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正酝酿“真香预警”
20多年前,全球互联网曾进入前所未有的泡沫破灭期,可也是在千禧之年前后,中国诞生了BAT。
2008年全球陷入次贷危机,互联网再次遭遇资本寒冬,但没多久后,就出现了移动互联网的大爆炸。
投资界老兵吴世春曾总结道:逢8的年份进入低谷,逢9的年份最难,逢0的年份开始复苏,逢2的年份走出来,历史就是这样不断重复的。
中国互联网从2018年开始遭遇寒冬,似乎与之扣合。
那在21世纪第三个“逢2的年份”,中国互联网能走出来吗?
对很多被“中概股跌完港股跌,港股跌完A股跌”吓得惊魂未定的人来说,这似乎是送分题——答案当然是“不能”。
事实上,这两年可以说是看衰派的“赢麻”时刻。
他们动辄对中国互联网扔下“犯由牌”,上面写着“死缓”二字。
这些看衰派可以有10000个看衰的理由:什么流量红利见顶,什么技术引擎熄火,什么政策面重构……
而互联网大厂增长失速、接连裁员,又不断给他们的底气“加杠杆”。
在2022年的大多数时刻,他们的看衰大概率还会得以应验。
可在我看来,越是这时候,整个社会越该对中国互联网多些信心。
这么说,并不是要来熬“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流行鸡汤,或是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小作文,而是基于几点做出的判断:
1)趋势
你可以不相信很多东西,但你得相信趋势。
纵向看,中国互联网现在的难,它们以往也有过;横向看,中国互联网的处境,美国互联网也有过。别夸大中国互联网的独特性,再独特它也跳不出周期律。
2)现实
形势在变,中国互联网也在变。
这两种变,经常同调:你要硬科技攻坚?我正在发力;你说产业互联网?我已在布局……
3)人
别忘了,中国互联网集合了中国最聪明、最具创造力的一群人。
正是这波人,让互联网成了中国过去20年增长最快的行业,没有之一。即便现在处在低谷期,它也贡献比绝大多数行业更高的增长。
01
毋庸置疑,“今时不同往日”,是中国互联网现实境遇的写照。
但凡是将时间往前倒推个五六年,人们都不至于对着大厂诱人的高薪、动人的期权,说出“你不行”这句话——要是盛产市梦率的互联网行业都不行,还有哪行哪业行?
不能说大厂行情变坏是从打趣“互联网人的尽头是考公”开始的,但人们叨念着“大厂日子不好过了”,确实是互联网境遇下行的一大标志。
就在3月23日晚,中国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腾讯发布了年报:2021年全年营收5601.18亿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Non-IFRS)1237.88亿元,同比上涨1%。
“营收首破5000亿”、“自研技术多点突破”、“FBS(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收入首超游戏”……这都是可以提炼进标题里的看点。
但也有不少人看到了它的另一面:增收不增利——净利增幅十年来最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单季净利润负增长。
于是他们的嘴炮对“看,我就说了吧”的句式回收再利用:看,我就说了吧,现在的中国互联网已经没想象空间了。然后就是把“凛冬时节”、“Hard模式”、“至暗时刻”统统安排上。
再联系起阿里、微博、百度、B站、京东、拼多多之前的财报,他们甩手就是一篇“论中国互联网的困境”。
反正几个核心判断永远不会出错:消费互联网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走到了拐点处;“降本增效”将是互联网企业业务取舍的关键指标……在此基础上发散延展,再配上“大厂增速放缓”之类的由头一块端上舆论餐桌,咋说咋对。
是的,互联网企业背靠人口红利、依托模式创新,就可以在蓝海里快意淘金的年代过去了,新风口频现、新业态层出,以至于李彦宏说“其实机会多也是负担”的年代也过去了。以往“向规模要效益”的发展路径,已经逐渐失效了;靠着模式创新能采到的“低垂的果实”,也被摘得差不多了。
昔日网约车大战、外卖大战、共享单车大战、P2P大战、在线教育大战轮番上演的场景,我们可能再也见不到了。
可,互联网结束高速增长,不是很正常吗?真要是焊在“高速增长”的轨道上,那才不正常。
谁说互联网行业到了拐点,拐向的就是死路而非涅槃之路?
