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正拼了命地卷影视业

最近因为疫情,一直宅在家,那些每集三两分钟的微短剧替代了烂片,成了我的下饭菜。

倒不是说它们就有多么好看了,只不过一集就这么点时间,只消嗦几口粉的功夫,就能看完一大半,拿来消磨时间正好。

这些微短剧吧,狗血是真狗血,上头也是真上头。

这一期内容,我想和大家聊聊微短剧是怎么火的?它到底为什么会受资本追捧?

一、微短剧的萌芽期

首先,我们得先明确下微短剧的定义。

所谓微短剧,是指单集时长不足10分钟的网络影视剧。在2020年的8月,它被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收编,官方认证以赐名。

但其实,按这个标准,最早的一批微短剧应该是十来年前的《万万没想到》。

这些时长大概在5分钟左右的迷你网络剧也曾红火一时,只是后来各大视频网站打起了版权大战才渐渐式微。

而微短剧换了个马甲,卷土重来,靠的是各类短视频平台的崛起。

如今的微短剧,主要由三类内容形式演变而来:

一是早期的创意短视频。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辣目洋子的《扯客》系列。

不知道有多少同学还记得,在快手和抖音尚未成气候之前,有一款用户渗透率做到了第一的短视频应用叫做「秒拍」。

2016年,刚刚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毕业的辣目洋子,和几个小伙伴捣腾起了短视频创作,在秒拍上接连发布了「奇葩男女」、「黑社会女老大」、「十二星座」、「经典剧集翻拍」等系列原创短视频。

用今天的眼光看,这些短视频完全符合微短剧的定义:时长短,而且有人设,有剧情,只是更像单元剧。

二是各类以段子、或是类似MV情节为主导的剧情号

像同样成名于秒拍的 papi 酱,早期创作的那些短视频,一个人的吐槽那就是一出好戏。

后来很多出身短视频的网红,都会走一人分饰多角之路,以「左凤琴的快乐生活」为代表,一个人演完了医院里的百态人生,不比国产职场剧燃多了?

三是以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信息流广告。尤其以网文广告为主,看过「歪嘴战神」的同学应该不少。

总的来看,这一阶段相当于微短剧的萌芽期,虽然还没有正式的概念,但一些内容创作已经具备了微短剧的雏形。

而整个市场也充满着野生的草莽气,因为很多创作人员、创作团队大多都是草台班子,有些是个人创作者,有些是MCN机构。

不过,也恰恰是因为很多人最初是抱着边玩边创作的心态,使得微短剧的内容基因里就自带「接地气」三个字,换句话来形容,就是有点土。

有很多可能细节都不经推敲,但没关系,观众的预期也低呀。

二、专业团队的入场

微短剧发展的第二阶段,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专业团队的入场,产业开始升级,这也是微短剧走向成熟化和逐渐红火的开始

所谓的「专业团队」,指得就是以优爱腾芒为代表的长视频网站,以及一些影视公司,而在这背后少不了资本热炒。

2018年11月,爱奇艺联合浩瀚娱乐推出了首部竖屏剧《生活对我下手了》。编剧和导演是开心麻花的签约艺人乌日娜,主演之一是已经凭短视频闯出一些名堂的辣目洋子,并且还找来了麻花系的马丽、王成思等演员客串撑场子。

2019年6月,腾讯大张旗鼓地推出了单集时长1—10分钟之内的「火锅剧」;紧接着,优酷专门开辟了短剧频道;芒果TV则推出了「大芒计划」,着力打造「下饭剧场」;而快手则在同一年上线了「快手小剧场」,将此前的各类短剧创作都归拢到同一个门类之下。

短视频正在卷死影视业

直到2020年的8月,官方为「微短剧」正名。如果说,此前还只是各家平台、各方资本凭着对市场的预判大乱斗,那么自从微短剧有了主流的身份之后,资本的投资热情明显拔高了一个梯度,开始逐步加码布局。

