趋势发生的原因,以及底层逻辑。

只有有底层逻辑的支撑,这种趋势才能延续。

比如一线城市的人口净流入、经济发展快、土地资源紧张,导致一线城市房价大涨,这是有逻辑支撑的;

那么4,5线城市跟着一线城市的房价也涨了一倍,这种趋势能延续吗?

很显然这种跟涨没有逻辑支撑,因为4,5线城市人口净流出、经济结构单一、土地又很多,唯一的涨价理由是因为其他地方涨了,我们也得涨一涨。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想告诉大家,当你判断后觉得这件事没有逻辑支撑,那么就不要参与,它也不可能成为一种长期趋势。

#作者#

司马特小队,公众号:司马特小分队。8年+互联网资深产品经验,多年B端产品管理经验。具有多个从0到1的大型B端产品的孵化、重构、迭代经验;主要教授产业互联网产品相关的硬核知识点。

本文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