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时代, 更显传统内容生产模式之可贵

6月26日,社科院发布了2017年《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其中着重提到了一个概念,即媒体的“智能化”,指出AI(人工智能)通过改变新闻生产与呈现方式,在构建新的媒介生态。而其实,AI对内容行业重构的速度,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比如,写稿机器人渐为门户的标配,大量的财经短讯、突发信息已经由机器人来撰写了;智能视频技术逐渐成为后文字时代的魔幻手,无人机航拍、智能可穿戴设备在无限度延伸人类的拍摄能力和内容生产能力;个性化内容新闻产品更是人人手机装一个,并像毒品一样侵蚀着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这份报告描述了一种现实,但并没有给出是非利弊的延伸解读。而作为一名媒体从业者,随着AI时代的来临,我直观的感受是在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我们面临一种新的稀缺,不是儿童时代那种信息的稀缺,而是“过滤”的稀缺。我们缺乏一个信息的过滤器。AI在信息大爆炸的基础上又将信息的量级提升了一个维度,我们不仅越来越难消费到真正具有价值的内容,甚至还在被低质的内容固化思维、干扰判断。那么,这些是AI的错嘛?

AI当然没有错,技术是中立的。但是,内容领域的玩家们对AI运用于内容行业的方法,似乎出了一点点偏差。AI技术在内容生产及分发上的确更具效率,但AI的劣势也非常明显,一方面其迎合了人类的惰性,在内容分发上有对人类潜意识中恶趣味的引诱和放大,就像毒品一样让人“欲罢不能”,这在一些个性化内容产品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另一方面,AI尚无法承担内容的“深度”“思想性”义务,写稿机器人就是典型。

所以,AI时代,更显得传统内容生产模式的可贵。

回到我所在的互联网媒体行业。这几年今日头条、天天快报等产品的出现,在内容分发端,掀起了巨大的变革,无论是传统的新闻门户、还是BAT等网络巨头,纷纷入场,似乎互联网媒体的“个性化阅读”趋势将不可避免。的确,这些公司虽然都具媒体属性,但也都是上市公司,肯定要遵循用户的喜好,毕竟用户在哪里,广告价值就在哪里。但是,在借助AI实现内容个性化分发时,如何防止“个性化”滑向“低俗化”、“个性化”消解“深度化”,就显得非常重要,平台有责任适当控制用户对所谓“个性化”的依赖,而提供一些具有普世意义的原创深度、具有思考性的内容。

比如网易,最近在“有态度”的基础上,抛出了“各有态度”的新定位。试图在个性化阅读(各有)和原创深度(态度)方面实现平衡。网易的做法是一方面推广网易号,但并不是all in个性化内容领域,另一方面将之前的栏目整合为一个个的工作室,比如沸点工作室、浪潮工作室、人间工作室,继续深化在原创深度内容方面的努力。

比如腾讯,腾讯在原创内容上不遗余力,视频内容《十三邀》《世界说》,直播内容《理想国》,评论内容《事实说》《短史记》等等。以2016年《十三邀》的为例,这是一档与单向街联合推出的视频节目,以许知远的视角,带领观众在与13位嘉宾的对话中,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这档节目传达的最直接的理念就是:慢下来,然后思考。这种理念似乎与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格格不入。

这让我想起2012年腾讯推出的《大家》栏目,印象深刻。腾讯称推出《大家》的初衷是“集华语写作之大家手笔,为中文互联网用户提供最具魅力的经典文字,打造最有力量的互联网言论阵地”,几个关键词:经典文字、力量、言论阵地。在信息大爆炸、碎片化的时代,腾讯很早就有一种深耕耘“思想性内容”的义务和自觉。结合腾讯最近对OMG事业部的调整,很多人将目光聚焦在腾讯将天天快报升级为兴趣阅读产品部,认为这个举动是对标今日头条。其实成立内容出品部也是非常值得关注,这表明在原创内容生产方面,腾讯希望继续保持投入。

除了这些传统的门户媒体外,一些新媒体其实也在借着新技术,以传统的生产模式,输出着新的内容。比如这一年在自媒体领域崭露头角的DeepTech深科技、毒舌电影、三文娱等,其内容质量不亚于任何一家专业的媒体,我把他们的内容生产模式称之为新瓶装陈酒,越来越香。这些自媒体,内容生产仍然恪守着专业严谨的态度,其观点结论源于大量相关资料的佐证,而非简单的信息堆砌。AI时代,内容生产方为了短期的利益,某种程度上会向技术平台屈服,比如典型的标题党,而上面提到的这些自媒体,其实走的是切入产业纵深的路子,避免了沦为AI技术下娱乐化内容消费倾向的牺牲品。

腾讯新闻、网易新闻、DeepTech深科技、毒舌电影、三文娱等等,推出的这些原创类深度内容,不见得当下会有多大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的角度看,其价值仍然巨大。而且总要有媒体肩负起“启发民智”“传授思考”的责任,我们当然希望具有AI般的围棋实力,但我们更想拥有的是柯洁般的对围棋技艺及魅力的理解,这就是传统深度内容的价值所在。

而这样的内容生产模式,可以说是内容生产的“匠人精神”,过程似乎缺乏那么一点未来感、科技感,但个中价值,你知我懂。在这个AI时代,更显其可贵。

/郝冬
关注微信公众号:hihowdon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内容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