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微信小程序,产品经理要知道这 5 个设计思路

微信小程序已经炒了一段时间了,对产品经理来说,落实到工作上已经成了最迫切的需求。而大家都要面临的问题是:我的产品要不要做微信小程序?该做个什么样的小程序?我司的业务既不是工具也不是O2O,该怎么切入?……本文从最实用的设计思路着手,抛砖引玉,尝试回答这些疑问。

微信小程序已经炒了一段时间了,对产品经理来说,落实到工作上已经成了最迫切的需求。而大家都要面临的问题是:我的产品要不要做微信小程序?该做个什么样的小程序?我司的业务既不是工具也不是O2O,该怎么切入?……本文从最实用的设计思路着手,抛砖引玉,尝试回答这些疑问。

1. 要不要做微信小程序?

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意义:只要你仍在需要大量获取新用户的阶段(appstore排行榜50名以后大约都可以投身),只要你还有那么一两个程序员还有上进心(即便砍掉现在正打算排期的需求),不要犹豫,速度立项,速度开干。

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微信小程序的意义大于你做的事本身,迅速投入是一种商业策略。从营销角度看,这种红利千载难逢,在行业都翘首以盼的时候,只要你率先进入赛道,争抢体验和报道都是可预期的,ROI(投资回报率)比其他任何平台都来得稳妥。

第二,迅速入场,占据优势地位。虽然微信之前开辟了内测名额,少部分人提前体验了小程序,但总得来说,目前大家基本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时候迅速入场,抢占先发优势,就有机会从领跑变成持续领先——这个机会在现有的其他平台几乎是不存在了。

第三,如果恰巧你的设计还有一些创意,有一些情怀,有一些政治正确(符合微信预期),那么说不定就成了小程序设计典范,对产品本身、团队、还有你自己,都是极具价值。

2. 设计探讨

当然,虽然我建议大家都火速跳到这个战场上来,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乱搞。想玩转微信小程序,我们需要搞清楚两个问题:

  1. 微信想要我们做什么?
  2. 微信小程序可以做什么?

微信想要我们做什么?

首先来弄清楚微信的意图。之前张小龙曾公开过对微信应用号的一些看法,再联系到他总结的微信产品观,大概可以总结出如下重点:

(1)服务用户,不打扰用户,用完即走

张小龙这种朴素浪漫主义情节一直反映在他的微信产品观中,小程序也不例外。从人性出发,用户被任何APP每天占据大量时间都是不合理的,微信也是——虽然它已经实现了。这个幸福的负担也就成了微信的枷锁(或者说是张小龙的枷锁),一旦出现决策偏差或用力过度,影响范围不可想象,稳健或许是微信最可行的方针。相应地,小程序也要贯彻这套产品观。小程序的设计规范里,不允许推送、不允许转发至朋友圈、不允许诱导关注,一而再地强调服务导向,用户主动寻找服务,用完即走。

(2)服务号未实现目标,小程序予以补充和提升

并不太具备存在感的服务号,显然并没有实现微信对它的期望。服务号上线之初,也是希望可以在消息列表中为用户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同时也提供给那些低频工具或商户,一个连接用户提供服务的可能,免除独立开发APP的成本。然而受入口位置、推送频次、交互展示、功能等限制,大部分服务号只不过是企业多了一个消息推送号,并没有拓展出新的领域。

(3)刺激微信生态

微信已经不年轻了。想想微信这几年的发展,曾几何时,摇一摇、群对话、朋友圈、抢红包,几乎包围了我们的生活。然而现在,有多少人关闭了朋友圈提醒?有多少人对所有微信群设置了消息免打扰?又有多少人,在朋友圈里已经看不到熟悉的人的名字?某种意义上,逃离碎片化时间几乎等同于逃离微信。而与此同时,这些年又有大量的第三方应用,通过微信得到了巨大的流量红利,比如脸萌、天天P图、微信群助手、还有各种曾经刷爆朋友圈的H5小游戏,等等。这份蛋糕,微信其实也可以自己吃掉……

无论出于防守还是进攻,微信都需要新的突破。小程序实际上是一种众包行为,通过第三方共同塑造一个更完整的微信生态,提供更多新的可能,也提供更多试错,根据用户反馈不断调整策略。微信在设计规范中明确提出不允许开发与现有服务类似的功能,也印证了这一观点。这对微信和第三方来说,都是一种双赢。

(4)流量变现

对于变现,微信一直做得很谨慎。然而开放小程序,使得微信可以较好地保护现有的用户体验,同时又增加出更多向B端实现流量变现的场景。

微信小程序可以做什么?

