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方面,教产品经理快速搞懂业务
有一次,新来的产品经理问,你是怎么快速搞懂业务的?他说,咱们的业务挺杂的,变化也多,搞得他很懵。
我笑着说,刚接触新业务是这样。而且,尽管业务难,还得准确理解它,才能获取正确的产品需求,保证后续的事情不跑偏。
这确实挺难的,不过,这也是产品经理练基本功的机会。
于是,我跟他分享了,自己学习业务的思路。
我刚入行时,看了《大象:Thinking in UML》这本书,里面有个思路,对我启发很大,使我能快速熟悉业务。
总结起来,就是分析业务时,从业务架构、业务场景与流程、业务细节与产出,这 3 个方面,由粗到细,逐层深入研究。
一、业务架构
想了解业务,先得知道什么是业务。
所谓业务,是指公司为了达成某个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例如,手机厂商的业务是造手机、卖手机。
接着,理清业务的架构,包括:业务的背景、现状、定位、目标、相关人员,以及组织架构等。
了解业务背景和现状,帮我们快速代入,知道业务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公司开展这个业务的原因,商业价值在哪。
业务定位,让我们理解公司面向的客户群体与业务方向。
业务目标,则是公司做这些事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搞懂这两个,我们才能明确产品定位,找到用户群体,研究他们的特征和需求。
业务相关人员和组织架构,就是从事业务工作的人都有哪些,他们归属哪些部门。
了解这些,对业务有整体的认识,好比有导航指引,以不变的基本逻辑为方向,不会在变化中迷路。
这也像盖楼,有建筑蓝图指导,先搭框架,再搭各个楼层房间。
当然,这需要我们控制自己的求知欲,别着急弄懂全部业务,避免迷失在业务细节里,分不清重点。
具体做法,我会约业务负责人聊,了解业务的整体情况,和他的日常工作,再了解部门的人员分工。
同时,借助组织架构图、业务用例图、业务流转图等,勾勒出业务的基本框架,与之确认。
二、业务场景与流程
这一步的重点是,根据业务目标、人员角色,找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
所谓场景,即业务进行过程的实际情况。不同的业务实现方式,有不同的场景,对应不同的业务流程。
通常按「先主干,后分支」的思路,弄明白整个业务的流转过程,即完成一个业务闭环,需要有哪些人、部门参与,做哪些事情。
相当于盖楼时,在楼体框架上,开始搭建每一层的房间,它们的功能、布局是什么。再往下,才是每一间房的配套和装修细节。
举例来说,在研究我们的广告投放业务时,我找各个环节的人员,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
梳理出「从接到投放需求,到策划投放方案,到广告素材制作,再到效果分析」整个业务闭环的过程,然后用流程图、泳道活动图描绘出来。
三、业务细节与产出
根据不同的业务目标,得出对应的业务流程后,就可以针对各个环节,深入挖掘。
首先,了解业务操作背后的原因。
我们要搞清楚,业务上在什么情况,要做哪些事情,原因是什么,也就是业务规则,从而加深对业务的理解。
我们设计产品时,才能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案,甚至发现业务的优化点。
其次,了解业务上的特殊情况。
实际工作中,总会有特殊情况,出现了该怎么处理。这些具体的应对措施,如何用产品来解决。
比如,我们的业务订单偶尔会受外部平台影响,处理太久,甚至中断,我们就设计异常的处理机制,帮运营人员及时发现、介入处理。
最后,收集整理,整个业务过程中,会有哪些产出物、形成哪些数据、关注哪些指标、得到什么结果。
例如,销售订单、统计报表等产出。这些是业务关心的内容,也是设计产品的重要分析对象。
比如,我们业务数据的收集、整理很费劲,就用技术手段自动获取各平台的数据,进行统计,输出报表。
业务细节比较繁琐,除了要多记录,我会争取参与业务会议、模拟业务操作、研究数据报表等,真正去体验业务工作。
正因为,我一开始就练习,从业务架构、业务场景与流程、业务细节与产出,这 3 个方面分析业务,并输出相应的图加以确认,容易与业务方在理解上达成共识。
不经意间,我学会了从整体到局部、先概要后详细的分析思路,这不仅可用于理解业务,对了解新领域也大有好处。
相信也能助你一臂之力。
相关阅读:
- 业务用例图:用例图这样画,3步让你做需求分析有理有据
- 泳道活动图:手把手教你画活动图,再无难搞的流程分析
作者:四月;公众号:四月喃哗
本文作者 @四月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