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操技巧篇——如何利用好工具和把控项目进度
一、产生需求,辨别真伪
需求的来源有很多,需求挖掘、用户研究、用户反馈、数据分析、竞品分析、公司内部(老板、运营人员、销售、客户等),需求总是各式各样的,总是披着假面具的,辨别真伪,是产品经理的必修课。
除了会辨别,也要懂得拒绝。关于如何拒绝需求,可以参考我的上一篇文章《真实案例分析——产品经理如何拒绝需求》
二、编写需求文档
这部分也也不多说,一份优秀的需求文档,应该包含什么内容,应该是什么结构,可以参考我写的《好的需求文档是什么样的结构》,我举了很多实例,分部分拆解,讲的还算详细。
三、需求评审会
产品经理编好了需求文档,视需求大小,决定是否需要开需求评审会。通常,当需求是全新业务、开发量较大、对原系统改动较大时,是必须开需求评审会的。
很多产品经理害怕开评审会,觉得自己写的需求被开发测试当着很多人的面指出不足,甚至吐槽,是一件很丢脸的事,面子上过不去。事实上,每个产品经理都会经历这个阶段,而是否有所成长,最关键也是这个阶段。
如果的确是你的方案不足,你的自尊心会促使你快马加鞭的学习,提升自己,会逼迫你在开会之前做好万全的准备。
如果你的方案没问题,面对开发测试老板的质疑,你要学会拆解他们的质疑。如何拆解,前提是你已经考虑过他们会针对这个方案提出什么质疑,以及已经思考过你的方案,与他们的方案对比,有哪些优势。
如果你一开始还没有具备这样的逻辑能力,那就听,摆正心态,耐心的听别人的质疑,但不要马上否定自己,你需要经过深入的思考,来自主判断。
没错,心态。这个部分我并不想过多强调产品经理的能力,方案写的多么好,口才有多么好,我想强调的是,好的心态,有多重要。我认为优秀的产品经理,必须有一项品质,那就是兼容并包。承认别人的优秀,承认自己的不足,但绝不自贬,而是想办法学习优秀的人。
相信我,这个品质会让人上瘾,不再因为别人质疑而觉得抬不起头,不会因为别人的优秀觉得自卑,不害怕别人嘲讽,你会觉得心胸开阔,可以容纳更多的事物。我尝试过一些办法,不去想,或者心里暗示自己要接受要认可,但都收效甚微。
后来,我终于找到了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开口夸赞。当你遇到了优秀的人,当你的评审会上有人提出了的确不错的方案,你要敢于开口赞许,“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好”,“我觉得他的方案比我的更好,我的方案还有xxxx这些不足的,他很牛”。
一方面,可以在团队中树立你客观、兼容并包、善于赞许他人的好形象;另一方面,你的心胸切切实实可以发生改变。
通常我们会先让开发、测试、设计都各自熟悉一遍需求文档,有个基本的了解,以及产生各自的问题,再开评审会。为保证评审会的效率,产品需要挑重要的部分讲解,而一些细节的逻辑细节问题,则不多赘述。
在评审会过程中,产品经理要学会把控进度,开发人员在评审会中容易陷入思考如何实现的旋涡,导致他们在会上可能会花时间讨论技术问题,产品要及时喊停,让会议回到正轨。
需求评审会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将绝大多数的需求上的变数,扼杀在摇篮里。避免开发进行途中,由于方案的错误,需求变更,导致项目延期,甚至方案要推到重来的情况出现。
四、根据评审会结果修改需求文档
这个部分,产品经理除了修改文档,更重要的工作是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方案的缺陷,归纳总结,分析是哪个步骤出现了问题,是自己的哪种能力不足。
五、确定需求文档,安排分工
每个公司可能都有自己用来管理员工任务的工具,我比较推荐teambition,分享下我目前用teambition管理项目的方式:
1. 一条产品线,作为一个项目
以产品线为单位,一条产品线创建一个项目管理。
2. 常用的功能插件
一个项目中,可以根据项目的需要,选择功能插件,我比较常用的几个是任务、概览、统计、缺陷、迭代、Wiki、版本管理。
1)任务
即管理成员工作任务的地方,以面板的形式存在,面板可以自定义,一个任务有认领人、参与人、时间等等。
2)概览
清晰记录项目的关键信息,支持字段配置,并且可以后期搜索和统计。适合短期的,有阶段性的项目。
3)统计
提供项目范围内不同成员任务、工时的计划总量和完成情况的可视化统计。可以看到一个项目中,各个成员的工作占比以及各自完成的任务数量。
统计项目中各个状态任务的数量,如已经完成了多少、延期的有多少。有助于产品经理把控项目的风险,以及团队的效率。
4)缺陷
这个功能主要由测试人员使用,用于记录缺陷的生命周期数据,可以对缺陷进行全方位记录与跟踪。
