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创始人伊隆.马斯克提出的第一性原理到底是什么?互联网圈都在谈!

导语:2017 年,中国的互联网圈都在讨论一个词,叫第一性原理。如果你没听过这个词,可能某种程度上你已经落伍了。第一性原理的讨论始于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的一次视频采访。
第一性原理,是指一个系统,在抽离了具体的表象之后,都存在着一个不能被删除或违反的逻辑基点,这是整个系统存在的前提,是一切问题的本质,是抽象的。说人话就是:找到事物的本质,事物唯一的源头,即第一因,也是唯一因。把事物分解成最基本的元素组成,然后再从源头解决问题。看看马斯克的采访就能大概理解含义。

Elon Musk 第一性原理

两千多年前, 亚里士多德是这样描述第一性原理的:“在每一系统的探索中,存在第一原理,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要找到第一性原理要先找到一个不证自明的、千古不变的公理做为基石假设,通过基石假设演绎出的方法论和第一性原理才是可靠的。
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本文希望通过分析第一性原理在产品方法论当中的应用,为创业的方向和产品方法论找到一个可靠的基石。创业的首要任务是发现一个用户的需求痛点,然后再去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小步快跑,快速跌代。好像这几句话已经把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方法论给总结了。从大的方向来看都没有错,但是不绝对。创业是多个维度的整体考量,但是如果把创业的纬度抽丝剥茧,找到最关键的一维,那这一维只剩“产品”。所以,本文试图在创业这个大的话题里面把范畴缩小到创业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产品。即第一性原理在产品方法论当中的应用。
研究背景和目的
任何一个创业者,进入市场的首要任务是有一个产品或者服务(在此统称为“产品”)。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一个产品的开发过程大致需要经历如下四大阶段:

  • 发现需求

  • 解决方案

  • 执行

  • 反馈迭代
    如今创业的失败率及其高,不确定性因素导致创业者无法完全判断未来发展的方向,也就是说对未来不确定性因素的把握是产品能否成功的关键。而应对不确定性的核心就是基于假设的验证以及快速迭代。
    既然产品的开发过程有四个阶段,那么也可以从这四个阶段来归纳出产品失败的因素(注:本文不涉及团队、资本或政策等其它方面问题),可以归类成如下三大特征:
    1)寻找的痛点是伪需求(A)
    2)找到真实需求和痛点后 (A),提出了错误的解决方案 (B)
    3)找到真实需求 (A),有了好的解决方案后 (B),得不到好的执行和快速迭代 (C)
    当然,还有一种极端结果就是以上 ABC 点全部是否定的,在此不做重点讨论。
    很多创业者发现一个机会就立马去做,忽略了自己的能力圈和资源是否能驾驭,当然,还有另外一种现象就是:低估了一个产品或者行业的专业性,正所谓“不知者无畏”。曾经那个靠胆识创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的创业需要更科学的方法,靠的是知识和见识,才能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基于此背景和原因,本文试图从产品创业的角度来推导出产品层底方法论的基石假设和第一性原理。通过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提高产品方法论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基石假设
    继续延着产品失败的三大特征,可以发现,一个产品从需求到方案到执行反馈,是一个整体,而且必须是连贯性的,中间任何环节都必须服从最顶层的策略,也就是说所有的方案和执行反馈都是为了验证和解决用户的需求点这个顶层战略,这一条线必须是连贯一致的。创业者需要做通盘考虑,而不能只做单点思考,走一步算一步。所以,产品的整体连贯性规划是最关键的一步。
    加州大学的 Richard Rumelt 教授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几乎所有的公司或产品失败都可以最终归纳为战略问题,大多数人错把目标当做战略的全部,比如价格战略,营销战略等等,这些都只是战略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大多数战略都忽略了过程打法,这样执行起来必然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最终被过程带着走,没有应对和预防措施,而战略的实质是必须拥有明确的行动目标,以及为实现它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步骤,缺一不可。所以,一个好的战略应该同时具备如下三个要素:

