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相互宝关停,网络互助会消失吗?
有朋友问“相互宝会关吗?”、“相互宝关停,互助行业是不是就结束了?”等此类问题,先说观点,即使相互宝关停,互助行业也不会消失。
美团、轻松及水滴等多家互助关停的这种“倒”是因势利导,行业存在是长期主义的价值所在。下面尝试从宏观环境、行业、互助平台、用户的角度聊聊。
一、为什么网络互助诞生在中国,而相互保险在国内却没火
1. 为什么网络互助诞生于中国?
我国的情况是社保低水平广覆盖,商业保险广度深度低、价值和运作模式不同于任何国家。保障体系及覆盖都有基础,但是钱少问题多,效率低下。
所以需要效率较高的方式去解决医疗费筹资问题。就事前保障部分而言,网络互助较之其他保障形式在效率方面具有极大优势,所以,爆发的无钱治病社会问题加之中国民间互助共济的文化传统、中国保障体系的缺陷以及所处发展阶段让网络互助应运而生。
2. 为什么国外流行的相互保险在国内没有火?
相互保险本身也是一个选择,奈何国内保险推广成本太高,用保险的那一套体系去推有限利润空间的保险形式,结果就是相互保险水土不服。此外,国内保险的制度体系、运营方式与监管程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相互保险的活力和发展。
网络互助能保持如此活力与吸引力的重要一点就是门槛低、约束较少、规则相对简单;国内相互保险迟迟发展不起来也是吃了这个亏,不该全以保险的逻辑去运营相互保险。
3. 惠民保会是压死网络互助的最后一根稻草吗?
判断网络互助不会消失或被取代的基本逻辑是它是资金利用效率(保险上称净费率)最高的保障形式,也就是杠杆率高、性价比高。
城市惠民保能否真正惠民、如何持续惠民是核心问题,如果能做到这两点的确能成为非常重要的保障形式之一。但以此来说明惠民保要替代网络互助有点牵强。相较于互助,惠民保各城为战,规模更成为制约因素,在这点上更为显著。互助有公益性、参与感以及自发的组织形式为支撑,这是惠民保所不具备的,如果发生崩盘事件,衰退速度可能较之互助更甚。
二、为什么很多保险从业者不喜欢网络互助
看不上,觉得不专业没技术含量。互助的不兜底、规则调整、分摊不确定等,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不专业没有技术含量。不可否认的是,现在被各种力量推到人前的互助存在不少问题;反过来看,初期的保险行业也存在许多问题,只不过之前没有很成熟的对标物,而互助前有保险。
此外,保险业一些做法和认知正在改变。举个例子,保险精算需要有历史数据支撑,新出现病种或无数据积累的项目由于不知道发生概率,很难进行保险定价;而现在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建立模型,无数据积累已不再是“没法做”的借口。技术给予了更多创新的可能,这也是我认为网络互助不是没有精算、不会低级的原因。
看不懂,不懂的东西大多数人天然没好感。2018年我参加过一个互助相关的讨论活动,一位保险公司的女士是这样表述的:“我们都在埋头做业务,突然就听说了网络互助,而且发展那么迅速,一下子感觉变天了”。
让很多从业者人看不懂的是,互助完全不按保险那一套出牌,好像保险越强调什么它就打破什么,没有精算不兜底无刚性赔付等,而且还发展的不错。
无利可图,与自己或公司利益冲突。在很多从业者认识里,这是来和他们抢市场的,如果客户参加互助就不会继续买保险。在他们看来网络互助是保险的替代品,而且这种忧虑很深,因为他们也觉得保险销售环节拿的钱真的很丰厚。实际情况是,我身边的一些保险代理人因为大力向周边推广网络互助,保险业绩反而有很大提升。
这里也有一个认知,那就是网络互助的市场之于保险业是增量市场还是存量市场。我想答案显而易见,单就蚂蚁金服研究院2020年5月发布的《网络互助白皮书》所述“彼时参与人数达1.5亿人,受访者未参与商业保险占比达68%”就足以说明问题。
有些人认为网络互助会替代保险,这不是互助的价值,补充可能更合适。这里的补充可能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保险难以覆盖或解决的群体的保障问题(包括时间上和空间上);二是社保体系下保障形式多样化的补充。
负面信息很多,先入为主的负面信息,特别是身在易产生敌对情绪的圈子里,更容易出现幸存者偏见效应。
这些原因背后都埋藏着一个隐性假设,那就是网络互助没啥价值。事实是,就目前来看网络互助是资金利用率最高的保障形式(体现为性价比),没有之一,这是其价值基石。
三、互助平台关停分主动与被动
从相关信息获知,目前几家平台的关停不是来自监管直接的要求和示意,换句话说关停是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监管没有禁止网络互助这个业务形态。
