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专网是个大西瓜(二):碰撞之谜
在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中,我们解释了5G专网所带来的新商业机遇和价值链条。如果将5G专网比作最终的“大西瓜”,那么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5G专网可以像这款小游戏一样快速走红。
究其原因,是集合了“2048+消消乐+水果忍者”的玩法早就深入人心,因此不需要费劲教学立马就能上手合成大西瓜。对比还需要观看冗长新手指南才能玩的复杂游戏们,自然更容易打开市场。
同样的,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智能化需求催生出了大量专网升级的真实渴求,C端公网市场还需要不断挖掘新需求来为用户描画未来,B端专网市场针对已经产生的需求打造解决方案就可以了,市场教育门槛更低。
比起令大多数公网用户感觉到遥遥无期的云游戏、VR/AR、高清直播、车联网等“赛博朋克式”应用,专网用户对5G的渴求显然更清晰、更务实,也更强劲。
有意思的是,这些5G专网率先落地的行业,都有着一定的共性。比如是否有大量的机器联网需求,是否存在有线网络部署问题,是否能够规模化复制解决方案等等,决定了哪些行业可以率先品尝到5G专网的甜美滋味。
因此, 5G专网想要避免新技术总是看上去很美、用起来烫手的“虚火”,自然也要清晰地告知大家,哪些要素可以率先完成碰撞,并由此迸发出多大的能量,以及给整个社会及产业带来怎样的改变。
01 相似的相互吸引:5G专网与垂直行业的碰撞逻辑
在前一篇系列文章中我们提到,专网与公网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公网会将个人用户的共性需求提炼成统一的相关网络指标;而专网则面向垂直行业的特性,提供高度定制化、千差万别的网络服务。
但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5G专网建设的第一批行业用户,总是有一些领域高频出现? 比如政务、电力、煤矿、码头、航空。
一方面,5G可以使能行业,改变传统业务运营方式和作业模式,这是通讯技术的必然发展路径;但另一方面,同样的结果并不代表它与每个行业的契合度、影响力都是一样高的。
就像小游戏里,在合成逻辑链上靠得更近的水果总是能更快完成碰撞一样,5G专网所提供的无线解决方案,以及定制化、安全性等差异化能力,与一些行业存在天然地相互吸引。这些领域之间存在哪些共性呢?
简单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定制化要求低,可复制程度高
没想到吧,最先拥抱5G专网的,居然是定制化要求低的行业,诸如煤矿、电力、港口、铁路等一类的。这里的“定制化”是指在针对某一业务场景的专有网络搭建起来之后,可以快速在同集团内的不同作业场所,或是同行业内快速复制,实现规模化应用。对于企业客户和运营商来说,都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快速从网络升级中得到正向回馈。
举个例子,港口作业对专网诉求基本大同小异,都是希望用一张专网来承载工人、机器、小车密集作业时的通行需求,避免公网拥塞造成的时延,在区域跨度大的场景中依然能够实现大量无人设备的稳定作业,像是机器人巡查、视频监控、无人车远程调度等等。只要一个港口专网搭建起来,其他港口只要稍作调整就可以快速上马相应能力了。
可如果是产业园区专网,那情况就复杂多了。高精制造的工业园区、需要低时延CDN网络的新媒体园区、追求数据高度安全的金融类园区等等,所需要的网络能力与资源配置可能差异都很大,对网络升级成本的敏感程度也各不相同,往往需要“case by case”来完成部署。
玩过“合成大西瓜”的读者们都懂,相同的水果们放在一起总能更快完成碰撞,而各自不熟的水果堆在一起,合成速度就很低了。你要是运营商,肯定也会先从更容易达成规模效应的行业着手落子。
2)有线网络部署难度大,数字化需求高
数字流量在各行各业的爆炸式增长,都对网络的“覆盖”和“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交通物流、城市机场、工业制造、矿山石化等行业来说,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提质增效是十分显著的。数据传输速率需要百倍的提升,但要靠有线网络来支撑新业务的话,天上地下都铺上电缆光线,过于影响市容市貌不说,无人车、吊车、飞机不一小心跟网线来一个“爱的碰撞”,那画面就有点惊悚了。
与此同时,这些行业又有一定的数字化基础,在业务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管理技术和知识水平,综合来看部署5G的改造难度小。所以这些不适合架设有线网络,同时又有数字化需求和付费能力的行业,也成为5G专网率先拥抱的对象。
3)智能化程度低,社会/产业价值高
当然,还有一些领域可能商业价值或付费能力没有那么强,但对网络的安全隔离性、通信可靠性有极高需求,比如公安、消防、救灾等等场景,5G专网可以实现高精度视频传输,能够极大提升作业效率,由此带来的社会价值可以让每个人都因此受益。
还有一些智能化程度较低,光纤网络暂时难以覆盖的偏远地区,通过5G建设+专网支持,可以快速引入智能化能力,实现网络能力的飞跃,农村智能化、智慧远程教育等对这些地区的脱贫及生活改善也有着直接的帮助。
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担心5G无差别建设的虚火,毕竟真金白银砸钱的垂直行业与提供服务的运营商和第三方,可比我们更担心资源浪费呢。
当我们已经弄清楚5G专网与产业的适配关系,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技术究竟是如何与具体行业完成碰撞的?