当测试中 / 项目上线后发现bug,由测试人员提起,并指派执行者,同时编辑缺陷的相关信息,开发人员修改后,由测试人员跟踪,及时更新缺陷的状态。
5)迭代
这个功能由产品经理使用,即规划该产品线的迭代计划。属于这个迭代的功能,参与人员创建后任务后,都关联到这个迭代。即可根据任务的完成进度,可见本次迭代的总体进度。
6)Wiki
建立 Teambition 项目与「Thoughts」知识库的对应关系,通过项目导航查看对应「Thoughts」知识库的 Wiki 文档,「Thoughts」是一款企业知识管理工具。通过创作和组织文档,知识得以沉淀,并在团队中高效流动,「Thoughts」是以知识库的形式存在的。
我们通常用「Thoughts」来编写团队文档,例如接口文档、或任务中需要特别的说明文档,「Thoughts」中的文档,是可以和任务关联的,即可作为补充材料的形式展示。除此之外,由于它“知识库”的特性,我们还用它来编辑用户端的【帮助中心】,可对外发布访问。
7)版本管理
每一次发布版本后,在这里编辑本次版本的版本号、发布时间、发布内容等,方便溯源。
3. 任务面板的设置,以及任务的流向
这里重点讲下第(1)点:任务。
任务,实际上是以“流”的形式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运动的。
我们设置了这几个面板:需求、采纳池、设计中、开发中、未完成对接、测试中、代码评审、待发布、已上线。
以一个任务为例:
- 产品经理提出需求,在【需求】面板创建了一个任务;
- 该需求经过讨论,普遍认可其意义,且已获得上级的资源支持,则产品经理将任务拉动到【采纳池】面板;
- 期间,产品经理编写需求文档、开需求评审会;
- 期间,设计师开始参与设计,由设计师在【设计中】面板创建相应的设计任务(设计的任务完成后,由设计师将任务拉动到【已上线】面板);
- 评审会后,安排分工,参与人员;
- 前端、后端、测试分别在产品经理创建的任务下,添加子任务,并根据各自的工期,分别设定开始时间、截止时间;
- 前端、后端开始开发后,各自将自己的子任务拉到【开发中】面板,最先开始开发的,同时负责将父任务也拉动到【开发中】面板;
- 若前后端其中一个优先完成开发,但另一方未完成,即未对接,则已完成的一方将自己的子任务拉动到【未完成对接】面板中,同时清除开始、截止时间;
- 另一方也完成任务后,也将自己的任务拉到【未完成对接】面板,同时负责将父任务也拉动到【未完成对接】面板;
- 这时,前后端需要在各自的任务中加上开始时间、截止时间,此时的时间代表的是对接的时间;
- 对接完成后,前后端通知测试人员,同时清除各自子任务的时间;由测试人员将整个任务(包括子任务)拉动到【测试中】面板,并在测试子任务中指定开始、截止时间(此时时间代表的是测试时间);
- 测试中出现bug,前后端再次对接,时间算在测试里;
- 测试完成,开始评审代码,由测试人员,将整个任务(包括子任务)拉动到【代码评审】面板,同时清除测试时间;
- 评审完成,由测试人员,将整个任务将整个任务(包括子任务)拉动到【待发布】面板;
- 发布后,由发布版本的技术人员,将将整个任务将整个任务(包括子任务)拉动到【已上线】面板。
以上就是一个任务,最普遍的流向轨迹,省去了很多异常情况(如一个需求若未被采纳,由产品经理将任务移到回收站等),产品经理可以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和习惯,与团队共同商议整个流程。
有几个点需要注意:
- 工时的评估,需要由技术主管审核,技术主管负责指导成员如何正确评估工时(没有技术主管可以指定两个技术负责人,一个前端一个后端);
- 延期的任务,每一次延期,要在任务中备注延期的原因,技术主管、产品经理要知道,且分析问题所在;
- 要求成员在每天下班前,要更新所有任务的状态;
- 成员要发日报;
- 每周要由产品经理发周报,以产品线为单位,概述本周该产品线的进展和计划,同时公布本期延期的任务、涉及人员、逾期原因分析。可以向上级申请一些奖惩机制,如一个月任务未有延期记录,有奖励;
- 产品经理要自行划分阶段,定时了解成员的工作,避免在开发与需求有偏差,在测试前,产品要过一遍功能,确保功能与需求一致,测试后,正式验收。
六、功能上线,监测数据,做下步迭代计划
功能上线后要留意关键指标的变化,做好功能反馈收集,为下一版本的迭代做计划。
七、复盘
项目复盘,必备技能。改天我们再详细展开。项目复盘是产品经理能力提升的“快车道”,将自己和团队在整个周期中的过程梳理一遍,提炼精华,暴露缺陷。会复盘的产品经理,与从不复盘的产品经理,注定逐渐拉开距离。
以上,和大家分享了需求从产生到落地的过程中,一些不成文的经验,冰山一角,欢迎补充,集大家之成,查缺补漏。
本文作者 @木木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