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业公司到阿里:资深前端工程师的十年路
Keywords :前端工程师,职业转型,公司选择,BAT
这是100offer上海互联网专题的第四篇。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是我国一线互联网城市中的领先代表,这里驻扎着8180家互联网企业和上百家投资机构,在2016年中国互联网+10佳城市中排名第四。
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近20年,早已融入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早期的三大门户时代到PC时代再到移动时代,上海的互联网人都追随浪潮与这座城市一起经历了起起落落。
如今的上海互联网企业发展得怎样?有哪些值得加入的公司?这些公司内部的情况怎样?在上海工作的互联网人目前的状态又是怎样的?这些疑惑一定萦绕在每一个对上海互联网感兴趣,或正身处上海互联网圈的人心中。
近期,100offer希望通过数据分析、人物采访和企业走访等方式,为大家解开疑惑,展现一个最真实的2016年上海互联网。
今天这篇,我们采访了一名有着十年工作经验的资深前端工程师,愿他的经历,能让你有所启发。
年薪是多几万,还是少几万,对杨瑫来说,已没那么重要:年薪已不是他的跳槽首选标准。
杨瑫说:“基于我过去十年的工作经历,我希望能找到这样一家公司,有精英同事,产品运作要良好,并且技术氛围浓厚,业务量大。”
十年,杨瑫从传统企业来到互联网公司,从初创企业到阿里巴巴,从UI设计师到资深前端工程师,他的个人经历,折射了无数当代求职者的心路历程:找到更好的机会。
为何要跳槽?
杨瑫在半个月前入职了阿里,P6+级别,年薪近50万。他有十年工作经验,阿里是他的第五份工作,平均两年半跳一次槽,每跳一次槽,新公司的规模必定比上一家大。
“我更倾向于在一家公司待足够长的时间,不太喜欢跳槽。”杨瑫给咖啡续了杯,看着我的眼睛,说,“我每次跳槽,都几乎是团队里最晚离开的员工。”
2006年,他刚毕业,在游戏公司做UI设计师,月薪2k,工作没多久,公司便被合并。杨瑫看见公司经营不善,被竞争对手合并,初入职场的他开始认真思考职业方向,他在跳槽前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转行,做前端。
2009年,杨瑫从事前端第二年,在公司便被提升为Leader,在他离职时,公司已有40名前端,全是杨瑫招进来的。
“这份工作的后两年,我感觉我走了弯路,技术到了一个瓶颈,无法再提升。并且,我虽然在互联网事业部,但这家公司并没有互联网氛围,团队里的技术高手也很好, 随着年龄增长,我害怕自己失去核心竞争力,所以我想去大型互联网公司看一看。 ”
2011年,杨瑫来到了新公司,这家公司体量很大,当时刚做互联网转型,杨瑫负责的公司产品依然是“从无到有”,起初,他很有成就感,他说“有种在创业的感觉”。
两年后,杨瑫再次感到厌倦:即便新公司有着很强的实力背景,但依旧在用传统思维在做互联网产品,杨瑫带领团队,花了很多精力,按管理层要求推出了十款大同小异的产品,放到市场去实验,销量都没什么起色。
竞争对手是家融资额惊人的互联网公司,在之后推出了相似产品,销量非常出色。
杨瑫发觉,他的工作内容,始终是在重复着,并且,为业务花去的精力太多,偏偏公司的业务体量不理想。杨瑫更加坚定几年前的想法: 成为一名出色的前端工程师,或者说,成为一名互联网精英职场人士,需要在一家更专业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打磨几年。
此时,杨瑫的薪水已有30k左右,他已不看重年薪,他看重更好的机会和更好的发展,让自己不要失去核心竞争力,在未来陷入中年危机,杨瑫再一次选择了跳槽。
2014年,杨瑫通过朋友内推,跳槽到一家D轮公司,面试他的CTO曾是阿里的P8级别,很快入了职,他带三人团队,年薪近50万。即便如此,杨瑫还是在两年后离开了这家公司,朝着他最期待的目标而去。
当我问起为何跳槽时,我隐约听见杨瑫一声难以被人察觉的叹息,他很小心翼翼,说,“他们……业务量始终上不去,工作久了,我难以体现我的个人价值。招我进来的CTO,我很欣赏,可惜我入职不到三个月,他就走了。一年时间,公司竟换了两个CTO和一个CEO,原因都很简单:产品思路不清晰、业务体量无法提升。”
杨瑫最后通过100offer来到了阿里巴巴,这是他第三次使用100offer,最终入职。杨瑫入职半个月后,我们与他见了面,逐渐了解了他每次跳槽时的心态转变,他也向我们透露,为何一定要大公司。
为何要去大公司?