02 5G专网“使能”产业的路线图
在一款即点即玩的游戏里,碰撞所产生的偶然与意外,总会带来额外的情绪价值,让我们在懊悔、暴躁、郁闷之中生发出逆反心理——我一定要搞出大西瓜!可一旦走到现实里,就不能再“游戏人生”了,5G专网与垂直行业的碰撞必须要有清晰的路线图和攻略,来最大程度地保证技术能够激活新的业务价值。
我们大致将其分为三步:
第一步,终端自动化。
无论码头还是矿区、工厂,这些传统行业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业务一线需要依靠人工现场作业,不仅工作环境恶劣,越来越招不到合适的年轻人;而且一旦装卸效率达不到要求,就会造成货物堆积、开采缓慢等问题。而想要让一线作业向无人化发展,首先就要搭建起机器自动化能力。
以码头为例,有线光纤回传或者非授权频谱无线(LTE-U等)回传等,在损坏率、带宽可靠性等方面都存在痛点,难以满足远程自动化控制的需求。采用新建港口的改造方案,又面临着停工、减产的顾虑。
而基于5G基站搭建的专网,就可以为这些散落在业务一线的设备提供网络支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网络需求,让智能视频监控、机器人巡检、无人吊车等成为可能,推动边缘设备的智能化、无线化、自动化。
在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5G专网中,已经显现出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人民邮电报数据显示,通过部署5G网络,湛江钢铁的车辆自动化率提升至 99%,每年可节省设备通信费用约 460 万。
第二步,业务本地化。
上述自动化设备被纳入到业务生产中来,就需要完成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分析等工作。这就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数据的安全性。如何让专网内的敏感数据可以被单独隔离,实现本地云化存储、传输和计算;二是传输的稳定性。当大流量业务被激活,专网需要将几十G的稳健在云端和本地传输,如果耗时过长、出现随机性卡顿,也会影响使用体验。
而5G利用切片技术、MEC边缘计算平台等,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顾虑。相当于给游戏区域设置了不同分区,一个专放猕猴桃,一个专放葡萄,从而防止水果们到处瞎跑、互相添乱。
比如在智能化工厂中,5G 网络侧的工业边缘云就可以充分满足AGV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对数据链路的可靠性以及带宽的苛刻要求,而AGV的规模化部署,可以大幅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在“数据不出专网”的前提下实现智能柔性生产。
将5G专网融入到当前的通信专网中去,实现本地的高可靠、大速率传输,已经成为许多行业开展新业务的当务之急。
第三步,云端智能化。
大量自动化设备都能够完成本地存储和处理,5G专网就这点本事了吗?如果只是更快更好的网络通信,那么5G专网也撑不起“使能垂直行业”的历史使命,真正使其能够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是网络云化之后将智能带入到千行万业之后的潜力。
在传统的IT系统架构中,应用和网络是相对分离、相互独立的,使得传统的云业务(比如SaaS工具)需要单独部署。而借助5G在多接入边缘计算(Mutli-Access Edge Computing)节点的位置优势,实现业务的就近入云。一些实时性高的业务可以在本地处理,而一些时延不敏感的高密度计算或数据存储,则在中心云进行统一纳管和分发。
这样的好处是,对于行业用户来说,避免了单一公有云服务宕机或操作事故带来的业务风险,同时可以按需弹性地实现业务上云与网络扩展,并获得云网一体化的运维及服务。云端算力和智能应用也可以方便快捷地下沉到产业端,加速智能化转型。
举个例子,许多智慧机场都会在多个场所(如航站楼、停机坪、跑道、滑行道和其他需要覆盖区域)安装数千个智能摄像头,5G专网与云端智慧“大脑”相连接,可以搭建起实时视频平台,不仅能够实现高清动态监控和AI视频分析,满足机场运行、空防和应急警报救援等方面的需要。借助云端高通量计算,可以帮助机场不断优化安全策略,提升运营效率。
从上述行业中5G专网与垂直行业的碰撞,并不是乱来一气的堆叠和偶然,而是在洞悉了产业逻辑与落地路线图之后的步步为营。
在这种理性而务实地碰撞下,所激活的创新与想象自然也是为人所渴盼和雀跃的。智能+连接,必将改变整个社会和你我的生活,而也是由一个个“5G行业专网”所串联起来的未来图景。
#合作媒体#
脑极体,微信公众号:脑极体。写让你脑洞大开且能看懂的人工智能、流媒体、海外科技。
本文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