快手升级了「星芒」计划,抖音也高调入场,发布「新番计划」,并联合众多影视公司,像徐峥主控的真乐道、大鹏的他城影业、绑定了田羽生等众多编剧、导演的新圣堂影业,还有华谊创星等,共同制作微短剧。

短视频正在卷死影视业

优酷也发布了「扶摇计划」,腾讯有「火星计划」,反正各个平台的各类扶持计划,就像是囊括了宇宙星辰,听起来都是牛逼哄哄的,你也没必要去琢磨清楚,因为大同小异。

短视频正在卷死影视业

总结起来,不过是一套标准的互联网打法:资本扶持+流量倾斜,为的是尽快炒热这个赛道。

「10亿资金、百亿流量」的口号只要喊下去了,甭管最后落到实处的资金和流量有多少,大家卯足了劲都在同一时段大力主推,再加上此前已有几年时间的积淀,这还奶不成也说不过去。

仅以去年7月快手发布的数据来看,其粉丝数破100万的短剧作者接近1400人,而粉丝数超1000万的作者超过30人,而在平台上累计参与短剧创作的总作者数超过了6万人。

短视频正在卷死影视业

在此之下,去年Q3季度,在快手上观看量超过1亿的系列短剧就超过了850部,此外还诞生了一些常常上热搜的出圈之作,比如《这个男主有点冷》《秦爷的小哑巴》以及最新的《长公主在上》等等。

微短剧的发展路径让我想到了很多年前的网大。

大概是在2014年左右,网大同样是以低门槛、低成本的姿态进入到影视行业,从野生的创作者主导到正规军下场,从粗制滥造的鱼龙混杂到去芜存菁之后向精品化靠拢,对比来看,如今的微短剧在走的路何其相似。

三、为什么吹捧微短剧

那么,为什么大家都要这么吹捧微短剧呢?

首先是因为疫情。

疫情对影视行业的影响也是肉眼可见,剧组无法正常开机,拍摄完的影视剧也没法如期完成后期,制作需求更低的短剧就进入了投资人的视野。

其次,短视频平台已经是人们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另一边,长视频网站多年来深陷亏损泥淖,迫切需要找寻新的业绩增长点。

可以看到,不管是外因还是内因,无论是影视公司,还是短视频平台,或是视频网站,这一切因素都助推着他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微短剧。

而且短剧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全方位的短。

从周期上讲,一部短剧可能从整个的剧本创作、到立项审核再到上线,不过三两个月的时间。尤其是拍摄,基本上十天半个月就解决了。

这也就决定了微短剧的成本相对较低。尤其是一些主演连小网红都算不上的微短剧,早期能有10来万投入已经算多的了。

一些朋友提及:基本在正常情况下,百万以内拿下一部微短剧妥妥的。因为大多数微短剧的制作团队,往往一个人得干好几个人的活;演员不够,亲朋好友来凑。

总之,各类支出是能省则省。

不过,当下随着越来越多资本下场,明星及大牌影视公司的参与,微短剧的制作成本也有越来越高的趋势。

像此前抖音联合粒粒橙传媒、真乐道联合制作,由金靖主演的《做梦吧!晶晶》,官方说法其成本达到了1000万。

前段时间在腾讯上线的《拜托了!别宠我》甚至有2000万的成本。对此只能说,贵行业是真不吸取教训,又要开始卷了。

至于这些微短剧的内容品质,大家也都知道,刷短视频最大的作用是杀时间,所以,能够脱颖而出的都是那些有高能反转和密集爽点的,只有这样才能抓人眼球,在万千视频中不会被我们一划而过。