谁说互联网行业只能原地转圈,不能进化为“数字化新物种”?
02
说到底,看中国互联网,要从昨天看今天,更要从后天看明天。改用贝索斯那句话:我们总是高估互联网的短期变化,而低估它们的长期蝶变。
现在看,2022年的中国互联网,挺像是2000年左右的美国互联网。
那时的苹果,市值曾低到不足50亿美元;亚马逊的股价,不到6美元/股。当时看衰他们的,排号可以排到几十公里外——是不挺像中国互联网今天的处境?
现在呢,苹果年初市值曾一度破3万亿美元,现在也有2.81万亿美元;亚马逊股价已突破3264美元/股,市值1.66万亿美元。2004年上市的谷歌,最初市值也只有堪堪过200亿美元,如今市值已达到1.85万亿。
不要以为互联网瓶颈期只有咱们有,当年美国互联网一片凄风惨雨时,张朝阳还没加冕“中国IT教父”呢。
它们是怎么走出来的?当下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完全可以抢答:变硬,变实。
最典型的是微软。作为PC霸主,在2000年泡沫未灭前市值曾达到惊人的6000亿美元。但到了2010年前后,这家靠着MS-DOS与IBM合作赚到第一桶金,之后凭借 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傲视群雄的科技巨头,在搜索、智能手机、社交网络等领域都没搅起太大的水花,市值也处在2000亿美元左右。“微软已软”,也成了许多人对它的预判。
可后来的剧情,很多人都知道——凭着「移动为先,云为先」的发展战略,凭着以 Azure为核心的智能云业务和以Office365为核心的生产力及业务流程板块,微软又硬气起来了。2.25万亿美元的市值,已超过全球200多个国家2021年的GDP。
看看它们的中兴之道与再崛起的轨迹,再对照下国内的新BAT等,有没有觉得几分似曾相识?
03
当下的中国互联网,两只触角也正伸向硬科技与数实融合。
操作系统、人工智能、通用芯片、无人驾驶、新能源、XR/VR/AR/MR等,都是新锚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正让三百六十行腾云驾数、脱胎换骨。
变化已经在发生。
说到这,有必要厘清某些流行的观念误区,比如,将“技工贸VS贸工技”之争代入中国互联网发展路径评判中,认为发展软科技、搞商业模式创新是中国互联网走过的一段歪路,发展硬科技才是硬道理。
中国需要硬科技吗?当然需要。
中国不需要软科技吗?显然不是。
关不羽老师说得挺好:所谓的“软硬之争”,人为地把应用科技和基础科学的概念区别,搞成了对立的此消彼长,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美国互联网产业同样是应用技术起家,最终都走向了基础研究的纵深。
很多人都存在对中美互联网发展路径的误解,以为美国互联网生来就很“硬”,就是纵深发展,中国互联网则很“软”,只顾着在消费领域搞横向扩张。
可这终究是偏见:互联网往哪走,通常都是秉持需求导向,市场需求层次是一步一步朝上走的。美国互联网多数时候也是“从1到10的场景创新”饱和后,再助推“从0到1的大颗粒技术创新”。
硬科技突破,是需要技术积淀、产业基础、发展条件去厚植土壤的,不是许愿瓶里许出来的。没有市场需求的培育,没有软科技带来的资金,怎么发力硬科技?硬科技难道不需要依托软科技找寻落地场景?
