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野蛮生长,共享经济就不能成功

共享经济是风口

现在共享经济是热点,创业的每个人都在谈共享经济。如果一个创业者不谈共享经济,就被边缘化了,就被时代所抛弃了。

对于共享经济,理论上,任何产品都能通过接入扫码支付成为共享经济。

但实际上,不是所有的产品变成共享经济都能成功。

产品成功的三要素

共享经济创业的成败,和三个因素有关,实际上,不光是共享经济,任何形式的创业,都与这3个因素有关:

1)创业者对某件事物的认知

2)用户对该件事物认知

3)用户的数量

对于共享经济,就是创业者对共享经济的认知、用户对共享经济的认知以及用户数量。

只有同时满足这3点,共享经济的创业才能成功。简单来说,就是创业者和用户都懂这件事,用户很多,就能做成。如果创业者懂而用户不懂,那么创业者就会成为炮灰。

这就是为什么先驱总是成为炮灰的原因。而抄袭者之所以更容易成功,就是因为经过先驱开拓疆土的这段时间,用户慢慢已经懂了。而这时,先驱已经死了。因此,抄袭创业者的创业者就成功了。

但是时代在变,现在人类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强,所以先驱与炮灰的问题几乎就不存在了。

因此,3个要素中的前2个已经可以勾掉了。现在进行共享经济创业,每个创业者都知道什么是共享经济,每个用户也知道什么是共享经济。反正你在产品上面接入扫码支付,用户就敢于去扫码并做体验。

所以,能否成功的因素,现在就剩下一个用户数的问题。

这个用户数不是通过做运营来做上来的用户数,也不是通过地推做的用户数。而是通过投放应用场景来获得的自然增长的用户数。

投放应用场景做用户的快速增长,就是野蛮生长。

野蛮生长有3个特点

1)速度快

2)时间短

3)限制少

速度一定要快,时间一定要短,要在一夜之间就出现。比如共享单车,一夜之间,楼宇旁、地铁旁就是一大片。

关于限制少,包括自身的限制、环境的限制、规章制度的限制和应用场景的限制等。

自身限制,比如共享电动自行车,充电是个问题,车辆多起来,就需要运营的费用。要人工去充电,这个就是自身的限制。

环境的限制,比如现在的共享单车需要电,电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的,如果天气不好,总是雾霾,太阳能光电转化率极低,单车充不了电,智能锁就无法打开。这就是环境的限制。在冬天下雪的时候,也有很多共享单车打不开的情况,也属于环境限制。

应用场景的限制,比如有桩的单车,限制就多,这样就影响了发展。本来北京市就有公共自行车,但是为什么骑车的人少呢?就是因为有桩。也比如共享汽车,不能随便停在路边,这也是变相的车桩,要到固定地点去取,要到固定地点去还,这种限制太大了。

比如共享充电宝,需要接通电源。要部署在商场里,共享篮球要部署在篮球场里,而不能部署在游泳池里。

还有一种限制,就是你要签合同的。比如共享充电宝,你不能随便就放进商场里。不像共享单车,往路边一摆,就算是市场投放了。你不打招呼放一个,分分钟给你丢出来。你要和商场谈,谈一个是一个,如果想做布局,就要一个一个谈。这样非常慢,当然可以直接和连锁商场去谈,一谈就可以谈下来全国的。但是,如果你只是一个小公司,你如何谈?

而共享单车则不一样,你不需要和别人谈,反正你有10万辆就投放10万辆,你有100辆你就投放100辆,小公司照样有机会,因为不用和任何人谈。

关于制度的限制,在占领一个市场的时候,相关的规章制度最好是呈现一个空缺的状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可以野蛮生长。比如滴滴打车,比如UBER,当初野蛮生长的时候,相应的法规还没有,所以才能获得成功。

共享充电宝到底能不能成功?

最近这个话题很热,有人看好,有人看衰。如果用本篇文章的思路,一分析,其实成败就出来了。目前共享充电宝想占领应用场景,唯一的限制就是需要和商场谈。

所以,能成功或失败,就看谁的野蛮生长速度快。如果A公司的共享充电宝以每天1个商场的速度扩张,B公司以每天10个商场的速度扩张,那么,最后的赢家一定是B,而不是A。

所以,在共享充电宝这件事上,连锁商场自己做能赢得几率会更大。比如万达自己做共享充电宝,在自家的地盘上做,立刻就会形成垄断,一家独大。而别的共享充电宝,还能有机会么?

最后,说一句话,共享经济也是经济,别以为有了共享的概念就能成功,那样太天真,因为商场就是战场,最终共享经济这种商业模式,还是要回到商业的本质上。

文/米衙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产品运营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