  • 发现问题

  • 解决方案

  • 执行反馈
    这里我们可以类比成医生问诊的“诊断病因” “治疗方案” “开药方”。
    这三个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战略体系,也就是说“整体连贯性”才是战略的核心,本文尝试着为这个具有“整体性”和“连贯性”的战略特征寻找一个可靠的基石模型, 可以追溯到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的其中一条公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即“整体论”或“整全观”(注 1)。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以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在一起,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功能,互相协调。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家公司,都是如此。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结构合理,功能正常,这个整体就具有连贯性,产生 1+1>2 的功效。反过来,如果组成整体的结构不合理,没有遵循连贯性,功能不正常,这个整体就会出问题,就像一支没有指挥的乐队,哪怕乐手都是大师级的,但是演奏出来的只能是噪音。
    所以,在创业过程中,制定任何方向或者目标的时候需要遵循“整体连贯性”法则。这就是本文的基石假设。
    方法论
    一、 通过对战略要素的演绎以及基于“整体连贯性”原则的基石假设,本文根据加州大学 Richard Rumelt 教授的理论,提出产品的第一个方法论:三角战略模型。

我们发现这个模型跟医生问诊的模型是一样的,方法论背后的本质在很多复杂现象的背后都是相通的。
战略三要素的首要问题既确定目标,但是确定目标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要先发现问题,或者找到需求点。 所以第一步是通过调查分析,找到问题,其次针对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和指导方针,确定方向,最后是具体的执行措施和反馈迭代,既连贯性动作。
好的战略不仅可以帮助实现目标,还能清楚地认识到当前的问题和挑战,并提供了应对挑战的路径和措施,整个过程是资源聚焦的,行动是一致协调的。所以,产品战略的真正含义是为了应对挑战而采取的一系列连贯性的分析、理念、方针、论证和行动。
二、“三角战略模型”是从一个整体来思考产品的过程和制定整体战略的方法,而每一个部分都可以延伸出一个相同的“三角战略模型”,通过“小三角”来解决“大三角”的局部,这就是本文要提出的另外一个方法论:分形理论。(注 2)

美国著名科学家约翰·惠勒 (JAWheeler) 说过 “今天谁不知道高斯分布或熵概念的意义和范围, 谁就不能被认为是科学上的文化人, 同样可以相信, 明天谁不熟悉分形, 谁也将不能被认为是科学上的文化人”。分形理论自从它诞生那一天开始就和应用研究密不可分, 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从大分子到宇宙星系, 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 凡是具有自相似性的现象就有分形存在。
在程序开发工作,有一句谚语叫:不要重复造轮子。本质上就是分形理论的体现。一个大的整体包含着很多相似的局部。比如,国家是由很多家庭组成的,家庭是由人组成的,虽然有微小特征差异,但是本质是相似的。分形理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用广泛,其应用潜力是巨大的,由其是计算机模拟方面更是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比如动画片的动画模拟,可以将很多相类似的动物或者物品通过一种形式展现,再通过算法形成不同的运动规律。将分形理论应用于产品方法论,配合“三角战略模型”,有助于在复杂系统中寻找相似的规律,从而减少重复工作。

 第一性原理    

通过对前三部分的逻辑思考,这里需要提出一个问题:基石假设是为了让方法论更加可靠,而所有方法论都是为了解决问题,乔布斯的产品哲学是“简洁”, 那么我们再往前跨一步,简洁又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简洁”到底是不是乔布斯的第一性原理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追问一下,问题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就是:期望与现状的落差感。
落差感的大小就是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对于产品开发而言,解决问题的本质就是解决用户的现状与期待状况落差感。