考虑微信诉求的同时,也需要看看微信的能力。对我们这些应用者来说,微信小程序的实际价值在于:

(1)流量入口

毋庸置疑,微信的流量有多大意义,看看现在这些围绕微信的商业模式吧。

(2)社交关系

微信作为最庞大的社交关系链,这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积淀在微信中的熟人关系、行业关系、社群关系,已经形成了极具说服力的用户分层,这些圈子可以帮助任何一家公司直达目标用户,尤其是自身尚未利用社交优势的APP,完全可以借助微信的社交关系链助力自身业务。

(3)用户数据

即便是对社交关系没有太多期待,用户数据本身也足够有价值了。在用户授权的前提下,如果能获取到用户的社交关系、社交内容、位置信息、使用频次等数据,无论是要精准获客、精准营销还是精准变现,都将带来极大的帮助。

(4)提升体验

比起之前的服务号,小程序支持更丰富的功能和交互,给设计者留下了更多发挥空间,无疑会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根据目前内测的小程序表现,小程序的体验流畅度远高于预期。

3. 设计关键词

根据以上调研和分析,对于微信小程序的设计先总结出如下6个关键词:

  1. 轻量 :让用户便捷、迅速、简单地获取服务,不要挑战微信的产品观。
  2. 社交 :必须和微信生态融入,那就必须考虑到微信的生态基因。抛开社交关系链做的话,最大的可能性是过于平庸导致反响平平。
  3. 价值 :小程序本身不是为了哗众取众,必须对用户有切实的价值,能够让用户在有需要时主动进入,主动唤醒。
  4. 引流 :对于第三方来说,微信必须是重要的流量入口。在微信允许的范围内,用可能的手段获取用户流量,是我们需要着重考虑的。
  5. 数据 :即便没有引流成功,至少要获取用户数据,支持自有APP开展业务。
  6. 生态 :如果已经有了微信公众号、服务号,在微信生态内考虑和小程序相互依托,互为补充。

4. 设计思路

到了下结论的时候了。虽然不同的业务会有很大差异,但总体上,设计思路都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

(1)不要局限于工具思维,而是基于服务做拓展外延

很多文章都在聊小程序目前最好做的是工具。话虽然没错,但不要局限于工具思维,最核心的仍然是服务。从目前你所在的业务大类出发,用户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服务?用户在进入APP前和离开APP后,场景上需要有什么补充?可能分析下来和你的APP主营业务并不完全一致,没有关系,只要能达到你对微信小程序的预期就可以了。
举例来说,如果一家阅读类APP只是单纯将内容聚类和搜索的功能移植到微信小程序,并不能给用户带来更多期待,也很难做到让用户主动去唤醒小程序。如果跳出APP主营业务,回归阅读这件事本身,用户在开始阅读之前如何引起阅读兴趣?阅读之后是否有摘录的需求?这时候,或许深挖摘录这个点会比直接做内容更有意义。

(2)自有APP切入社交关系

微信的社交关系链是个大宝藏,从这个点切入和微信的使用场景做结合,用户也更好接受。而更有意义的是,利用微信小程序获取用户社交关系,拓展自有产品的业务模式和服务范围。
仍以阅读类APP为例,假设上述的摘录需求和社交做结合,在摘录中可以二次批注,相互交流,不断深挖,既能把主营业务和社交结合起来,又符合价值化、轻量化、略带浪漫主义情节的微信产品观。

(3)融入微信生态

时刻记得微信小程序是在微信内,与微信的所有功能息息相关,要尽可能深入地融入微信生态,不要孤立地做设计。微信小程序是微信生态的一部分,更是衔接用户、服务、信息三者的重要载体,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生态的搭建和后续扩展。
继续说阅读类APP,如果确定要通过摘录做切入点,那么摘录的来源可能是公众号推送的文章、群聊天记录、或者是自家服务号推送的活动信息,让你的小程序融入整个微信,并为后续服务升级、用户体系升级、变现模式、或者是衔接微信的其他功能服务留好余地。

(4)如果不能直接分享到朋友圈,那就换一个姿势分享

相信获取流量是各家都想实现的目标,分享功能依然重要。如果微信不允许直接分享到朋友圈,那么就在聊天上多下功夫,一个群聊内的分享并不一定比朋友圈差。又或者,使用其他手段将你的微信小程序暴露在朋友圈里,间接实现分享的目的。再次,还有扫一扫和搜索可以利用。总之,在不触犯微信规则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你能接触到的用户范围。

(5)胜在轻巧

微信小程序的设计方案需要遵从轻巧的原则。这两个字要分开来看:一个是轻,即轻量,用户能够快速进入,快速享受到服务,快速离开,使用过程中没有心理负担;一个是巧,即巧妙,创意永远是制胜法宝,仅仅移植web或app的功能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只有为微信小程序量身订制、富有创新、充满心意的设计,才能稳稳把红利抓牢。

相信最近想做微信小程序的不只我一个。有什么想法?留言一起讨论下。

作家

莔莔有神,公众号破壳(Pokeclub),帝都产品狗,负责过亿级用户产品,也有从零到一实现百万日活的经验。爱好是女性视角看产品,产品思维看世界,从独特视角找产品亮点和生活乐趣。

关键字:产品经理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