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时下最热的经验分享(平台)

2016年是认知盈余知识变现的一年呐,随处可见关于“分享”“讲座”“Live”,随处可见“教你如何在一个月内月入百万”“、普通人如何学会一百种语言”、“如何做读书笔记”等等经验之谈,一时之间满地黄金,似乎只要是个知识分子,稍微摆弄说些指点就能实现人生的大满贯,名利双收,赚得那是一个盆满钵满。求知者的参与随着知乎Live、分答、各种大V、大公众号的引导,也高潮不断,让人不禁怀疑,会不会玩脱了。

这阵风缘起于“人们终于愿意为知识付费了”,恩,这么看真该感谢那些知识平台无私的引导。

大家都看到了机会。

后来我们看到基于知乎延伸出来的知乎Live,比如为讲师与听众提供工具场景的千聊、朝夕日历;比如在垂直领域耕耘的怒马赤兔。虽然大家都是经验分享,有点相似,但是当我们描述他们的时候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的起点、模式确实不一样。

普遍的经验分享是A-平台-B这种模式,甚至内容提供方就是平台本身,简化为A(平台)-B。

刚刚说的起步点,就是你现在有什么,有A?有B?有技术或者规则?

我把情况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已经有基础用户,经验分享只是作为形式出现。 简直是人民币玩家,相当于已经有A和B了,就差一个新形式连接。

典型代表:知乎、一些拥有忠实粉丝群的大V(或KOL)

是的,这类代表轻易可以做出单场参与度很高、效果很好。难点是内容上可持续且不断创新、新用户增长与旧用户陪伴式内容并进等问题(因为用户会对内容进行筛选、听过的基本不会再听,内容可以让用户成长,意味着内容也要不断升级)。如果是平台,更要面对自己赚钱的问题,平台通过知识变现的方式不外乎是让讲师对平台形成依赖后,在讲师收入中抽取一部分佣金。(这里仅指的是在经验分享这件事上形成盈利,不包括导购、广告其他)

那我们如何定义这个平台开始盈利的时刻?

要满足:

-平台让大量讲师赚到大钱

-平台积累了讲师们大量的粉丝

-平台可以不依赖讲师的影响力,让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形成知识消费的习惯。

第二种是工具型起步的知识分享平台,甚至说打造出知识分享平台是他们现阶段的目标。

典型代表:千聊、朝夕日历

他们是怎么存在的呢,讲师与用户的关系本来就存在,工具只是提供了便利。由此聚集了大量的粉丝。但如果产品没有形成调性,用户只是认定了1个讲师,关系之间是点对点,不是交叉网络,也就只是一个工具,也就没有平台之说。如果产品不能为用户满足其他内容需求,这个产品会一直疲于挖掘新讲师和看着用户流失。

这类代表可以轻易获得粉丝,难点在于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向与内容定位。然后再要走一段路到上面提到的平台盈利时刻。像朝夕日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内容调性在“提升自我”这一类,设施了相关的吸粉策略“早起打卡”,和各种大V联盟开讲座,效果还不错。

第三种是垂直领域耕耘的经验分享平台。

典型代表:专注职场的赤兔、专注互联网知识分享的怒马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这类型的知识分享,他们基本只做一点:找到该个领域内有专长的人上来分享。不难看到他们提供的内容都是绝对切合需求的,更加专心做内容,可以做得更有深度和体系化。用户精准,基本抱着非常明显的主动学习倾向,这类用户往往扎堆。

高价值的知识始终需要结构化,这类代表的优势在此,可以把知识打包,以更高价推出,平台的盈利可以。人们也更加容易对平台有一个关注,而不单纯冲着单个讲师而来。

第四种是概念型的经验分享平台

典型代表:得到

得到的slogan是提供省时间的知识服务。他们不直接从不在内容上告诉你要参与的怎么样的课程。他们会包装与营销,他们说格局、说世界变化、说思维陷阱、说时间宝贵、说你为什么需要这个东西。大V扎堆,吃瓜群众心生倾慕,趋之若鹜。

洋洋洒洒写了一堆废话,也并未做深入研究,实在是浅谈哎。

经验分享火得啊,产品调性和用户基数才是知识付费的基础,而用户的注意力终将会回归到"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内容"上。

此外,以内容为标签整合全网经验分享索引与订阅也是一个可能。

文/Jerrtyleung

关键字:业界动态, 产品经理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