从对问题本质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痛点的大小等于落差感的大小,即问题的严重性。
作为一个创业者,做产品的目的就是发现并解决一个用户的问题,这个问题严重性越大,机会越大!当有了需求或冲突,就有了满足需求和解决冲突的渴望,心理学有一个词叫“认知闭合需要” (注 3)。即个体应对模糊性时的动机和愿望,确切地说是“给一个模糊的问题找到一个明确答案的愿望,不管是什么样的答案,因为相对混乱和不确定,任何明确的答案都更好些”。比如,古代人们不了解为什么会打雷下雨,基于认知闭合需要,又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科学技术,最终得出雷公和电母的结论,从而闭合认知需要,哪怕这个结论是不确定的,但总比完全不知道好。
在创业做产品的过程当中,当用户面对一个“高级”认知闭合需要时,也就是非常急于给一个模糊问题找到一个答案,用户是愿意接受一个不完善,但是能临时解决问题的产品,所以《精益创业》提出产品的 MVP 概念(最小化可行性产品),通过 MVP 产品来测试和验证需求,一个成功的 MVP 产品可以快速解决用户的问题,哪怕功能不是很完善,但是什么样的情况下用户会抛弃一个 MVP 产品呢?就是期望的与实际体验的出现不一致性。因为当人们期望在完成某一件事情的过程中,并不希望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

  这就是本文要提出的产品第一性原理:一致性理论(注 4)。    

弗洛伊德对一致性理论的观点:人们行为的基本目的是减少由不一致造成的那种心理紧张。如果人们面临着不一致性理论的威胁,他们就会干方百计设法防止这种威胁成为事实。如果他们不幸真的遇到了某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他们就会很不舒服,并感到万分焦虑。经历了这种感受之后:他们以后就更加谨慎,防止再出现不一致性理论。
回到前面的问题,乔布斯的“简洁”到底是为了解决什么?通俗一点就是“用户体验”,而用户体验的本质其实就是认知一致性,越简洁越不容易出现一致性认知偏差。所以,一致性理论就是产品的第一性原理。
结论:本文通过产品开发过程的现象,发现最后可以把问题特征归纳为战略问题,根据战略的全局性和连贯性特征提出“整体论”的基石假设,基于战略设计的产品具有全局性,同时在战略的局部通过分形理论的引导,寻找共同规律,避免重复工作,同时防止执行偏差,更重要的是看问题要看本质,问题的本质是用户的期望与现状的落差感,有了落差感用户为了急于寻找解决方案会有认知闭合需要,最重要的是认知闭合需要的背后需要有一致性理论来支撑,让用户从期待到实际体验的过程行成一致性,否则用户用一次之后将离你而去,永不回头。此文不足的地方在于理论深度还不够,尝试提炼出产品方法论更加底层的原理,而不是简单的方法,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有不足之教,还望批评指教。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第一性原理在产品方法论上面的推导和演绎,对错不重要,分享的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产品第一性原理:一致性理论
基石假设:整体论
方法论:三角战略模型、分形理论

参考文献资料:

  • 浅谈分形的应用. 程士珍 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 好战略,坏战略. Richard Rumelt 著, 蒋宗强 译. 中信出版社

  • 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 高杉尚孝 著 ,郑舜珑. 译 北京时代出版

  • 精益创业. 埃里克•莱斯 (Eric Ries) 著, 吴彤 译 中信出版社

  • 认知闭合需要、框架效应与决策偏好. 刘雪峰. 张志学. 梁钧平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

  • 认知升级之第一性原理. 李善友
    注 1:维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 整全觀
    整全观(holism)的主张,是一个系统(宇宙、人体等)中各部分为一有机之整,而不能割裂或分开来理解。根据此一观点,分析整体时若将其视作部分的总和,或将整体化约为分离的元素,将难免疏漏。
    注 2:维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 分形
    分形(英语:Fractal),又称碎形、残形,通常被定义为“一个粗糙或零碎的几何形状,可以分成数个部分,且每一部分都(至少近似地)是整体缩小后的形状”,即具有自相似的性质。
    注 3:百度知道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43420762.html
    认知闭合需要是近年来心理学领域的热点。认知闭合需要描述的是个体应对模糊性时的动机和愿望,客观存在是“给问题找到一个明确答案的愿望,无论是什么样的答案,因为相对混乱和不确定,任何明确的答案都更好些”。
    注 4:智库百科 http://wiki.mbalib.com/wiki/ 一致性理论
    一致性理论是探讨与预测人在接受新信息后为保持内部一致性而调整原有态度的一种理论,其提出者为 C.E.Osgood & G.P.H.Tennenboum,1955。
    作者 曾小军
    前麦肯锡品牌战略顾问、认知营销学创始人

关键字:业界动态, 特斯拉, 互联网, 都在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