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付费到互联网人的焦虑
几乎可以确认,微信即将推出付费订阅功能,今天各大媒体和公众号也聊了一遍,基本上的观点都是:2016年是知识创业的元年,今年知识付费势必会形成井喷。喜马拉雅,知乎,在行/分答,得到四家厮杀的过程中,腾讯爸爸也开始加入这个领域,这个信号基本上表明知识付费的市场规模会很大,很大。
在去年分答大火之后,知乎先后推出“值乎”,live作为跟进,喜马拉雅的123知识节,成为全民购物的双十一中的一股清流,且不管官方数据5千多万的日流水是否属实,至少千万级的成交额是跑不了的,得到的订阅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12W人订阅,《李翔商业内参》9W人订阅,《精英日课》7W人订阅,更不用说各种社群、学院的付费课程。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内容创业的热潮来了,消费者为内容付费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很多垂直领域的社区也开始效仿分答,大做文章,很多人辞职选择做IP,创建社群,开始做付费课程。
对于优秀的内容人,这是个好时代,那对于用户呢?
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
清晨上班的路上,会听得到里订阅专栏的最新音频。到了办公室闲下来的时候,打开各种公众号挨个浏览 , 生怕错过圈子里的最新大事和大咖观点。中午休息的时候,开始刷知乎,除了看看有没有最新的知乎live课程,最主要的还是读信息流里推荐的答案,那种身心愉悦和当年前辈们泡天涯并无区别。会在在行上约行业的大咖,也会参加一些大咖的线下分享会。
这种现象背后所反映出来的逻辑,除了互联网移动学习,在线支付技术的成熟,还有互联网人的焦虑。
很多互联网人太焦虑了,都知道互联网迭代速度快,今天的套路明天可能就不好用了,热点每天都有,刷认知的事情也常常出现,于是大家就开始陷入高度的紧张焦虑中,生怕被时代所抛弃,目标和未来的路不清晰,于是需要时时刻刻进行充电。
于是开始想方设法接触各种内容信息,开始读公众号中所有带有“深度、从0到1、 种方法、总结”字眼的文章,转到朋友圈却不带有自己的思考;听“大咖分享”然后记了满满一页的笔记想着又刷新了认知;参加各种社群,抱KOL大腿,买书报班;跟人聊天的内容都是诸如“风口”,“融资”,“认知升级”,“趋势”此类的词汇,每天非常充实却不自觉陷入低水平勤奋。
暂且不说“知识”这个词用在这里是否能够称得上,只是很多内容真的很难称得上“知识” ,基本上现在工作2年的人,稍微有一些大公司背景就敢出来讲课:7天产品速成、 教你做运营。少数人是真大咖,可以把几年,十几年的经验总结,很好的讲出来。有些人是真大咖,却不一定能讲好课。还有很多人是假大咖,把能百度上面的东西,拼拼凑凑加上一些案例,就开始标榜大V身份。
只不过对于焦虑的互联网人,这些无法分辨。
对于这种焦虑,在过去的一年,也是我初入互联网的第一年,深有体会。收藏夹里填满了“来不及看” 的文章和资料,报过很多的线上课程,却没有耐心看完,看过的文章就真的只是看过,加入的社群多数时候都是在吹水。。。我一直觉得这样是不对的,一直思考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这种低效率的进步,有没有一种更好的互联网人进阶指南。虽然还没有完全理顺,但是我希望能把我的思考结果分享给大家,不好为人师,只借鉴参考,我心目中的一个互联网人的进阶路线。
对于还没有进入互联网,或刚刚进入的小伙伴,最重要的两件事:执行力和1-2种拿得出手的技能,不需要关心用户运营和社区运营的区别,不需要知道行业趋势和风口是什么。只需要有1-2样可以保证你进入一家公司的技能,比如:会PS,文案写的好,Excel做的好,然后能执行好领导安排的事情,想着怎么优化,怎么更有效率,就足够了。
对于工作半年或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小伙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掌握所处行业,工作岗位中最重要的一些底层思维,如:目标拆解思维,结构思考思维,三明治模型思维,这些思维能够帮助更加高效得工作和学习,这是我暂时发现的唯一事半功倍的成长方法,因为一旦底层思维逻辑掌握,很多知识可以互通,而不是想要的更多,学的更多,却一直没有体系框架。
对于3年以上经验的前辈,小弟自认水平不足,不敢妄言如何进阶和成长。
写在后面:作为一个一年级互联网新人,本没资格讨论所谓的成长路径或者群体焦虑,只是希望通过文字将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以做反思。当然也希望能给大家一些不一样的思考和感悟。
作者 猫男呓语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焦虑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