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要火!只是一场投资机构的游戏?

近几个月,在资本的疯狂加持之下,充电宝打着“共享”的旗号浩荡入局。王思聪与陈欧的“互怼”让更多目光聚焦在这个前进步伐越发疯狂的领域。然而,对于共享充电宝,有人追捧也有人看衰。究竟是市场需求使然,还是投资机构煽风点火?

王思聪与聚美优品CEO陈欧的“互怼”让更多目光聚焦在一个前进步伐越发疯狂的领域。

5月4日晚间,聚美优品宣布以3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共享充电宝项目——街电科技,并由陈欧出任其董事长。3亿元的投资额再度创造共享充电宝融资记录,而陈欧亲自上阵也仍然不由得感慨共享充电宝真能啃出那么大块饼吗?对此,王思聪疑似提出质疑,在朋友圈评论:“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此后,陈欧作出回应,言语中透露出自己对共享充电宝项目的支持。

共享充电宝,在2017年春天疯狂起来。

共享春风下的充电宝

如果说以前提到共享经济都是Uber、Airbnb、滴滴的话,2016年风靡各个城市的五颜六色的单车让人们看到关于“共享”的更多可能。在创业大潮之下,共享经济衍生出太多不可思议的脑洞——共享衣服、共享饭菜、共享办公用品……令人想不到的是,2017年开始火爆的“共享”项目是充电宝。

虽然“共享充电宝”的创业项目在过去几年里已经陆续出现,但真正炙手可热起来,还是在2017年三、四月份,一边是充电设备在全国许多城市的陆续铺开,一边是大量投资机构将令人咋舌的真金白银投入到这个领域当中。

曾几何时,人们出门都离不开一台移动充电宝,这种低成本、高需求的设备一度让硬件厂商收益颇丰。而如今再度吸引人们眼球的“充电宝”,却已经是安装在桌面的充电设备或公共场所的大小机柜。

目前,市场上较为活跃的共享充电宝却并不是雷同的产品——小电、Hi电是桌面型充电宝,可以铺设在餐桌、KTV茶几、台球桌上面;街电是可以放置在商家收银台的小机柜;来电是可以摆在商场、咖啡厅等公共场所一角的大型机柜。后两者提供可以带走的充电宝,用户扫码支付,随借随还。

桌面型充电宝的成本大约几百元,如果铺设的数量够多、使用频次够快,很快就能收回成本,但不仅对铺设的桌面有一定要求,还需要专人维护,对于厂家而言模式较轻,但需要商家配合。机柜型充电宝模式相对较重,据称一台大型机柜的成本需要上万元,在操作层面,需要进驻的公共场所提供的摆放位置,厂家也要不断铺设更多网点提升用户借还的便捷程度。

即便看起来不那么容易,这并不影响共享充电宝的玩家狂飙突进。据了解,Hi电将在全国30多个城市投放桌面充电机设备,目标是年内投放1000万台;来电科技2017年的发展目标是“百城百万点”在近90个城市渐次投放;2017年5月底,小电将完成在全国30个重点城市的集中大面积投放,年底前业务进入城市或将达到40-50个,计划投放设备800万-1000万台。……

投资机构是不是疯了?

共享充电宝项目之所以可以发展得这么迅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金主”们在背后撑腰。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4月,就有多个项目获得融资,从数百万到上亿元的投资金额不断刷新着共享充电宝的估值。活跃的共享充电宝几乎都获得了融资、活跃的投资机构几乎都投资了共享充电宝,如同一场声势浩大的军备竞赛。

截至目前,国内涌现出来的共享充电宝项目已有十几家,大部分已获得融资,其中街电、小电、Hi电、来电获得的融资超过亿元人民币。腾讯、顺为资本、金沙江创投、红杉资本、IDG资本……曾经创业者眼中挑剔、谨慎的投资机构,一窝蜂地扎到共享充电宝的项目中一掷千金。投资人是不是疯了?有媒体报道冷静地解读出一个真相:共享充电宝虽被炮轰为人造风口,毫无创新可言,但不难发现,跃跃欲试的投资人们心照不宣的一个共识是,错过了共享单车,可不能再错过共享充电宝了。

看好者有,唱衰者多

对于共享充电宝的未来,主流观点褒贬不一,但像王思聪一样公然表态看衰的人不在少数。总结来看,共享充电宝的发展阻力主要是使用频次、维护成本和盈利模式。

第一,共享充电宝的使用频次足够高吗?要知道,早在几年前,便宜、便携的移动充电宝已经普及。而且现在不少手机都配备了大容量电池或者快充技术,“充电X分钟,通话N小时”逐渐成为常态。尤其是桌面型充电宝有时间和空间限制,只是相当于带有数据线的插座而已。即便有临时急需充电的用户,对于散布在公共场所的充电宝也并不会有那么频繁的需求。

第二,维护成本会不会越来越高?机柜型充电宝的生产成本已经足够高,而摆放在公共场所还需要支付一定的租金。而充电宝后期维护和调配也需要专人负责,随着机柜铺设越来越多,人力成本也将相应增加。虽然桌面型充电宝可以由商家维护,但对于厂家而言也是一个挑战——商家会投入相应的人力吗?或许商家直接提供插座和数据线会更加便捷实惠。

第三,有没有靠谱的盈利模式?目前,共享充电宝主要依靠充电收费,每次1元甚至免费的价格确实难以维持成本,但就目前来看,除了植入广告,或许也并没有太多可选择的盈利模式。但硬性植入广告,必然会使用户体验恶化。

但是,创业者接踵而至、投资机构投入真金白银,说明共享充电宝仍有利可图。随着规模扩大,将可能挖掘出更多赢利点。即便不能成功,也正如陈欧所言,“就算是做公益了”。

结束语

每一个新兴事物的出现都会引发或褒或贬的争议,共享单车曾经如此,共享充电宝也未能幸免。只是从目前来看,共享充电宝并非真正的用户痛点,市场需求也并不庞大,因此,大部分人并不看好这个领域,更多是把它们看作是资本市场的一场游戏。

来源:iresearch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充电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