对于三十一岁的杨瑫来说,他不再担心年薪,他更担心陷入中年危机,在时代的浪潮中失去核心竞争力,每一次跳槽,他都有着充分的动机。
提起从UI设计师到新手前端的经历,杨瑫和我们分享一段经历。
那年,杨瑫去了一家传统型创业公司刚刚成立的互联网事业部,他是小组里唯一的前端,仅有两个月自学经验的杨瑫,面对新工作一度无法开展下去。
杨瑫开始抄写公司正使用的项目源码,共八万行,他花了三个月时间抄完。
“最开始抄源码时,我很痛苦,每一行都看不懂。那段时间,我每天下班后便关掉qq,不玩游戏,一行行抄写,遇见理解不了的,就上网搜或者问人,前2000行我花了一个月才抄完,因为理解需要时间。三个月之后,我发现我突然能解决大多数问题了。”
正如前文所说,杨瑫不满足于上一份工作的环境,他说:“ 起初想离开的原因,还是源于公司内部,等到看见外界的优秀人才时,更会有心理落差,我会思考,如何能像他们那样。 ”
杨瑫依旧保持着当初抄写源码的习惯,抄完好几个后,他发现“技术都是相通的”,他需要更多的机会去提升自己。杨瑫的努力也让他换来一次又一次更好的机会,在之后的工作中,江潇养成一个好习惯:每隔两三个月,会独立写一些东西,给公司上级看,再应用到公司的产品里。
那些工作,并不在他的职责范围内,但他仍去做——
两年内,他独立负责开发官网、客户系统、微信号、系统数据可视化等。
“这段经历是阿里面试官最看重我的部分,这些‘额外’工作让我获得的不仅仅是offer,还让我越来越能找到更好的机会。”
杨瑫理想的工作氛围是:如同BAT般,高效,精英。所以,杨瑫权衡利弊后,再次选择了跳槽,最终,他如愿以偿,在100offer拿到了阿里巴巴的offer。
“我依旧认为,要想成长,还是去巨头企业,而不是初创企业。我走过很多弯路,如果从头来一遍,我不会做出当初去传统行业互联网部或者创业公司的决定。”
为什么而工作?
杨韬是典型的互联网精英人士,追求高效、平等,认同体系、规模,拒绝平庸、无序,所以他的选择是通过自身努力,一步步来到自身想要的工作环境,他无法忍受“不够强大的技术团队”、“大牛不多的初创企业”。
我们见过很多“逃离BAT”的候选人,选择到一家初创企业打拼,薪资也没有因为“名企光环”得到多大的改善,杨瑫与他们恰好相反,他用了十年时间,终于步入巨头公司,体现了他强调的个人价值。
“我理解他们所想的,那些从BAT出来的人为何愿意接受一份薪水还没以前高的工作。他们在巨头企业,拿着高薪水享受高福利,可他们也许也在怀疑个人的价值,他们更想做更具创造性更有爆发性的工作,离开名企后,或许薪资有降低,但他们在初创企业能有自己的团队,能从0到1,从1到100去创造什么。”杨韬顿了顿,像是将自己代入到他们的情境中,“我不知道你们选择一份工作是怎么想的,但是对于我来说,换工作的原因依旧是能不能体现个人价值。”
不少离开巨头公司的人,都不甘心做一颗螺丝钉。杨瑫笑了笑,喝了口茶,说,“我虽然理解他们,但是,在巨头公司你的确有时候像颗螺丝钉,可是,出来后,有时候你连螺丝钉都做不了。我始终认为,先将本职工作做到最好,再去考虑综合发展。我朋友做到阿里P8后,去了创业公司当总监,仅用了30%精力就完成了那家公司的技术问题,这个时候他就可以用剩下的70%精力去扩展其他方面,例如产品、市场等。如果你连本职的部分都要耗掉200%的精力,又何谈综合发展呢?例如我刚工作时,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学习前端上。”
如今,对于年薪50万的杨韬而言,年薪早已不是他的追求。他反复强调“工作的最终价值”,他时常提起在初创企业的一些工作细节:莫名被打断工作节奏、无休止无意义的会议、团队成员工作能力弱导致项目不断拖延、业务量始终无法见到明显增长……
杨韬无法接受这种不稳定的工作氛围,他不断思考:工作最终要给自己带来什么,要给公司带来什么?
他最后得出的答案是:要带来价值。
100offer说
杨韬四次跳槽的原因基本都一致:目前所处公司业务很难再有质的提升了,也不能再给他个人带来技术、思想上的进步了,他需要更好的机会。
他将分工不明确、体系不健全的初创企业形容为“正处青春期的男孩,难以掌控”,他所期待的工作环境,是更为成熟健全又不失前瞻性的互联网企业。
他用了十年,终于找到自身最期待的工作环境,他说,“这是迁徙后的胜利。”
某种意义上,杨韬这场“从初创企业到巨头公司的迁徙史”也可视作当代精英职场人心理变化的一个缩影。杨韬的迁徙让他体现了他最看重的个人价值,当然,从BAT逃离来到初创企业追求更多发展的候选人也做出了正确的迁徙。
“你认为你最终的选择正确吗?”
“正确。”杨韬回答,语气依旧小心,用词依旧简单。
(应受访人要求,文中杨韬为化名)
下期预告:
在上海巨头工作,能拿多少薪水?(下篇)
致等待跳槽的人——为什么我们不建议等到年后?
文/100offer
关键字:产品经理, 前端, 杨瑫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