也正因此,最受欢迎的微短剧题材无外乎高甜玛丽苏、以及霸道总裁,或是快穿复仇之类的,主要突出爽感,再打打颜色的擦边球,以CP来炒热度。

你鄙视也好,不爱看也罢,但不妨碍这就是最火的一套微短剧内容模板,因为这些内容往往瞄准的是最脆弱的人性。

偶尔也会有些新鲜的,比如像《大妈的世界》这样以「中老年人」为主角,关照现实的,但在市场上这样的也是极少数。

四、变现渠道

事实上,大多数微短剧都是改编自网文小说,而且是那种阅读量并不高的腰部、甚至是底部小说。

对于资本而言,恰恰需要的就是这种投入低、能量产的内容。但不管资本多么热情,一个产业能不能跑通,最关键的一点,还得看它的变现渠道。

以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分账是微短剧最基本的变现渠道。

优爱腾为了鼓励大家创作,早在2019年就推出了详细的分账规则,这两年也都在不断调整和更新;快手在2020年也首创了流量分账模式。

总之,不管各家的分账是根据点击量还是完播量来计算,亦或者在单价上有所区别,主要也是为了让利给创作者,这样才能有持续不断的产出。

但任何行业都讲个二八法则,不同的微短剧,分账收入的浮动区间极大。

去年上半年,优酷分账最高的微短剧是《拜托,快结婚吧!》,收入为300万;而业内首部分账破千万的是在腾讯播出的《大唐小吃货》。

总而言之,要是能单靠分账赚钱,这些长视频网站也不至于花大心思来搞微短剧了。

所以,就有了第二条变现渠道,广告植入

千万成本的《做梦吧!晶晶》,显然没有拿到千万分账,但好在其有周大福、百岁山等品牌的植入广告,可以抵消很大一部分成本。

凭借《长公主在上》而人气大涨的主演之一圻夏夏,在最新发布的一些短视频中,不乏有TF、YSL、欧莱雅等美妆品牌植入。

另外的一种品牌植入,则是走全权定制路线

以《今日菜单之真想在一起》为代表,这是蒙牛臻享和开心麻花合作的一部品牌定制微短剧。很显然,制作成本的大头被植入成本给覆盖了。

短视频正在卷死影视业

不过,像这样的定制剧目前不算太多,而广告植入也得看品牌方的意愿,毕竟在这么短时间内的曝光是否值得,也是他们需要考量的因素。

相比较而言,或许做电商才是目前这些微短剧最有钱景的赚钱之道。

比如主演过《权宠刁妃》等多部古装题材微短剧,有“古风一姐”之称的御儿,在直播带货领域做得风生水起,2020年的直播单场最高成交额达到了127万多元,去年场均则有近150万元。

不管是没签约的网红个人,还是背后的MCN机构,都可以凭此来完成商业变现。从这个角度来看,微短剧不过是他们用来涨粉的另一种渠道,卖货才是真。

而时至今日,这些短视频平台也已经发展到了存量内卷的时代,需要微短剧来留住用户,这或许也是他们大力扶持微短剧创作的原因。

至于影视公司,可能他们的野心更大。

像我前面说的,很多微短剧改编自不知名网文。网文平台需要微短剧的热度来为自己旗下的小说提升知名度,同时微短剧的制作,也帮他们消化了库存。

最典型的就像《秦爷的小哑巴》,其小说阅读人数在破圈后的第二天就实现了515.3%的增长,作品日收入涨幅达到了194.4%。

而影视公司则是黄雀在后,一方面他们踊跃参与其中,另一方面,他们也紧盯着各方动向。如果某部微短剧大火,他们大可以助力其成为头部IP,就不愁之后更大投资、更多产业联动的IP化运作,这也算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之下的一套生造IP之法。

所以,与其说微短剧是一个新的内容赛道,倒不如说是一个还不错的流量工具。

热炒微短剧的各类公司、各方资本,是各有私心、各有所图。

至于微短剧未来是否能成为独立的有影响力的内容赛道,大家真的在意吗?

在如此多变的世道,能抓住这波风口赚一笔的,已经是一头快乐到飞起的猪了。

参考资料:

1.《微短剧的“前”与“钱”》 刘爻寒

2.《霸总、狗血的微短剧,引来长短视频平台豪赌,它能赚到钱吗?》 AI财经社

3. 《微短剧「生意经」:分账不是解法,赚钱还靠“捧人”》 深响

作者:IC实验室;公众号:IC实验室(ID:InsightPlusClub)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eU8OZZATBbFgCWBUzoRgA

原标题:短视频正在卷死影视业

本文作者 @IC实验室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