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式 UI 中的结构化问题

对话式 UI 所能承载的形式很简单,基本表现为消息的一来一回。这可能会满足不了产品功能,或者在效率、拓展性上遇到问题。因此,很多 CUI 产品会在消息的基础上,引入结构化的选项或者面板菜单。

例如,助理服务「来也」可以帮用户叫外卖、预约家政,产品里就预设了这些服务的选项;微信公众号的对话界面底部,有这个公众号常用的选项和菜单。

结构化为什么盛行?

在跟计算机的对话里,有一部分是重复的、有规律可寻的,或者用户使用这个产品的目的很明确,比如经常用来问天气、叫外卖。

那么打开这个产品的时候,产品能直接展示常用的操作,是不是能减少说话的麻烦?毕竟说话和打字在按钮面前,显得效率低、有一定概率识别错误。

而另一种情况,用户的目的不明确,不知道这个产品可以帮他做什么。尤其在强人工智能实现前,目前的技术很难让你的每个问题都得出有用的答案,甚至你连可以问它们什么、它可以为你做什么都不清楚。

那么在打开这个产品的时候,向用户展示一些典型的示例,是不是能帮助新用户快速上手、减少学习成本?

这时结构化的作用就体现出来,它可以解决问题。

怎样让你的产品(显得)更智能?

媒体《一天世界》在会员通讯中提到,语音是一种自然人机交互,它不是 user interface,是 disinterface:

Facebook 以及各家 IM 软件想促成的是某种结构化的对话体沟通,比如对于那些明显只有 A、B 两个答案的问题,就直接给用户 A、B 两个按钮,省去打字的麻烦。(微信服务号里早就有很多这样的东西。)但这和如今人们为对话式 UI 赋予的想像——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实现人机之间更自然、更具个性的交流——是截然不同的方向。

当在 CUI 界面里看到这些选项和面板菜单,确实很难跟自然和智能联想起来——这不过是一堆在后台预设好的按钮。

Google Assistant 在这方面思考得更深,当你在收到信息的时候,通过语义识别把你可能想要输入的短句展示给你,而不是剥夺选择权。同样的,通过支付宝转账给朋友的时候,如果不小心把金额直接输到了对话框里,界面会出现一个提示,问你是不是想转账。

这时,尺度的把控尤为重要。

左:在 Allo 中的 Google Assistant,右:支付宝

这跟其它真正智能的产品相似。比如当我们靠近自动门,自动门为我们打开;当我们从裤袋里掏出手机,屏幕会自动亮起;当我们摘下耳机,音乐自动暂停,重新戴上之后音乐又恢复播放;等等。

机器聪明到一定程度,它应该像一个角色,比人类看得更多、更高,它能猜测用户想做什么、即将要做什么,然后作出反应。

作者 刘英滕

关键字:UI设计, 设计, 设计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