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在“后真相时代”
大家应该还记得,当11月8日美国宣布特朗普当选为美国的总统的时候,这个消息不断刷屏,所有的段子在那一瞬间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但是仅仅过了不到两三周,大家对此就已经很淡漠了,再说起这个事情,别人都会觉得你有点奇怪。
当特朗普和希拉里“打”得不亦乐乎,竞争总统之位的时候,英国的《经济学人》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后真相时代》。这篇文章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 后真相时代”的定义是:在这个时代,真相没有被篡改,也没有被质疑,只是变得很次要了。
人们不再相信真相,只相信感觉,只愿意去听、去看想听和想看的东西。谎话、流言、绯闻在网络上广泛的流传,呈现出真相的样子。相较于主流媒体,网民们更愿意相信彼此,如出现与自己立场相悖的证据,人们倾向于无视这些信息。
解决问题的最好的办法除了拍照以外,还有个办法。钱钟书先生说, 解决问题的最好的办法,对某些人来说,就是否定问题,或者习惯性“耳聋”, 在《经济学人》杂志看来,这是特朗普受到追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这么一个口无遮拦、信口雌黄的人,他还没开口说话之前,你就知道你用不着太把他说的话当真。他说克林顿一家都杀过人,他说奥巴马的身份证是伪造的,他说他的竞选对手参与了谋杀肯尼迪的计划……
特朗普心里非常清楚,谁也不会较真问:“这事是真的还是假的?”——大家觉得挺好玩,居然说克林顿一家三口都杀过人。关键是这话听起来很好玩,大家就真愿意相信他的话吗?错了,大家不是相信他的话——当他说了很好玩的话的时候,大家就很喜欢听他说的话,关于真相就变得次要,次要到完全可以不管它了。
这是因为我们过去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数都是通过正规的媒体和渠道——要么看电视,要么听收音机,上网这种方式就不是那么正规,因为根本不知道这个网站上说的事情到底是真是假,这种信息来源已经悄悄在暗示我们——千万别当真,当真你就输了。
我们刚开始可能不接受这样一种语境,但是时间长了以后,我们就习惯于这种非正式渠道的信息获取方式了。我们对这种非正式的信息获取方式有各种说法,过去我们说“马路消息”、“小道消息”、“街谈巷议”、“道听途说”。时间久了,这就成了一个“正规渠道”。
可笑的是,反而是我们过去接受信息的正规渠道受到了质疑。如果你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是来自于电视,你就不证自明的是一个边缘人:你是“两不上人群”——不上网也不上班。
除了渠道来源的变化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在通过非正规渠道接触的大量信息里,调侃的、“逗你玩”的信息太多,有意无意忽悠你的知识太多。前两年有一个统计,在微信朋友圈里,有20%是关于各种美图——不管这图是“偷”来的、“借”来的,还是你亲手拍的,总之显得大家很幸福的样子。
首先是美食图片,现在一到饭桌上,菜来的时候,肯定不是先拿筷子而是先拿手机;还有各种美景,我们现在到哪去旅游的话,飞了十个小时,到了旅游景点,最着急的就是找WiFi——为的就是把拍的照片发出去,当然这里也夹杂着太多真真假假的东西。
还有一类就是各种鸡汤和励志的文章,这一类在朋友圈中差不多占到35%的比例,加上刚才的那一类就已经过了一半了。还有就是相对比较正规的消息,这个比例不大,占15%,加上刚才的两类,这一下子就占到70%。
还有一类数量非常大,就是关于各种养生、保健、长寿秘诀:今天说睡午觉有利于健康,明天说睡午觉有害,今天说吃蒜可以抗癌长寿,明天就出现一个标题“你还在吃蒜吗?”、“吃大蒜的七大危险”,接下来你一看:“饿死癌细胞”,这样各种养生保健的真真假假的知识,就占了20%。还剩下10%就是“赶紧转发,转发会有好运,不转发会有厄运”。
在明白了什么是“后真相时代”,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特朗普能大行其道。当时,美国的很多分析家、预言家、消息灵通人士、大数据公司也出来添乱,纷纷预测、断言希拉里肯定得胜,特朗普最终也就是混个自娱自乐。
他们依据的标准和数据来源——很不幸,来自的是我们前面说的正规渠道、正规媒体。你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的分析加起来一看,简直是一边倒,所以你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特朗普也就是闹一闹,大家也就是看个热闹,真投票的时候不会投他的。
文/韩旭东
关键字:业界动态, 市场, 特朗普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