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电商真的离得开流量吗?

去中心化,是我很感兴趣的领域,之前也写过多篇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章(详见文末相关阅读),我个人对去中心化的理解既受学术派的影响,更受自己之前相关实践的影响,简单来说:去中心化是非中心力量的崛起,由一到多的开放式扁平化的现象。

之前分享过这么一个例子,可以通俗理解去中心化的概念和表现:老家县城的人民公园刚建好的时候,如同祖国大地屡见不鲜的大妈占领广场,一支广场舞队迅速自发组建,站在最前列的大妈就是头儿。一个月不到,跳舞的大妈翻了一番,后面新加入的大妈都看不到那些动作标准的大妈了,于是跳的最好的几个把一部分大妈拉出来分开跳。大妈团结的力量总是那么强大,过了一小段时间人数又翻番了,这时候除了最开始的原生态广场舞,有大妈大爷在另一处开始跳交谊舞,可洋气了,吸引了很多加入的大妈大爷。第一支广场舞的头儿看到这现象就不高兴了,不能眼看着人都往别的队里跑啊,于是她开始创作新的广场舞,可谓集百家之长且符合中老年人的运动节奏,呼啦啦的一下子又抢回大批大妈队伍。此后,各舞种在广场纷纷绽放,而人民公园走出去的大妈又在大街小巷的空地当起了头儿,引无数大爷竞回头。

最初,公园里只有一个头儿,她就是独一无二的中心,她说练什么今晚就练什么,她说练多久就练多久;之后人员翻番,分离出一部分人,于是一个中心变成了两个中心;再后来由于交际舞、踏舞等舞种的引入,整个广场有着大大小小十来个队伍,相应的两个中心又变成了多个中心,而这就是去中心化。

说到这儿好像话题扯远了,不过也是为了让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重新梳理一下概念,方便接下来的理解。

在人们的YY中,电商披了去中心化的衣服好像装了翅膀似的,没有一飞冲天也有威力无边,而以前的宠儿——流量仿佛一夜回到解放前,到处充斥着“去中心化道路,流量都不是事儿,六度人脉解决一切问题”“中心化电商已山穷水尽,再不转身就要被颠覆了”“内容导购将引领电商领域,货架式购物该下架咯”的言论,且不辨析这些言论的可信性,就说一句:去中心化带来的不正是流量,难道扑街啊?

大家熟知的电商平台淘宝天猫京东亚马逊,哪家不是庞大的几亿用户,按理说它们的流量已经很大很大了,好像只有它们为其他合作伙伴导流才对。然而,事实是它们想尽办法给自己导流,自身所拥有的流量在电商交易面前远未达到饱和状态,或者说可能没有饱和状态。

去年的双十一,天猫京东同时在北京举办双十一晚会,双方都极尽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去引流,以天猫为例,整合微博、支付宝、优酷视频、UC浏览器以及芒果卫视等资源,目的是什么呢?不能否认其双十一品牌宣导,移师北京的战略,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引流成交,淘宝天猫的流量尚不能满足疯狂的消费需求,它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完善其生态圈,不断从其他渠道引流。

去中心化电商最强大的武器是内容导购,通过优质内容的传播性为店铺或商品引来传统广告难以媲美的流量,而且理论而言这种方式引流甚至可以说是源源不断的。理论终究是理论,现实情况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桃李不言果子烂地,并不是优质内容都能得到理想状态的传播,淹没金子的沙子实在多的不可计数,而最关键的问题是:真正所谓的优质内容何其多?

内容导购不是一般商家能玩得起来的,但能否培育优质内容生产和或挖掘优质内容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至少目前而言有效的方式少之又少。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去中心化的内容导购就走不通呢?

这就要讨论到去中心化和流量的关系了,去中心化从来就不是脱离流量而言,恰恰相反:去中心化是为了更高效地去寻找流量。想要内容导购达到很好的效果固然很难,但一般用户学会基本的内容创作也可以减少广告支出,有时也会收获难以预料的回报。电商事业,究其本质即通过电子网络达成交易,对每个个体而言他们并没有也根本不可能有崇高的商业理想、创造所谓的电商文明,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收获自己预期中的利益。不管是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都是电商获取流量的一种模式,无所谓高低,无所谓谁吃掉谁,只有永恒的相互改变、相互交融。

说句不中听的话:去中心化电商真的离得开流量吗?

我的观点是:这个问句本身就是无意义的,去中心化就是一种电商领域的引流模式和现象,问它离不离得开流量就好像问“吃馒头的北方人真的是吃主食吗?”中心化与去中心化都将是电商领域的不竭动力,货架导购和内容导购也会双双齐放,此消彼长不见得非黑即白,而流量是贯穿它们的不二定律,所有的爆料最终只不过是无聊的抹黑。

关键字:业界动态, 去中心化, 流量, 电商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