网络互助平台可以对积累的用户信息进行商业开发,但当商业转化的利润长期无法覆盖运营成本或成为更重要业务的阻碍时,关停退出就是顺理成章的选择。
可能会有这样的心理:不少平台本身骑虎难下,带不来预期的收益效应又担心关停影响很大,结果发现美团互助这么大体量关停后好像也没啥事,可以放心地干了。
大家关注的美团、轻松及水滴等都属于主动关停,“不想干了”和“干不下去了”是两回事。聚焦主业、寻求上市的业务合规性以及历史使命完成了等都属于“不想干了”;不赚钱、参与人数不足以及政策不允许等则属于“干不下去了”。
最近,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谈及网络互助关停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理解是:网络互助可以做,但需要规范发展;以互助行保险等金融之事不行。
相互宝会不会关停不得而知,即使关停也不会是因为监管不让做。也许会按之前招股说明书里的方案剥离出来由一家科技公司做,也许会归于阿里公益。
可以肯定的是,还有平台会关停。就目前的用户数量和用户减少趋势来看,部分平台其实很难长期正常运转下去。
四、关停连锁反应背后是用户的需求
美团轻松水滴等互助平台关停后,很多参与用户表示很突然表示难以接受。大家担心的“别人生病时参与了分摊,自己需要互助却没有”问题,还是发生了。
关停也引起了很多用户的不满与担忧,“平台怎么这么不负责任?”“我要是生病了怎么办?”“其他平台会不会全部关停?”“注册信息等隐私数据会不会被利用?”……
之前大家谈到互助都在公益和商业上纠缠不清,很多时候用户更是觉得是在做公益做好事,但是平台关停后用户控诉的往往才是最真实的东西。诸如说没就没、保障怎么办、我交了这么久钱怎么办……但是你会发现很少有提及公益的部分。
用户需要的不是互助平台关停或不关停,关停背后的声音都是用户在诉说需求。
五、与其说关停潮是异常不如说是回归正常
对于网络互助,彼时的热闹更多来自资本、舆论的助推,价值是核心,风口带来的不一定都是顺风。网络互助行业在回归正常。
1. 网络互助不是保险不等于不靠谱
这里有一个认知的问题,很多人特别是保险从业者会理所当然地认为“网络互助不是保险=不靠谱”。
网络互助问题很多,但不是无解的;保险从业者不能被角色利益捆绑而打压对互助;网络互助平台虽不在国家银保监的监管范围内,但不代表完全不受到监督与管理,未来或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
用保险的确定性与风控标准去衡量互助不可取也不合适,保险是否靠谱与互助是否靠谱的标准可能大相径庭。反过来看,很多时候恰恰因为互助不是保险才显得其靠谱,互助没有销售佣金、没有销售误导、没有预付费用、信息公开透明等。
互助不是保险不代表不靠谱,互助是不是保险也不重要,大家需要的是生病后能给他解决问题。对参与用户来讲,明辨网络互助与保险的区别,知晓其可能存在的风险,然后选择靠谱的互助平台。
2. 关停潮不全是坏事,可能也是拨乱反正的进程
2016年和2018年分别两次进入快车道的网络互助在发展中已变形,虽然关停潮事件带来一系列负面的连锁反应,也是在推动行业回归理性与本质。
从平台的角度来看,摒弃互联网式多、快的思维,控制用户规模与增速,并匹配对应的市场教育与风控手段。比如此前相互宝更在意吸引到更多潜在的消费群体,并作出了扩容的目标与行动,可能也是被打个措手不及。之后,相互宝也开始在产品上做出调整,首先是互助规则调整,然后是推出互助课堂进行用户教育。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通过较高频的互助事件,用户风险意识开始增强、逐渐认知到互助原理,心理预期逐渐接近实际水平。用户可以逐渐扭转“简单粗暴地因为分摊金额上涨、有部分人退出,就觉得这是个坑”的认识。用户的不理性行为促使平台更为理性,平台理性带来产品与运营上的理性,过程中用户与市场也随之理性。无论什么行业,所有竞争最终都是效率之争,而在保障领域网络互助模式仍然具有长期优势。
网络互助两度迅猛发展,但大部分玩家甚至行业并没有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大互联网公司的退出,让互助慢了下来,相应的,互助行业的资源和声量将大不如前;同时多家互助平台的接连关停也在严重伤害着用户对该模式下剩余平台的信任,这些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
作者:陈志恒;微信公众号:陈大个子,欢迎交流与讨论~
本文作者 @陈志恒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