只有在喷子眼中,软科技创新不算创新,它就跟中国互联网走过的前20年一样该被一概否定。
To C 和 To B的争论也一样,我们不能因为从To C 转向 To B是大势所趋,就否定之前To C 商业模式的价值。
本质上,互联网企业向硬、向实,都是发展到对应阶段的产物。到了这样的阶段,它们不转型都不行。
- 腾讯以2018年“9·30变革”为标志性节点,投身回馈周期更“慢”的产业互联网;
- 阿里搞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深耕云计算;
- 字节跳动把推荐算法、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通过“火山引擎”开放,打开To B市场;
- 美团针对“下半场”在餐饮数字化上密集布局;
- 拼多多押注未来农业;
- 京东自我定位新型实体企业……
这些动作,我们能看见,时间会验证。
互联网是中国人才密度与高度最高的行业之一,我们没理由低估整个互联网行业的自演变能力。
它们过去20年贡献了中国社会商业进步的主动能,对未来走向的预判也比绝大多数行业都敏锐得多。
而它们现在奔赴硬科技的战场与产业数字化网络,时候也正好——指望它们从诞生之日就把主要精力用在硬科技研发上,无异于让它们凭空变出房子,而今技术底蕴有了,资金池也相对充实了,这就相当于建房子有了钢筋水泥,最起码基础更坚实了。
至少它们可以摸着微软过河。
04
当然了,“没有××的时代,只有时代中的××”,对互联网也适用——互联网没法跳脱时代的地心引力,自行立地飞升。
坐落在时代坐标轴里的互联网,能走向何处,不只是自己说了算,就眼下看,有两个因素就是巨大的变量。
一是监管。
当下人们都很关注互联网反垄断。反垄断原本是正常的市场监管动作——垄断会挤压创新红利,所以中国在反,美国也在反。
可现在有个诡谲情形:反垄断、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算法治理、游戏防沉迷、直播带货规范……这些动作每一祭出,总会被各类“信号体”包围,被视作“一盘大棋”里的落子。
在这类氛围的渲染下,“规范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很多人只看到“规范”的并蒂物“规训”,却没看到“为了更好地发展”的初衷。
这就指向了一点:要稳预期。
国家金融委的“3·16会议”,就给互联网行业吃下了定心丸。
二是资本。
骆轶航老师说,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真正的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一个全球规模第二的互联网经济体,其资本和证券交易几乎完全建构在全球第一大互联网经济体所在国(美国)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上。
就目前看,中国资本市场还没做好给互联网产业“内供血”的准备,中国互联网仍需华尔街资本的输血——这点一时半会改变不了。
但毫无疑问,内资对中国互联网的支持力度仍需发掘,至少机制上得更活些。
而舆论也要更开放和成熟些:纳斯达克一出现短线波动,就跟着踩踏式看衰,罔顾基本盘,这就有些盲目了。
事实上,就连很多人当做风向标的摩根大通评级,也不是上下一盘棋:3月14日左右,摩根大通发研报表示,中概互联短期内已失去估值支撑;3月16日晚,摩根大通亚洲及中国股票首席策略师刘鸣镝表示,中国互联网行业被“低配”了……评价基准随着短期波动而游移,显然难言明智。
还是得看长远。
05
说这些,倒不是要将美国互联网的×年前跟中国互联网的今天等同,也不是要将“BATJTMD”跟今日的“FANNG(F几乎可以去掉)”一一对应。
看好中国互联网的将来,不等于看好所有互联网企业的将来。在将来,不是所有中国互联网企业都能重获势头更猛的“第二春”,中国互联网会进入分化期,而非普遍上行期:有的会更强,有的会掉队。
2022年初,裴培老师对中国互联网做过前瞻性分析:
在今年3-5月之间将出现最后一波下跌,势头不一定很凶猛,但足以让许多投资人丧失信心;此时,绝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股价将非常便宜。
在8-10月之间将出现急剧反转,不一定有明显的信号,投资人会在迟疑中逐渐入场;但这次上涨的幅度绝不会有2020年的那么大。
10月以后,互联网行业将明显分化:如同现在的美股科技股一样,强者恒强,商业模式得到验证的公司享受高估值,大部分公司被冷落。
今后多年,优质的产品型、内容型公司将崛起,在资本市场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能完成产品/内容转型的平台型公司将逐渐落伍。
对照当下,这些分析可资参考。
值得一说的是,“3·16会议”过后科技板块指数已大涨,但相对于2021年2月的高点仍下跌了70%左右。不难预见,随着不确定性渐次消退,估值修复是必然,问题只在于快或慢。
中国互联网能否在“逢2的年份”走出来,仍待观察——得看产业政策与宏观形势能否站在互联网这边。但它肯定会加速走出来。
有时候,说“坚冰深处春水生”,不是什么乐观偏误,只是因为看到了冰面上裂开了缝。
所以我坚信,中国互联网正酝酿一场“真香预警”——到时候,那些看衰者会“人均一个王境泽”。
作者:佘宗明,微信公众号:数字力场
本文作者 @数字力场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