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哉:为什么设计?

大宝:

原研哉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

阿部雅世是一名卓有成就的工业设计师,她曾担任国立柏林艺术大学的客座教授,现在则是国立爱沙尼亚艺术大学的系主任和首席教授,还曾被邀请到欧洲的很多地方举办过研讨会。她自称为永远的图画工作少女。

原研哉是日本恐龙般珍惜的人才,阿部雅世也是设计界的稀有动物,这两位大师围绕设计进行的对话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呢?这本《为什么设计》 不容错过,谈话内容看似随意,却有其隐在的联系。

所谓设计,并不是加速经济发展的先头部队。伴随着近代社会的到来而兴起的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了剧变,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急速推进,这时在人们的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摩擦和痛苦,为了减轻这些痛苦,设计应运而生。这才是设计最初的发端。

设计并不仅局限于某些专家掌握的华丽的造型技艺。它就好像数学一样普遍,不只是设计师,行政人员、编辑、厨师,甚至是面包店老板,总之设计应该是所有大都应该掌握的一项现代基本素养。人类生存,形成了环境。人们为了更好地生活而施展的实践性才智就是设计。

如何理解设计

创造智慧和想象的容器

人类利用工具改变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比如从使用棍子慢慢变成了使用弓箭、刀、动力铲甚至导弹。这其中包括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加工和改变世界为目的的“棍棒系统”,另一个是以保存物质和智慧为目的的“容器系统”。服装和家居、语言和文字、包含文字的图书等都是“容器系统”,所以设计观都认为工具是从棍棒开始不断进化的,我们设计的应该是容器。想象的来源不是像棍子那样的物质性的东西,而是像两手之间存在的空间那样虚无的东西。

装饰是力量的象征

现代社会是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虽然国家作为制度存在,但是已经没有必要用装饰来互相示威,保持紧张与平衡了。也就是说,近代社会是一个不需要装饰的社会,简单就好,像以前那样的装饰已经不需要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温和的合理性,我们要追求的是那种简单的知性和感性,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到达目的地最短距离。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来观察追求简约的现代主义。毋庸置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大部分的设计精力被放到了装饰上。而现代主义就是要从这种形式中解放出来。

“精神”的设计

设计的概念显示出人类社会具有创造的智慧。而人通过生活去创造环境,其中所蕴涵的睿智就是设计,设计是让人认识到事物本质的工作。书也一样。从事“精神”的设计就是要在人脑中产生东西。“物质”不过是它的痕迹而已。

平面设计的训练

设计工作乍一看好像有诀窍。一般人可能认为,如果掌握了某种手法,就可以制作海报和标志,就可以想出有趣的广告创意,搞好宣传活动了。但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每次都不一样,所以每次都要做很多工作。

绘图的意义将在脑中的形象和感觉,没有障碍地瞬间表现出来,这对于设计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绘画本身就是一种让形象在大脑内外能够自由地融会贯通的训练。如果不做这个训练的话,谈概念之类的东西毫无意义。作为平面造型设计师,就是要比别人画出更优美的线条,如果不能画出优美的线条仍然是做不了设计师的。

语言和沟通

解释的专家

像画速写一样,动手能力很重要。仅次于它的就是语言,要从事设计师这个职业,就必须成为一个解释的专家。设计要全方位地使用自己的大脑,就是要思考非常难解释的问题,思考至今没人想过的问题,向人们提出建议。

要委托别人做什么,如何做,都要做详细说明。对第一次接触的人,自我介绍也要包括在内。还有要讲清楚为什么我要委托您做这件事,这个项目的亮点在哪里,将来发展前景如何。另外,还要说明到何时要做些什么等一些具体要求,要参见的另一张表等等。所以设计师的表达要有严谨的逻辑性。

不要随便说“简单”

近代以后,人们开始变得不再需要装饰了。绝对权力的支配减弱了,民主化得以实行,装饰的力量从权力中解放出来。随着近代社会的开始,现代主义兴起,人们意识到了简单的合理性。

日本的空白,是指想法被不断调整、纠正,经过扬弃而产生的空间。空白指的就是可以不断往里填充内容的东西。空白不是空荡荡的空间,虽然只有很少的内容,但也要和周围紧张的空间相抗衡,是具有存在感的地方。不是为了保持平衡或觉得好看才留出空隙的。

创意指的是细致地建构顺序或秩序,并不是说没有秩序,而是突然改变这种秩序。就像是用丝绒硬是在空间中展开的蜘蛛网改变一样,或者是把带有肉眼看不到的超细网眼的四方形像橡胶布满整个空间,有意识地用手指拉伸或改变某个部位的形状形成“空隙”。日本的“空隙”随着技术的提高而不断特殊化,可以说基本上在突然之间形成的。

