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警惕你的知识被碎片化

文/一井

先思考两个问题:

1.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获取知识?

2.我们的阅读量非常大,有多少信息被存储并内化了?

第一个问题,现在是信息过载的社会,互联网每天都有1EB(10亿GB)的数据产生,理论上已覆盖了所有的领域,所以认知障碍来自于对信息的筛选甄别。

另外整个时代的碎片化和流动性趋势逐渐突显,我们的获取方式由传统纸媒、电视转向手机、平板等,以此来适应我们在地铁、公交等各类空间变化形成的使用场景。

几个资讯和社交类的app,搭配几个公众号,可能是大家最常见的信息获取途径,问题在于你只能看到小编/作者/系统推荐算法想让你看的,对于知识我们似乎没有主导权。

生活已然碎片化,别让我们的认知也破碎不堪。

再谈第二个问题,去年微信12月出的用户报告显示平均每个用户每天打开了5-6篇文章,每月在公众号上阅读数十万字,如果算上在其它平台上的涉猎,几乎不亚于一部百万级的文学著作。

可惜,我们在获取新知的欲望被满足过后,似乎什么都没留下,甚至读完下一篇可能就不记得上一篇的主旨了,下一波信息浪潮袭来,之前的踩踏全部消失无痕。

一方面,随着科技带来的社会更迭速度快于大部分人的认知增长速度,人工智能让很多人开始担心职业生存期的问题,加之遇上知识变现风口,原本就不安的因子更加活跃,所以全民一夜之间都爱学习、爱阅读了,信息对大脑的刺激可以让人暂时缓解焦虑。

而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是碎片化的,知识如同一个个孤岛,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另外由于篇幅的关系,某些涵盖范围很广的主题也无法一次阐述清楚, 即外部无联系,内部无体系。 导致的结果是读者完全没办法将接收到的信息与自身的知识架构连结,所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漏斗, 虽然一直有输入,但却没有沉淀。

如果你也是每天都辗转于各类资讯app、各种类型的公众号,除非你的职业是采编,否则对你系统性学习毫无用处。因为碎片化知识的特点就是 ①零碎不成体系,信息之间难以链接,②过于简化导致的逻辑跳跃,看似方便理解,实则阻碍了独立思考 (不利于读者对知识的演绎推理、举一反三)。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碎片化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只是有一个前提:你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架构已经建立好,因此接下去可以用碎片化的信息去补充、完善,丰富自己的认知广度与深度,这样的汲取是有积极意义的。

接下来说说建议:

系统性输入

读书的意义不在于你是否完全理解全书的内容,而是在你对该领域一无所知时,从0到1搭建一套站得住脚的理论结构,一般情况下,书本的撰写者会非常在意内容的前后逻辑,会用大量案例去推导一个合理的假设,并由假设作为前提不断去演绎论证,这一过程能使读者进行大量的思考。

许知远在策划《十三邀》这个节目时,第一期就是对罗胖的深度访谈,讲到碎片与咀嚼时各自站在对方的对立面,罗胖认为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你可以渐修,我可以顿悟。然而并非人人都有如此深厚的积淀去到碎片化的信息流中寻求顿悟的,所以与其每天打开一个个推送、消掉一个个信息红点,不如静下心来系统性地研读。

很多微课也是同样的道理,大咖们的分享自然是诚意满、干货足,但是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分享内容的总结性也非常强,这样有一个问题:操作过程被过滤掉了,你得到的是绝对正确的理念,我不否认这能带来启发,但实操后就会遇到很多困境,而这些关键地方是无法从分享中获知的,你必须从自我思考中寻找破解之道。

主动聚合信息

上面提到在互联网的阅读方式是被动接收,我们在新闻资讯、行业论坛、干货速递的社群中,都习惯性地去浏览、刷新、再浏览,决定我们是否点开阅读的唯有对标题的好感度,然而深谙标题党规则的运营者能轻易吸引你的注意力,终究还是被内容奴役。

什么都看等于什么都没看,在信息流中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来自于不相关信息的干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这确实不容易,毕竟内容运营者都是踩在人性弱点之上在撒网。

所以尽量快速匹配与自己求知相关度高的信息点,由单个点开始,主动去搜索与之关联的内容集合,再将其归纳、梳理出脉络,举个例子:

你在信息流中看到了一篇关于高情商说话的文章,因为近期发现自己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不足,于是兴奋地点击阅读……很多人看完之后点个赞或收藏就完事了,这样是无法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的,至多在遇到完全相同的情景下你会复述一遍文中的内容。

看完一篇,你可能发现高情商与情绪把控能力相关,说话方式与理性思维、同理心等因素相关,因此你需要继续追查对情绪的理解、管理,对理性、同理心等心理层面的解读,自下而上地整理出高情商话术背后的逻辑、本质,然后再对照自己现实中的情绪、心理、行为等,寻找可以改善的地方。

写在最后:

碎片化的信息似乎是在考验我们的记忆力,较量茶余饭后谁的谈资多,其实这在信息随手可取的互联网时代没有意义。存储的事交给大数据,我们需要的是思考力,是能够对信息检索、连结、整合、运用的能力。

不要看得太浅,试着深度思考,尽管现在的网络没有提供足够便捷的方式去梳理碎片,但生而为人,需知善假于物。

所以我一直提倡有想法就去写/去说,公之于众的压力会让你去追寻更本质的内在,本文亦是有感于之前写了一篇关于很多人把“收藏”功能当作“回收站”。

所有人都有专属的学习能力,只是有些人在不停地运用它,另一些人早早地束之高阁,这确实是既好又坏的时代,关键看你怎么选择。

END.

作者 一井

关键字:产品经理, 创业, 碎片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