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犯了“体制化”的错误,SMART 原则没那么神
个人也可能犯“体制化”的错误
不知大家在工作时会不会给自己制定一个详细的列表,将任务进行分解,事无巨细,把所有即将执行的工作拆解为一个个目标,同时,在这些目标里填充细节,具体到每个时间段做什么样的工作,以及相应的工作环境、预期结果等等,这样,面对一项复杂的工作,就无需被巨大的体量所吓倒,我们所要执行的,只不过是一个个具体的动作罢了。
就像学武术,总会有拳谱一类的东西,拳谱之所以有用,是因为把这套拳术的所有动作都给你画好了,只需对照着去练,照葫芦画瓢,总不会有太大差池。
拳谱就是将招式进行拆解
这样下来,我们精力的分配,就从对于纷繁错杂的未知,变为条理性的已知,工作的时候自动展开进度条,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用在刀刃上。
《老友记》中的Monica,在处理事情的时候通常会在纸上列出一个任务列表,每完成一项,就在旁边打个勾,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避免遗漏,同时,针对具体的每一件事,也能保证完成的质量。
Monica是任务清单的高手
然而,严格执行起来其实并不容易,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相信你会欲罢不能。因为这简直就像我们打游戏的过程,在游戏世界,每一次的操作,都会被清楚无误的记录下来,你所要面对的关卡,所要击败的BOSS,都会清清楚楚的呈现在屏幕上,玩家会感到一种充分的对于目标的控制感。
这种做法好处很多,但若仔细思考,不难发现,这种做法最大的弊端在于封闭了更多可能性的接入。
因为太想要控制,所以做出的任务列表有严重的滞后性,这些任务清单,都是在你执行任务前制定的,至于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情况,则完全没有考虑进去,在充分释放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价值的单一化。
后面再有美好的风景、巨大的机会,也容易被我们视而不见。
通用电气在上世纪40年代提出的“SMART”原则,可谓风靡一时,SMART就是关于要实现目标的几个特征,具体是:
• Specific:具体。对于目标的认知,不能笼统、大而化之,一定要具体、清晰。
• Measurable:可量化。目标的达成,不能是你感觉差不多了,一定要用数据说话。
• Achievable:可达成。所有的目标必须能够实现,否则,就是梦想了。
• Realistic:有意义。这些目标的制定,必须是为了创造价值,不能随意制定。
• Timeline:有明确期限。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实现目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高兴就做,不高兴就不做。
这个原则自提出之日起,对全世界的绝大多数企业都影响深远,为他们的管理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同时,今天很多培训类自媒体,像目标管理类课程,也是常常提到,在此之上大做文章。各种精美的图表、精致的工具层出不穷。一个SMART原则,养活了多少内容创业者。
SMART养活了很多自媒体
但是,正如我们在“想要完美逆袭,先学会用相对性眼光看待问题
”中提过的那样,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优势,SMART原则固然是伟大的创新,但是其固有的内在缺陷就在于,过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实现”这个步骤上
。仔细观察这个原则不难发现,所有的要点都指向完成,最终检测你是否很好运用该原则的指标也是“能否实现目标”。
一旦注意力过多的放在实现上,就容易本末倒置,我们甚至会制定一些很容易达成,但实际上没什么价值的目标,让自己获得成就感,将基于SMART原则制定的任务列表,当成了目标本身。为了追寻对于满足感的需求,而忘记了任务列表是为了将难度很大的目标进行分解,最终的局面是实现高难度目标。
就像在寓言里,一个人有一天想要往墙上挂一幅画,就忙找来锤子和钉子。当他把钉子钉进墙后,却发现这个钉子根本挂不住这幅画。怎么办呢?他说,那就只能往墙里契一个小木楔子,然后再钉钉子。
他去找木头。找到木头发现太大,又去找斧子。找到斧子,发现对付木头又不顺手,又去找锯子。锯子有了,又发现锯条断了,又去找锯条。这样一件一件东西找下来,等他把所有的东西都凑齐了,他已经不知道要干什么了。他早就忘记了那幅画了。
工具准备好了却忘记目标
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然而,正是因为这种随处可见,反而会让我们忽视。比如,很多人在建立自己阅读书单时,本意是想扩展认知边界,学习更多有价值有营养的东西,但是在找寻书籍的过程中,反而将书的逼格当成了目标本身
,于是,挑选的书单只是面子上好看,自己根本不去读。这样的书单还有什么意义。
这让我想起了湖畔大学三板斧课程上,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负责人孙利军的分享,他说,当时农村淘宝项目刚刚筹划的时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目标,针对这个目标的每一个细节,比如需要多少人员,多少财务等等,都做了细致的规划,当时准备的工作人员数量是1万人,因为只有这么多人才能覆盖到那么多乡镇。但在开会时,马云听取了他们的报告后,一言不发,沉默半晌,后来直接就问,为什么是1万人,我只给你500人。孙利军和他的团队听到马云的意见顿时蒙了,因为500人的规模,无论如何也不能实现既定目标,但不论他们怎样陈述理由,马云就是不松口。
后来,孙利军经过漫长的思考,不断去农村实地考察,走出城市,来到真实的农村,才发现,500人并非是天方夜谭,农村电商的核心不在于控制,而在于协助和指导,于是,每个乡镇,只安排了一名阿里的员工,和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家一起搭建了一个网络状的平台,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最终,实现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农村淘宝的发展需要死磕
这种针对看似不可能的目标,一点点的死磕,不断优化系统内部结构,在细节层面持续创新,反而可以创造出原来想都想不到的巨大价值。
这就是看清了目标的核心意义,目标的建立,一定是为了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不是仅仅放在“完成”这个动作上。
我们反观今天的国企,各种企业文化如火如荼,各种管理手段是一样不落,什么5S,SMART,都是贴在墙上,定期检查,完不成就罚钱。但结果呢?并没有带来多少利润的增长、管理效率的提升,反而让整个企业不断僵化,形成一种固态的体制。在体制内,一切都是慢动作,永远滞后于市场,一旦放开准入,让其进入充分的市场竞争,则会死无葬身之地。那些所谓的管理手段,变成了领导业绩上的装饰,好看,但就是没什么用。
考核永远只是手段,而并非目的
,更不值得我们花费许多精力,一味追逐。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我们不能仅仅考虑那些具体可见的、短期易实现的目标,更要着眼于那种看似“无用”,现在无法展现价值,甚至无法表达清楚,但契合了长期趋势,在长远的时间尺度上,一定能迸发出潜力和价值的目标
,选定了这个方向,一直走下去,在前行的过程中不断尝试,不断探索,才能在竞争中保持真正的、难以替代的优势。
这是公子在野陪伴您的第48天。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感觉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帮忙推荐给您的朋友。
文/公子在野
终生学习者,好奇心爆棚的思考者,每天送你一袋知识士力架。微信公众号:进步不止。
关键字:SMART, 产品经理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