哲学中有扬弃这个专业术语,日本正是由于受到了四面八方、纷繁复杂的影响,才会有把那些东西全部进行扬弃,使它们变得简单的想法。即使在亚洲,把“空白”、“空隙”、“什么都没有”这些东西堂而皇之地融入造型中去的国家,也没有第二个了。中国也没有,阿拉伯国家也没有,虽然印度尼西亚跟欧洲有所不同,但它是用相当稠密的花纹布满整个空间的文化,根本没有空白。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设计的创造性是和“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好的问题对应好的答案,这是理所当然的,重要是如何发现好的问题,可能好奇心就是一种发现创造性问题的热情,也就是探寻谁都没有思考过的问题。真正的设计应该努力去触摸人类生存环境中储藏着的人类睿智。设计不单是新鲜生动的点子,有时还要具有类似于长者般的智慧。

设计能够使设计变得更加合适、更加合理。设计从它的起源来讲是一种理想主义,埋头钻研思考的态度才是设计的本质。设计启发人思考的强大动力。设计最初的视觉就是创造出世界需要的理性以及世界达到均衡。

“能做的事”比“想做的事”更重要

在没有自由、人们都努力追求自由的时代,自由具有很大的价值。但如果自由太多的话,人们会再某些东西面前视线模糊。

比起想做的事,能做的事更重要。想做的事和能做的事不一样,并且谁都不会对你想做的事有任何兴趣,可是你对能做的事怀有兴趣,能做的事就会成为你的工作。

欧洲生活文化和欧洲设计的关系

设计不是创造自己喜欢的东西

设计虽然自己是主体,但是也不能想怎么样创作就怎么创作。我们所说的手工,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创造性”。我们既不能低估了创造性的作用,也不能过于夸大。“设计”必须坚决地伸张创造性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及存在的意义。设计来源于日常生活,却又高于日常生活。

设计创造生活

为了从事高品质的建筑和设计,也为了过高品质的生活,自己本身有必要过由文化支撑的生活,而且有必要不断丰富支撑自己生活的哲学。这样的设计和靠热销商品得以流通的“设计”还是有区别的。后一种设计是靠“买来东西放到那里”这样的行为来丰富生活。

保守与设计

如果没有从过去已经解决的问题中学到一些睿智的话,就不能说是真正的进步。这绝不是“去年是光滑的,今年就弄个满身是刺”,只要是新事物就无条件接受的价值体系。哪怕是一层薄博的皮,也要将其加到睿智的上层。这就是欧洲所具有的创造性。

设计要走向什么方向

日本有了新的审美文化,比起奢华,人们更喜欢简洁朴素的生活。设计原本就不应该单单是为了满足一个富有的老主顾,而是应该留下一部分,作为对日常生活的解答。设计应该献出自己的智慧,为不同领域的人设计全新的生活。这样就会有很多人受益,也才能真正发挥出设计的价值。

对设计的兴趣

科技可以带来幸福吗?

如果没有产业革命,我们的行动范围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即使如此,我们在一生中会幻想的东西可能还是那么多。多亏了发达的科技,我们有了更多的成果,然而,如果没有这些科技,我们是否能创造出同样多的好东西呢?如果自己的感觉不能和科技一起进化,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

感觉的和平

设计的理想应该是通过产品和交流,让越来越多的人清醒地了解到它的合理性。设计应该是一种以感觉的和平为目标,使世界和谐的力量。经济的意义,不应只是金钱的数量而已。如果只在意金钱的多少,会对生活文化产生了一些歪曲,但是设计对这种歪曲现象会有缓和作用。

所谓设计就是应该把保持和谐的状态从最靠近自己的地方传达到无止境的远方。和谐的中心点随着世界的进步在不断转移。设计要了解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是要通过生命才能解释的,要靠纯碎的思想逐渐接近本质,或者是根据物理法则去探索本质。设计就是其中一种,虽然爬上的不是同一棵树,但是看到的东西应该是一样的,只不过树不同,看到的景色也就不同。设计就要是通过很普通的日常生活,来看到这些景色。

设计不是广告中介绍的东西,也不是买回来的东西,而是希望人们珍惜每一天的生活,懂得怎样在这片土壤中开出一朵又一朵的鲜花。所以,用敏锐而新鲜的视角去观察每一天的生活,让人们自己觉醒,从好好培养自己的生活文化开始。

以上内容是对《为什么设计》内容的整理和提炼,想要更进一步学习,鼓励大家去购买正版纸质书籍,真正收获知识的价值远远大于书籍本身的价格。

本文内容出自《 为什么设计 》本人整理编辑

文/大宝大宝

关键字:设计, 设计师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